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06)412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叡和曹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要评价曹叡和曹丕,其实从他们二人的谥号中,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曹叡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而曹丕庙号世祖,谥号为文,人称魏文帝。二人谥号,一个是“明”,一个是“文”,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也就是说,站在当时人的角度来看,其实曹叡比曹丕的能力是要更强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看看曹叡比曹丕强在哪里?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政治能力

曹丕是曹叡的父亲,他们二人分别是曹魏的之一和第二任皇帝,按理说,开国皇帝一般都是文治武功超强之人,比其他几代都会稍微厉害点,不过,曹丕这里倒是有点不一样。曹丕之所以会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更大的功劳是他的父亲曹操!曹魏那么大的地盘,基本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曹丕是继承了曹操的遗产,所以才能发展壮大。而曹魏之所以能够取代东汉,也是因为曹丕对士族进行了妥协。

曹操时代,是一个和士族对抗的时代,曹操大力选拔寒门人才,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当时的士族,可以说曹操一生都在为此奋斗,当时的曹操,对很多寒门人士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而曹操去世后,曹丕直接改变了曹操的政治主张,为了篡夺东汉,建立曹魏帝国,曹丕向士族做出了妥协,发明了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为何会遭到众人诟病呢,我们来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九品中正制指的是朝廷设置“中正”这个职位,专门负责选举各地官员,上报给朝廷。其中大中正负责州里的选拔,小中正负责郡里的选拔。朝廷规定,选拔的人才分为九等,俗称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而评判这些人才的标准,则是通过家庭出身和背景、个人品德等因素来决定。粗看之下,似乎这些都是有法可依,非常公正,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九品的评判标准逐渐变成了主要看家世,个人品德倒是其次了,因为个人品德这东西,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好评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主要是看家世,这就造成了能评上品级的,大多是出身良好的士族子弟。

发展到后面,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虽然士族子弟确实有很多优秀人才,但是寒门之中优秀人才也不少,而九品中正制无形之中直接堵死了寒门人才的当大官的梦想,以至于朝廷上层全都是士族之人,这些人互相之间关系颇深,很容易制约皇权,这也是曹魏最终被司马家篡夺的一大原因。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曹丕的这个九品中正制,粗看不错,实际上真正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弊端,可以说,正是因为曹丕搞得这一套选拔制度,使得曹魏江山很快就灭亡了。当然了,除了向士族低头脱险,曹丕在打压皇族权力上,做得也是非常过火。曹操之所以强大,除了很多外姓大将相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家、夏侯家的宗亲人才很多,但是由于曹丕称帝,防备宗族,使得宗族人才急剧减少,可以看到曹丕时期最出名的那些大将,很多都是曹操时代培养出来的,而曹丕一瞎搞,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曹叡、曹芳时代,曹家缺少了很多的精英人才,没法和士族对抗,最终被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击败,沦为傀儡。可以说,虽然曹丕建立了曹魏,但他也给曹魏埋下了亡国之祸。

说完曹丕,我们再看他的儿子曹叡。由于曹叡是曹丕的儿子,所以曹丕的很多策略曹叡都是一直沿用的,不敢改变。在古代,孝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这么一句话“祖制不可违”,讲的就是类似的意思。曹丕作为开国皇帝,他的策略曹叡是不好改变的。但是通过曹叡对国内的掌控,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对士族的掌控力是要超过曹丕的。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曹丕去世后,给曹叡留下了四个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这几人可都是 *** 湖了,处事非常老辣,一般的手段对他们根本没啥用,结果曹叡登基后,果断处置,很快就成功的夺回了大权。曹叡是怎么操作的呢?非常巧妙,他直接以军国大事为由,将曹真、曹休和司马懿给外放到了边疆地带,让他们去带兵打仗,这样的话他们就远离了朝堂,远离了权力中枢。三人虽为顾命大臣,但远离朝堂,也就无法干扰到曹叡了,而剩下的陈群比较好对付,就这样曹叡很快地就夺回了大权,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

看看曹叡的操作,人家的这套阳谋可真的是厉害,即便你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但是人家做的冠冕堂皇、无可指摘,你只能遵从。也正是因为曹叡在登基之后显示出了强大手段,让众人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终曹叡一朝,都没咋出过权臣,大权全都在曹叡手中紧握,那些士族都被压得死死的,不敢反抗。而后期威风八面的司马懿,在曹叡面前,乖得就跟个小猫一样。

