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12-28)380

说到杨万里,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杨万里,南宋诗人,一代名臣,后人多称他为诚斋,兼善诗文,其文兼擅众体,步趋韩柳,其诗风素雅清欢,又有童趣,创“诚斋体”为世人称道,尊为诗宗。

一说到杨万里,就能想到荷花,当然,写荷花的诗并不少,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商隐的“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还有张籍的“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可在我看来,都不如杨万里诗中的荷花来得细致生动。

每一个经历过“背诵全文”的人,或许都忘不了那两首脍炙人口的小诗,尤其是其中两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样是荷花,一个是初夏才露眉的菏叶未得舒展,一个是盛夏半亩方塘的潋滟美景。

清新与华丽,万物生长在诗中尽显,让人瞬间爱上夏天。

可是鲜有人知道,这两句极具“赤子之心”的诗句竟是杨万里年过半百写下的,此时的杨万里已在官场浮沉数年,却并没有影响他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万里无暇顾及周遭种种,纵使家国蒙难命运偏消,纵使几度起落流离,却依然对生活心怀热忱,留心于生活里的小情趣,万象俱来,返璞归真,着实难能可贵。

值得一说的是,杨万里一生写下很多诗,却在三十多岁焚诗毁稿,而后一反往日诗风,渐成“诚斋体”,即便这样,存世之作也达四千余首。就连存诗近万首的陆游都自愧不如,他在《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中写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少年穷困,勤而上学

公元1127年,杨万里出生在吉州吉水的一个穷苦家庭,母亲早亡,但是他有一位平凡但伟大的父亲。

其父名为杨芾,酷爱读书,虽然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但就算忍饥挨饿节衣缩食,也要省下钱来购书和藏书。

虽然家境平平,却成了当地有名的藏书之家。

得利于这样的家庭环境,虽然生活穷困,但幼年的杨万里却在精神上饱受滋养,自小便熟读各类诗书,其父亲也十分重视杨万里的教育,不惜花费重金请来当地的名师高守道、王庭珪悉心教导。

杨万里曾写诗回忆幼年读书时的情景:

忆年十四五,读书松下斋。寒夜耿难晓,孤吟悄无侪。虫语一灯寂,鬼啼万山哀。雨声正如此,壮心滴不灰。——《夜雨》(节选)

杨万里也没让父亲失望,从小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才情,年纪轻轻赋诗写文皆有所成,可惜的是,早期的诗并没有能够流传下来。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进士及第,初入官场

1150年,杨万里赴临安应试,未中。

又过了三年,二十六岁的杨万里再次赴临安参加考试。

这一年,杨万里和各地学子大咖云集临安府,那年,是一个科举大年,生源质量极高,名人辈出,陆游、范成大、虞允文、张孝祥皆在其列。

殿试中,皇帝亲临,各位才子各展拳脚、竞相绽放,一番激烈地较量后,张孝祥夺得状元,杨万里名列前茅,进士及第。

年少入仕,意气风发,做了两年参军之后。杨万里被派到基层去当县令。

1163年,因张浚推荐,杨万里调至临安府,未及赴任,就因父病归家看养,第二年父亲杨芾病故,杨万里在家服丧。

三年丁忧期满之后,杨万里回长安,此时的杨万里依然一腔济世报国之志,他写长篇政论《千虑策》,先后谒见名臣陈俊卿和虞允文。

《千虑策》让众人对杨万里刮目相看,他在文中直率批评了朝廷的腐败无能,提出了一整套振兴国家的方针策略,充分展示了杨万里的政治主张,或许因为太过激进,杨万里依旧未得重用。

1170年,再次做回了县令。官虽小,却有实权。

那一年南宋政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整个天下,都穷的厉害。

老百姓穷,交不上税,交不上税,国库就会空,然后国家就更穷!

