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於期为什么背叛秦国?他与秦王是什么关系?
樊於期战国末期将领,为秦国将军,后来叛逃。
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为报五国攻秦之仇得吕不韦开始攻打山东五国,并派蒙骜同张唐督兵五万伐赵。三天后,成蟜与樊於期率兵五万为后盾军队。秦军在尧山一仗没有获胜后,蒙骜便派兵催取后队军兵。而当时成蟜只有十七岁,对军务毫不理解的他,事事都喜欢询问樊於期的意见,樊於期平时就憎恨吕不韦纳妾盗国的事,所以他开始怂恿成蟜造反,还揭露说吕不韦这次派他出兵的目的就是想借机除掉他。成蟜在樊於期的撺掇下有了谋权篡位的心思,发动叛变,不过叛乱没有成功,被王翦平定了。不过这次叛乱樊於期并没有被治罪,继续在秦国做自己的将军。
那么问题来了,成蟜造反失败之后樊於期为何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一样呢?他为什么能够全身而退?嬴政为何又要悬赏他的人头?到底发生了什么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吕不韦向秦王告嫪毐与太后 *** 。嫪毐与赵姬决定在秦王去壅城举行冠礼时,趁机发动政变。樊於期发现机会来了,便大力支持嫪毐,想要趁机铲除嬴政。后来嫪毐的军队大败,嫪毐及其党羽均被五马分尸,被夷三族。
后来樊於期带领大军攻灭赵国时,遇到了战神李牧,两次兵败。自知回去后面临的可能是被赐死,所以樊於期叛逃到了燕国,靠了燕国太子丹寻求庇护。燕太子丹见到樊於期后,觉得他是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加以重用,拜为大将军。秦始皇知道后十分震怒,便下令诛杀了樊於期的宗族人等。还赏要樊於期的人头。失去亲人的樊於期对秦王恨之入骨,这也为后面荆轲刺秦的故事做了铺垫。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秦国灭赵国以后兵至燕国南界。燕太子丹便请来了刺客荆轲去刺杀秦王。而荆轲给太子丹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需要以樊於期的人头作为见面礼,才能表达燕国归附的诚意。知道太子不忍心杀害樊於期的荆轲便私下找樊於期。在荆轲的劝说下,樊於期自愿献上人头,自刎了。
实际上当时的樊於期是必须要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荆轲刺秦王的计划是太子丹提出来的,荆轲提出以樊於期的人头为见面礼的要求,太子丹虽然嘴上说着不愿意,只是出于情面考虑,但是心里是默许的,不然为什么荆轲私底下去见樊於期他不治罪呢?
樊於期自刎后,太子丹将其遗骸葬于故里南庄村,后人立祠祭祀。后来,荆轲刺秦王虽未成功,但樊於期为国家甘愿一死,至今为人们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