综合曹叡和曹丕的政治手腕来看,很明显,曹叡是要强于他的父亲曹丕的,这也是为何大家在给曹叡的谥号时,给的是个“明”字,而曹丕是个“文”字。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战略能力

作为皇帝,尤其是天下未统一的皇帝,战略能力、战略眼光尤其重要。而就这方面对比来看,曹叡的表现也是要强于曹丕的。曹丕这个人,长期跟随曹操历练,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他缺乏了他父亲曹操的超强战略眼光。虽然他一直有一统天下之志,但在操作过程中他却屡次碰壁,而事实上,曹丕在位期间,其实是有一统天下的机会的,只不过他没有抓住!

当时孙权偷袭荆州,惹怒刘备,虽然刘备按捺住了脾气,没有立刻跟孙权死磕,但两人的梁子算是正式结下了,只要刘备还有一口气在,肯定是会讨伐东吴的,而刘备讨伐东吴之机,就是曹丕更佳的伐吴之机!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汉最弱,吴国相对于蜀汉,人口更多、军队更多,更有战争潜力,所以对于曹魏来说,吴国其实是曹魏一统天下之路中的更大绊脚石,只要灭了东吴,蜀汉其实相对来说很好打。然而当刘备伐吴之时,曹丕却拒绝了众人的建议,他选择了坐岸观火。

《傅子》: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当时的刘晔极力劝说曹丕出兵灭吴,但是曹丕战略眼光不足,拒绝了这个提议,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曹丕拒绝的理由其实有两个。一是孙权已经称臣投降了,二是蜀汉和东吴都是曹魏的对手,他们两个鹬蚌相争,曹丕想要渔翁得利,等到他们分出胜负,兵疲将乏之后再出兵。

曹丕的之一个理由其实大家都看得懂,估计八九岁的小孩都知道,孙权肯定是假意投降的,曹丕不傻,他应该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的之一个理由只是故意说出来的。他真正不出兵的原因就是想看到孙刘两家打得头破血流,他最后再出手收拾残局。曹丕的这个决策之所以错了,其实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曹魏不是天下之一强的势力,为求自保,他确实是可以采取这种坐岸观火的策略。但是现在曹魏是之一大势力,而东吴是老二,两人的关系不可能调和,不管怎样,老大都需要出手对付老二,而现在老三帮着老大出手一起打老二,这不是更佳的形势吗?老三帮忙牵制着老二的部分主力,这就意味着作为老大的曹魏,只需要对付部分东吴主力即可,这可是很划得来的啊。如果等老二和老三分出胜负,老大将需要对抗老二的全部主力,这不就亏大了吗?

总的来看,曹丕没有配合刘备一起出兵,攻打东吴,应该算是非常遗憾了,如果双方真的夹击东吴,说不定曹丕真有一统天下的可能。只可惜,曹丕的战略能力不足,错失了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再来看曹叡,当他面对诸葛亮北伐时,他表现如何?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夷陵之战过后,蜀汉精锐尽丧,国力损失严重,于是曹魏上下一致认为蜀汉暂时是没有对外作战能力的,所以曹魏放松了对蜀汉的防备,将大部分兵力集中于对付东吴的前线,结果谁也没料到,诸葛亮能力这么强,短短数年便恢复了蜀汉国力,而且开始率军北伐,攻占雍凉。当时的陇右有五个郡,结果其中三个郡直接宣布投降诸葛亮,形势对曹魏非常不利。得知这个消息后的曹叡,立马着手安排反击。他先是从大的方面分析战局,认为蜀汉国弱民少,并不是魏国的对手,主动挑起战争必败无疑。这话自然是安抚众人所说的了,接着曹叡立马奔赴关中,他亲自坐镇长安,指挥众将反击蜀汉。