流年不利,杨万里刚一上任,就赶上天下大旱,更是民不聊生,很多百姓因为交不上税被关进县城大牢。

杨万里虽然年轻,但也一眼能看出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他深知是中间官吏们层层盘剥所致。于是他下令释放因为交不起税被关起来的百姓,每户发给一张通知书,放宽税额和期限,并严令不得抓捕和拷打交不起税款的农民。

当官就要为民做主,杨万里此举深得民心,百姓纷纷感恩戴德,很快便筹钱交税,不扰民而税赋足,一时之间传为佳话,各地纷纷效仿。

可能是气运到了,所谓知行合一,理论上有《千虑策》,在实践中又政绩突出深受爱戴,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不失为一个好官。

右丞相虞允文听说了杨万里的事迹后,非常赏识他,召他为国子博士,自此,杨万里在京任职。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一身正气,官场浮沉

距离中第,杨万里已经在官场十余年了。

按说能有此际遇,理当安分守己,好好过过富贵悠闲的小日子。

可杨万里,本性依然是一个书生,也许性格使然,当他看到大臣同流合污,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时,终究还是没忍住。

无法按捺住心中腾发的正气,遇不平不公之事,必奏之。

一身浩然气,为人直敢言,这是当时朋友对他的一致评价。

官场上这样的人总是容易不遭人待见的,不知不觉,就会得罪很多人。

一会是颇受器重的天子近臣,一会又是遭排挤的外官,漳州、知州、广东杨万里的足迹也踏过很多地方。

道法自然,诗入佳境

仕途不如意,在不断的浮沉之中,杨万里的诗也已经焕然一新。

当时流行的是“江西诗派”,一眼望去全都是效法唐诗气韵的“超级模仿秀”。

黄庭坚是这么写的,陆游是这么写的,范成大也是这么写的,大家全都一样。

杨万里却不甘心与此,人到中年,反而破釜沉舟,焚诗毁稿,将前半生诗作付之一炬,他先后学习王安石的七绝、晚唐的绝句,一次次地跋山涉水、寻幽探险,不断地思索、激发创作灵感。

当我们读到那首《小池》,终于看到了那个焕然一新的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除了自然风光,杨万里的笔下也多有童趣:

《宿新市徐公店 》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蓬头稚子步履不稳急急的追赶黄蝶,却因菜花与黄蝶一色,遍寻不着,小儿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藏在小小身影里的天真和稚气尽数显露。

《舟过安仁 》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晴空无云,两小儿却撑开了伞想让吹动船走,奇思妙想,饶有趣味。

从“师古人”到“师自然”,杨万里摆脱了所有的桎梏,开宗立派,“诚斋体”名留青史。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上书致仕,辞官归乡

再说到杨万里的仕途上,杨万里直言敢谏,终于惹恼了皇帝。

1188年,孝宗采纳翰林学士洪迈之议,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杨万里力争主战名相张浚当配飨,指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因此惹恼孝宗。孝宗说:“万里以朕为何如主?”因而削去直秘阁,出知绢州。

1189年,宋光宗即位,光宗是杨万里的学生,登基后重新将他召入京城。

复召还朝的杨万里依旧一身正气,指摘时弊,无所顾忌。他曾一个月内连上三道奏折,要求光宗爱护人才、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

1189年冬天,杨万里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也就是让他去接金国来宋的使者。

迎送金使,杨万里往来于江、淮之间,望着淮河以北割让给金国的故土,看着被战争涂炭的凄惨民众,深刻感受到山河破碎的耻辱和民不聊生的悲痛。

他初到淮河便写下著名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后自镇江过长江时又写下《过扬子江二首》,慨叹半壁沦陷的惨淡,抒发半壁偏安的怨愤,爱国主义情感真情流露: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一)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过扬子江》(其二)天将天堑护吴天,不数崤函百二关。万里银河泻琼海,一双玉塔表金山。旌旗隔岸淮南近,鼓角吹霜塞北闲。多谢江神风色好,沧波千顷片时间。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杨万里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最后一次被贬是在1192年,朝廷下令于江南诸郡行使铁钱会子,杨万里上书谏阻,不奉诏,得罪宰臣,因而改任赣州知州,杨万里未就职,八月谢病致仕,回归吉水。自此幽居在家,与世隔绝。

此后,朝廷三番复召杨万里回朝,他都一一谢绝。

想必此时的杨万里,已无心为政,更向往陶潜一般逍遥自在不被世俗所扰的心性。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病势家中,追谥文节

