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的长子长孙 刘襄最后为什么会无缘帝位
对刘邦孙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的长子长孙,为何无缘帝位,我们看一段《史记》的记载: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嫡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嫡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钧,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齐悼惠王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他去世后,嫡长子刘襄继承了齐王王位,从根源上追溯,刘襄可以说是高帝的长子长孙,是适合的皇帝人选。
但是明智的大臣们不干了,好不容易诛杀了诸吕。如果请立刘襄为皇帝,可以说是重演诸吕之祸,只因刘襄有个恶人舅舅--驷钧。
驷钧究竟做了哪些恶事,以至于琅琊王刘泽在大臣推荐由高帝名正言顺的长孙刘襄为皇帝时,拼着得罪实力雄厚的刘襄,也要说:“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
要说驷钧这个人都干了哪些令人发指的事情,由于时间已久远,没有详细的记载。有记载的是,刘襄举兵讨伐诸吕,是在他的舅舅驷钧的建议下进行的。
刘襄有个弟弟叫刘章,被封为朱虚侯,娶了吕禄的女儿,居住在长安城。吕氏女在娘家听到吕家人商量着造反,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不好好揣着小秘密,反而是回家将消息告诉了丈夫刘章。一直被吕氏女压在头上的刘章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写信给哥哥刘襄,让他赶紧举兵,他和弟弟刘兴居会在长安城内当内应,以支持哥哥夺得帝位。
刘襄听到这个消息,觉得大有可为。但是这时候,齐国的丞相召平叛变了,将齐国王府围住。于是驷钧建议刘襄,与当时的齐国中尉魏勃联手,设计夺了召平手中的兵权,逼得召平不得不自杀。
谋划有功的驷钧就被刘襄封为齐国的丞相,和刘襄举兵讨伐诸吕。
刘襄觉得自己的兵力不够,于是使祝午欺骗琅琊王刘泽,设计让刘泽到齐国临菑见刘襄,结果被刘襄扣留。祝午趁机攻打琅琊王国,将琅琊王的兵力收归麾下。
发现受骗的琅琊王气得咬牙切齿,但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呢?他好声好气地告诉刘襄,刘襄的兵力最盛,攻打诸吕的功劳更大,但是刘襄在长安城内没有可靠的大臣帮忙,他可以赶到长安城内,推举刘襄上位。
刘襄听了此话,非常高兴,于是放了琅琊王,好让他为自己说话。刘襄没想到的是,大臣们想要迎立齐王为皇帝时,琅琊王说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齐王母家驷钧,恶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吕氏故几乱天下,今又立齐王,是欲复为吕氏也。这句话打消了大臣们迎立齐王的想法。
刘襄呢,抑郁得退兵回到齐地,在汉文帝登基的第二年,活活把自己给气死了。他的舅舅驷钧,倒是好好地当着他的清都侯,这好日子稳稳当当地过了六年。在公元前173年,刘襄的弟弟济北王刘兴居起兵造反,驷钧对汉文帝见死不救,待刘兴居被镇压以后,也被腾出手的汉文帝治了罪,剥夺爵位,收回封地。
根据以上,我认为,刘襄无缘帝位的最根本原因,并不在于他的舅舅驷钧作恶,而在于刘襄本身实力就雄厚,他可以不依靠老臣们就可以坐稳皇帝的位子。
刘襄的父亲刘肥是刘邦的长子,虽然不是嫡子,但在刘邦起事时,刘肥已经成年,他从中受益良多,与刘邦的感情也深厚。刘邦称帝后,也将更大最肥沃的齐国划给刘肥,从经济上说,齐国封地大、收入丰厚、兵力强壮。
虽然刘肥为了自保,将更好的一个郡县献给吕后的亲女儿鲁元公主,后来又被吕后借口割走了好几个郡县给吕家人做封地,但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齐国乃是分封的诸侯国当中最强壮的一个。
这给了刘襄起兵诛杀诸吕一个很好的物质基础。何况刘襄本人并不是很平庸。他看准时机就起兵,天时地利都有,只要有人帮忙说话,帝位也是唾手可得。但是经过诸吕欺压的朝臣,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底气足、兵力强壮的帝王,而是一个能听得进他们的话、好摆布的君王,这点才是最重要的。
刘襄的实力注定了他不会被朝臣们所选择。驷钧,只不过是刘襄不被选择的借口。于是朝臣们和刘家宗室们选了一个只有良善之名、后盾不强的代王刘恒,当了皇帝。当然,历史证明朝臣们的选择也是很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