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1-26)240

明初有个叫张昶的大臣,因为他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因此朱元璋很器重他。毕竟明朝初年,国家初创,确实需要这样熟悉典章制度的人才。所以朱元璋重用他,也是很好理解的。

不过,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个人是有问题的,不能重用。那么,为什么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这样的话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这个张昶,其实并不是朱元璋的嫡系。他本来是元朝的户部尚书,后来元朝在南方失败,当时朱元璋已经打败了陈友谅,基本上统一了南方,自称吴王。不过元朝在北方还保存着自己的实力,他们还占领着大都,而且以扩廓帖木儿为代表的元朝地主武装,还有非常大的实力。元朝还试图招降朱元璋。因此,专门派户部尚书张昶为使者,到南方招降。

张昶到南方后,不但没能招降朱元璋,反而被朱元璋招降。朱元璋把他留下下来。张昶没办法,也只能留下来。

朱元璋之所以要留下张昶,就是因为张昶是一个能臣。他才思敏捷,口才极好(也正是这个原因,元主才派他到南方招降朱元璋),更重要的是,张昶作为元朝户部尚书,有一肚子的学问,尤其对各种典章制度非常熟悉。

那时候,朱元璋已经在开始谋划将来建国的事情了。要建国,就需要规章制度。作为熟悉规章制度的张昶,自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比如五代时期有个大臣名叫冯道,就是因为他自己非常熟悉典章制度,在五代那样一个武力当政的年代,懂得各种典章制度的人是非常少的。而朱元璋本来起于草莽,更加不懂得什么典章制度。因此,对于想建国的他,给国家制定规矩的渴求欲望,显然是十分强烈的。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朱元璋给张昶封的是参知政事。这个官是副宰相,官职并不小。而且张昶这个人很有决断,做的很多事情,都让朱元璋很满意。同时,朱元璋给他安排的更大的事情,就是让他管理新朝廷典章制度的制定。张昶也很积极地做这件事。

不过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让本来就很多疑的朱元璋产生了警惕。因为朱元璋发现,张昶在制定各种典章制度的时候,认为法律应该严厉。只有严厉,才能把天下治理好。除了制定规章制度追求严厉以外,还有一件事也引起了朱元璋的警惕,就是张昶给朱元璋上表说,朱元璋既然把国家打下来了,就应该及时行乐。毕竟人生苦短,何必辛苦操劳呢!

朱元璋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他在民间流浪的时候,听过不少历史故事。尤其是赵高乱秦的故事,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耳熟能详。所以,他感觉这个张昶给他的建议,有点像赵高。于是就对刘伯温说,这个人的这些做法,怎么这么像赵高呢?刘伯温当时对他说:“诚如圣见,必有使之者亡。”

当然了,虽然朱元璋对张昶很怀疑,但是他依然没有打击张昶。

那时候,元顺帝派张昶到吴国(明朝)后,见张昶迟迟没有回来,以为张昶已经牺牲了,然后就对张昶的祖先进行封赏,希望张家能够获得福荫。

应该说,这件事朱元璋是知道了的。因此他继续试探张昶,准备放他回国。张昶见朱元璋要放他回去,于是就暗中让人给元朝带信去,向元朝表忠。这件事本来很隐蔽,不过,朱元璋的宰相杨宪利用张昶生病的机会,到张昶家里,把这封给元主的信搜了出来,交给朱元璋。

于是,朱元璋把张昶抓起来,让大都督府审问张昶。张昶在审问的过程中,写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八个大字。这样一来,朱元璋就知道这个张昶确实是元朝派来的奸细,非常生气,于是说了一句“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然后把张昶杀掉了。

这件事,虽然在《明史》中是有定论的,不过,考虑到明朝初年高层的政治斗争极为激烈。尤其是宰相之争。张昶本来和李善长、胡惟庸关系极为密切,而李善长、胡惟庸又和刘伯温、杨宪是有矛盾的。尤其是杨宪利用张昶生病的时候,到张昶的家里去,把张昶给元主的信偷出来。这件事是让人很怀疑的,张昶的府上那么大,这样重要的信,自然是极为隐蔽的。为什么杨宪却能够偷出来呢?

再说了,当朱元璋审讯张昶的时候,他竟然写了“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几个字,感觉并不像是张昶写的。一个人被抓起来,却还写那几个字,还是不温不火的几个字,怎么可能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1/43769.html

“元朝派来的使者,朱元璋为什么要留下来?” 的相关文章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棣死后,继承皇位的为何是朱高炽?真相是什么?

朱高炽,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明朝永乐二十二年 (公元1424年 ),明成祖朱棣在亲征蒙古的途中刚刚断气,就发生 了一场静悄悄的战争,即皇太子朱高炽与其弟朱高煦的皇位之争。朱棣驾崩后,他身边的近侍马云秘密召集随驾的支持皇太子朱高炽的大臣杨荣和金幼...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对太子胤礽不放心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如此放心 康熙为何对太子胤礽不放心

还不知道:为什么朱元璋很放心太子朱标,康熙却很怕太子胤礽夺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一共有三十五个儿子,有的没起名就夭折了,其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子都夭折了,胤禔是第五子,胤礽是第六子,在正式排序上,胤禔是老大,胤礽是老二。胤禔虽然是老大,但他是小老婆生的...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曹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聪慧弘雅,善于啸咏

钟琰,颍川人,王浑之妻。生卒年不详,约魏末晋初间前后在世。魏太傅钟繇的曾孙女,父亲钟徽。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的妻子钟琰,是颍川人,她平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因此几岁的时候就能撰写文章。她聪慧弘雅,善于啸咏,她的礼仪法度,为中表所推崇,她写有文集五卷。人物...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宋亡后隐居于石堂山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两次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康熙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古代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很有作为,削三藩,平定噶尔丹,废止“圈田令”、创立“多伦会盟”等。但康熙皇帝在位最大的败笔就是他两度废立太子,造成了储位之争,使王朝出现内耗。康熙皇帝废立太子的事,是历史上的老话...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汉武帝废黜陈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金屋藏娇原指汉武帝幼时喜爱阿娇,并欲建金屋让她居住一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理由非常明确。不过,其实这些所谓的理由,都是表象。并不是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那么,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汉武帝废黜陈阿娇的那些理由。汉武帝废黜陈阿娇有两...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最后将江山还给李唐政权,是为了什么?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己做到这一点的呢,原因就四个字:认清现实。我们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首先:武则天眼里的权欲,她称...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