晚年后的杨万里也一直关注朝廷情势,独断专权的丞相,依然力主北伐,甚至还要启用一个68岁的诗人来全权指挥军事。这个诗人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辛弃疾。

正当辛弃疾准备奔赴北伐前线时,一场疾病突如其来。大病之下他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感慨。

消息传到杨万里耳朵里,他一听说还要朝廷还要另外安排将领北伐,杨万里再也无法淡定,他给朝廷上了一封折子,在这封奏折中,他强烈谴责了当权丞相无视民意,一意孤行的行径。

写完奏折,又写了一纸遗书。

不久,溘然长逝,告别了他魂牵梦萦的赵宋江山和百姓,那一年,他八十岁。

六年后,朝廷宣敕,赐杨万里谥号“文节”。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此为文节。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如今我等纵观杨万里一生,无不心生敬仰。

他当官的时候,勤勤恳恳,仁政治民,给百姓以期限,不许官吏扰民,倒深得百姓爱戴。

他在朝野之中时,直言不讳,遇事敢言,指摘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却活的随性所欲。

他在君王身侧时,多加指点,忧国忧民,有诗句显露,亦有《千虑策》君道国势之计谋。

文人墨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是生于南宋,大厦将倾,一人之力,微若蝼蚁。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杨万里只是一个有着小情趣的诗人,因为他的诗中,从来都没有愤恨之语,哪怕是在最失意时写的《闷歌行》,字里行间,也尽是豪言讴歌: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在杨万里最后上书的奏折上写着这样一句话:

而事实上,当看到他的平生事迹,读了他临死前的那一封折子,才明白他是如此一位刚强坚毅的书生。

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唯有孤愤!

如此刚强坚毅,这是杨万里的气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12/38891.html

“探索杨万里的生平,他的仕途之路是怎样的?” 的相关文章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材、昏庸...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

如何正确评价李广的功劳?和卫青比起来如何?这个问题要从2个方面来看,从保家卫国的角度来看,李广的贡献甚至大于卫青:卫青的不世武功,一定是程度上是将士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从对后世的影响、从奠定中华民族版图的角度来看,李广是远远比不上卫青的。《史记》中有李广专门的一篇,称为《李将军列传》,其中这样介绍李...

曹丕和曹睿作为父子又是皇帝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曹丕和曹睿作为父子又是皇帝 两人谁的能力更强一些

对魏文帝曹丕与魏明帝曹睿相比,谁的能力更强些,原因又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文帝曹丕,华夏历史长河中的三国时期开创者。魏明帝曹睿,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第二位继承者。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曹丕与曹睿除却父子身份外,其实更像是一种创业者与继承者的关系。历史上关于...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原本联手起兵 李隆基后面为何将太平公主处死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原本联手起兵 李隆基后面为何将太平公主处死

对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一起起兵,他当上皇帝后,为何马上就处死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封建制度之下,天下的最大权力,自然都在皇帝的手中。而为了坐上皇帝这个位置,或者说能够掌控住皇帝,宫廷之中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在唐朝,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在武则天的影响之下,...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汉高祖刘邦一共有多少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刘邦驾崩后,八个儿子命运多舛。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汉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前195年6月1日),六十一岁的汉高祖刘邦在长安的长乐宫病逝。那他的妻子皇后吕雉是如何对待他的八个儿子的呢一,皇长子刘肥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其母为外妇曹氏,因此他未能成为皇太子而是于汉...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东汉末年将领,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

阎圃,生卒年不详,是益州巴西安汉人。张鲁割据巴、汉,就以阎圃为功曹。东汉末年人物,本为张鲁部下谋士,后随张鲁一同投降曹操,封平乐乡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一日,有农民从地里得到一个玉印,张鲁的手下就想让他当汉宁王。阎圃劝谏他:“汉川地区的人民,超过十万户,财产富...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孙权夺下荆州后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为何不留下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拿到了荆州,还杀关羽有意义吗?为何不留着关羽做政治筹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一代名将关羽于麦城突围时,被东吴将领马忠抓获,随后被处死,《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以关羽的咖位,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