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名将王龁一生有何传奇?曾辅佐过四位秦王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国名将王龁一生有何传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对于《大秦赋》这部历史大剧,开篇便是以酣畅淋漓的战争场景拉开了整部剧的帷幕,秦军在王龁的带领下,向赵国的都城邯郸发起攻击,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邯郸之战”。邯郸之战是长平之战的后续,是秦昭襄王对赵国发动的灭国之战。当然,邯郸之战以秦国失败而告终,至于《大秦赋》中的各个主角,也在邯郸之战后相继登场。
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王龁,虽然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和白起、王翦、蒙骜、蒙恬等人比起来,王龁却经常被人们忽略。一定程度上,这不仅是因为王龁的名字比较生僻,也是因为在长平之战等关键战役,王龁没能成为真正的主角。当然,秦国的强大,正是因为众多将士的默默奉献。以下,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上的名将王龁。
一
首先,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名将,王龁辅佐四位秦王,为秦国宿将。宿将,是指久经战争的将领。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将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这导致韩国的上党郡同韩国的联络切断,上党郡太守冯亭以上党郡归附赵国。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派时任左庶长的王龁率军攻打韩国,上党郡太守冯亭投降赵国,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屯兵,准备接收上党郡并防备秦军。同年四月,王龁因此攻打赵国,赵国派将领廉颇率军还击秦军。在长平之战爆发时,王龁的官职为左庶长。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庶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宗室大臣执掌,左庶长为非宗室大臣大臣,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宗室事务。所以,对于王龁来说,能够担任左庶长这一官职,不能说是位极人臣,至少也可以说是秦国朝廷的重臣了。
长平之战爆发后,王龁多次率军和廉颇执掌的赵军作战。从交战的结果来看,王龁明显占据了上风,导致廉颇只能坚守不出,这也是赵孝成王后来用赵括取代廉颇的重要原因。
二
秦国得知赵括当上将领,就暗地里派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下令军中有敢泄露白起行踪的,格杀勿论。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长平之战中,王龁虽然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战役初期压制了廉颇。但是,人们最终只记得白起战胜了赵括,除掉了赵国40多万精锐士卒。换而言之,这就好像人们只知道之一名,却经常忽略第二名一样。在长平之战中,王龁的功劳,显然是仅次于白起的。
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十月,也即长平之战后,白起回到秦国,秦王命秦军兵分三路攻打赵国,派王龁为将,率军攻打并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正月,当时五大夫王陵奉命率军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王陵进攻邯郸,但战果甚少,进展不大,秦国便增派部队援助王陵继续作战。结果王陵部队损失五个校的兵力,损失军营,秦昭襄王因王陵作战不力而将其免职,改派王龁代替王陵统率部队。 八、九月,王龁围攻邯郸,但没能攻克下来。
三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固然取得了胜利,不过,秦军的损失同样不小,也即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在长平之战后,秦国几乎没有进行修整,就又进行了邯郸之战,这让秦军将士疲惫不堪,从而在邯郸之战中吃到了败仗。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同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率领数十万大军攻击秦军,秦军伤亡惨重。
邯郸之战的失败,让秦昭襄王错过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给了秦始皇嬴政更大的表现舞台。如果秦昭襄王真的一举消灭了赵国,自然也就没有秦始皇嬴政等君主的细分了。
邯郸之战后,韩、赵、魏三国再次组成联军,逼近汾城,企图阻止王龁从汾城向东进攻,不料王龁抢先进攻三国联军,斩首六千,三国联军向南逃跑,王龁一直追到黄河,三国联军又有两万人死在了黄河里。另一支赵军趁王龁东进时攻下汾城,于是王龁进攻汾城,随即跟随张唐攻克赵国城邑宁新中,将其改名为安阳。所以,对于王龁这位名将,在邯郸之战后将功补过,遏制了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的反击势头,也即避免秦国进一步丢失疆域。
四
最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在位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去世,时年七十五岁。子孝文王嬴柱嗣位。秦孝文王追尊已故的母亲唐八子为唐太后,与父亲秦昭襄王合葬。并且,册立正妻华阳夫人为王后,立子楚为太子。
秦孝文王元年(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即位三天后去世,终年五十四岁,谥号为“孝文王”,葬于寿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秦孝文王死后,太子嬴子楚即位,史称“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地设置为太原郡。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其子嬴政即位,以吕不韦担任相国,李斯担任舍人,王龁与蒙骜、麃公等人担任将军,共同辅佐朝政。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王龁这位将领,经历了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这四位秦王。对于王龁来说,在秦国武将之中的资历,完全可以和蒙骜相提并论了。
司马迁在《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记载: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在秦始皇嬴政还没有收回大权的时候,王龁就去世了。所以,等到秦始皇嬴政发起秦灭六国之战的时候,自然没有王龁表现的机会。基于此,在历史大剧《大秦赋》中,王龁的情节和戏份也相对有限,促使其经常被人们忽略。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