左良玉拥兵百万是真的吗 这里边有没有水分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左良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要说明朝的忠臣有哪些人?可能大家心里会有很多答案,但左良玉肯定算不上。 这位可以算得上是戎马一生,在辽西前线和后金军队干过架,在松山、杏山战场得以生还,后来发迹于镇压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军。可以说左良玉的前半生是大明的优秀员工,但是他在后半生功名成就以后的表现,就让人感觉居心不良了。
明朝灭亡的时候,李自成大军围攻京城,左良玉没有救援京师,其实是有多方面的考虑。毕竟,这时候的左良玉,已经不是那个寄养在叔父家的可怜孤儿,而是一个拥兵数十万,内心想法良多的统兵大将。
提兵北上,更大的危险可能就来自崇祯皇帝
1644年李自成率领大军势如破竹,突入了明朝京师城下。这样的现状,不仅天下板荡,崇祯皇帝也是焦急万分,勤王之令广发四方。左良玉作为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干将,肯定也会接到这样一份勤王之令。然而,左良玉对于这份勤王之行深有忧虑。
1630年,大明辽东主帅袁崇焕被崇祯皇帝以通敌之罪处决。是否通敌目前还犹未可知,但是满清好几次翻越长城肆虐京师之地,导致袁崇焕救援不及,这件事倒是真的。也就是说,这次勤王取得胜利还好,如果失败那就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了。袁崇焕的经验教训就在眼前,离现在也刚刚过去14年而已。
左良玉的几十万兵力,水分很大
成为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潜规则。当时外界都以为左良玉在湖广之地拥有几十万大军。然而现实问题是,整个明朝时期吃空饷,是军队里面一种司空见惯的规则。比如1000人的军队可能实际上只有600个人存在,而少掉的那400个人的军费就被上层军官所吞没。
作为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将领,左良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遵从自己的本心。他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但是深深懂得军队里的各种潜规则。在面对吃空饷这个问题,左良玉听之任之。而且长期和农民起义军交战,军队内部有很多原来是农民起义军的士兵效力。这两个因素交杂在一起,使得左良玉的军队战斗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左良玉当时所处的位置确实赶不上救援行动
左良玉为了有效镇压农民起义军,整支大军停留在湖广之地。根据我们现在的技术可以知道从湖北到北京距离一千两百多公里,就算现在开车也需要开好几天。而那个时候的军队前进速度远比你想象中的要低得多,每日行军30里,就算是相当不错的军队了。
按照这样的速度往京师方向前进,没有一个半月是很难到达的。而李自成在1644年3月17号攻陷昌平,当天就兵临北京。而几天以后,崇祯皇帝悲愤难鸣而自挂东南枝。所以,按照左良玉的速度以及听调不听宣的习惯,他不来勤王,才是真的左良玉。更何况,当时左良玉的身体,已经很不好,长途行军就是取死有道。
结语:虽然左良玉一生当中,一直保持名义上效忠明朝,一直到死也没有投降清朝和农民起义军。但是他嚣张跋扈,经常不听命令。就是一个明朝版本的藩镇,这一点是没得洗的事实。而且他在去世之前,进行着进攻南明政权的准备,实属不臣之举!
而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儿子,带着大量军队投降清朝,算是坐实了左良玉早有不臣之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