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为北宋议和 寇准和秦桧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寇准和秦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宋时期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南宋和金国进行了绍兴和议,但为何主持议和的大臣结局迥然不同呢?
其实,这主要与议和大臣对议和结果的争取程度以及对国家的益、害有关。
寇准的议和为宋朝争取了利益,是当时情形下超出预期的好结果。
北宋在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发动的两次对辽主动出击,结果都大败而归,从此宋朝君臣对辽在心理上产生了畏惧。
当辽国萧太后和皇帝带领军队绕过边关城池直接向宋朝的都城汴京挺进时,宋朝君臣大惊失色,除了寇准,满朝大臣几乎没有什么人主张与辽作战,王钦若和陈尧叟更是分别提出了南迁金陵和成都的建议。
如果此时宋朝皇帝真的跑了,前线将士很可能士气低落、无心恋战,宋朝会出现兵败如山倒的情况,结果只会丧失大片国土或出让更多利益。
就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寇准坚决主战,并力促宋真宗亲征。宋真宗的亲征提高了宋军的士气,各路援军也源源不断地赶来,而辽军主将又被宋军意外射死,最终辽主动提出议和,不想打仗的宋真宗马上同意。
当时寇准想趁机消灭辽军这支精锐部队,怎可奈皇帝和一帮大臣害怕打仗,坚持要和谈,寇准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依了皇帝。
皇帝在和谈大臣曹利用走时说:“实在不得已,每年一百万两银子也可以把。”
但他从皇帝那里出来后,寇准叫住了他,并说道:“虽然陛下已有旨意说许给契丹的金帛数可以在百万之内,但是你去谈判,许诺的金帛数不许超过三十万,超过此数你不要来见我,否则我会斩了你的头!”
当曹利用回来后,宋真宗问他多少,他出了三个手指头,宋真宗道:“三百万!太多了!”但想了想又说:“能了结此事,也就算了吧!”
等曹利用说出只是三十万时,宋真宗有点大喜过望,直接将曹利用提拔为忠州刺史,而他原来只是个殿直,是个没有实职的低级武官。
曹利用能谈到三十万,离不开寇准的训斥和坚持。所以,寇准主持的和议,是当时形势下已经算是较好的结果,是为国保住了尽可能多的利益。反观秦桧,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儿了。
秦桧的议和让宋朝的利益损失巨大,更多的是卑躬屈膝。
秦桧在汴京城破时,曾经被金人俘虏,后来金人又把他毫发无损地送了回来,这本身就让人怀疑,为何别人都去受罪却唯独把你放了回来?
而秦桧主张和谈,在和谈中又处处讨好金国,甚至为了和谈谋害了抗金英雄岳飞,此等人,不是奸臣又是什么?
秦桧主持的和谈,杀了英雄岳飞,把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割让给金国,每年还要送大量的岁币,而在地位上,原来的北宋和辽是兄弟之国,如今南宋的皇帝却需要受金的册封,奉金国为“上国”。
如此秦桧,如此陷害忠良、讨好敌人,出卖国家利益,不是奸臣又是什么?
所以,虽然都是议和,但议和的内容和对国家利益的影响却是迥然不同的,一个是力挽狂澜后的议和,一个是卑躬屈膝的议和,这就是为什么同为议和、两人的结局却迥然不同的原因。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文献: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