在曹叡的激励和调遣下,最终曹魏成功的抵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并最终将诸葛亮赶回了蜀汉。诸葛亮之一次北伐,其实是机会更大的一次,因为这一次曹魏防备很弱。而曹叡战略能力很强,立马意识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所以亲赴长安坐镇,激励众将,一定不能让诸葛亮攻占凉州,真让诸葛亮把陇右给拿下来了,那蜀汉对关中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这一战后,曹叡多次加强对蜀汉的防备,成功的挡住了蜀汉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最终成功的把诸葛亮给熬趴下了。

从战略能力来看,很明显,曹叡是要强于曹丕的。虽然曹叡没有长期在军中磨炼,但是他的战略能力,对战局的敏感度都远超常人。当听到诸葛亮进攻陇右时,要是换作一般的皇帝,估计也就是立马调兵遣将救援,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亲自跑到长安去坐镇!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结语

综合政治水平和战略能力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曹叡其实是要强于曹丕的。虽然曹丕是曹叡的父亲,但曹叡这个当儿子的在皇位上其实做得比曹丕更好。事实上,本文认为,如果曹丕和曹叡的位置互换,曹丕不一定会干得有曹叡那么好,而曹叡肯定会比曹丕干得更加出色。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傅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1/40402.html

“曹叡和曹丕相比 两人谁更加厉害” 的相关文章

佟国维为何会受到康熙的打击?他做了什么事情?

佟国维为何会受到康熙的打击?他做了什么事情?

佟国维,清朝大臣、外戚,。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佟国维在康熙年间担任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在康熙四十三年的时候,因病退休。可是为什么,在康熙四十八年的时候,已经退休了的佟国维,却被康熙严厉斥责,罢黜了他一切职务。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在康熙...

程咬金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咬金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程咬金,唐朝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655年:武则天成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公元656年:程咬金挂帅西征,因为贻误战机,杀降取财,被罢官;虽然随后起用为岐州刺史,但程咬金上表“乞骸骨”,请求辞官;公元660年:李治重病,武则天开始替李...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康熙见到乾隆惊得放下了酒杯 康熙到底发现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第一次见孙子乾隆,为什么惊得放下了酒杯,他发现了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封建时代的帝王总是承受着后人更多的讨论,他们一生的作为或好或坏都会成为后代人的谈资。这其中,有如商纣王这样的昏庸的皇帝,也有如武则天这般开天辟...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设立秘密建储的用意是什么?

雍正帝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雍正上台以后,对天下宣布,他确立皇位继承人的办法,将采用“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在宣布了这一决定以后,就把他的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圣旨上,接着把圣旨放在“正大光明”匾额后面,从而完成了他所说的程序。但实际上,雍正自己首先违反...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汉景帝光儿子就有十四个 汉景帝为什么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

对汉景帝有14个儿子,为何让十子刘彘继承皇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往今来,帝位之争向来就是残酷的代名词,从秦二世伙同赵高矫诏到清朝慈禧晚年的皇位之争,历史可谓是悠久深远。汉朝,作为中国古代第二个封建大一统王朝自然也难逃历史的车轮,储位之争也是此起彼伏,一发不可收...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顾承,字子直,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顾氏。嘉禾年间,与其舅陆瑁一起被礼请至建业做官。吴大帝孙权授予骑都尉。后来任吴郡西部都尉,和诸葛恪一起平定山越。芍陂战役后,被授予奋威将军,兼任京下督。几年之后,和哥哥顾谭、张休...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徐晃在曹魏是什么地位?襄樊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遗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集团与刘备集团爆发樊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俘获曹魏名将于禁,威震华夏。曹操于是派徐晃救援樊城,抵御关羽。最后徐晃长驱直入,击败关羽,使得曹操集团...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对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出36.2万两现银,为何却给他配享太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

评论列表

王军
王军
2个月前 (08-16)

曹叡与父亲相比更显英明,政治手腕高超且战略眼光独到。

星星
星星
2个月前 (08-16)

曹叡与 曹丕相比,无疑在政治手腕和战略眼光上更胜一筹,他能够巧妙处理朝政事务、掌控大局并果断决策应对危机局面;同时拥有卓越的战略思维及敏锐洞察力以洞察局势变化做出正确判断取得胜利成果实属不易!作为历史爱好者我们期待更多关于这两位历史人物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来丰富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和学习经验分享和交流观点探讨其优劣得失为后人提供借鉴启示和思考价值所在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