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出函谷关时为什么没有骑马,而是骑的青牛?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老子的文章。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和代表人物,老子的代表性著作《道德经》,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更大的著作之一,仅次于圣经。
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出生于陈国的苦县,而关于老子出生地的确切位置,至今仍有争议,一种说法说他出生于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宫镇,而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老子出生于安徽省涡阳县的郑店村,而这两个地方的距离也非常近,直线距离只有不到八十公里。
老子自幼便聪慧好学,他曾担任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官员,后来他看到周王朝开始衰败,各方势力的角逐搞得民不聊生,于是便准备离开故土,出函谷关西行云游,而他这次出行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到家乡,人们不知道老子西行到底要去哪,也不清楚他到底是在何地去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不解的谜团。
据说老子在出函谷关时并没有骑马,而是骑了一头青牛,而在春秋时期,人们出远门一般都会选择乘坐马匹,因为马匹的速度快,大大的增加了出行的效率,而老子为什么要选择骑着一头速度缓慢的青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因为老子在离开家乡西出函谷关的时候,已经是一位八旬老人,身体已经十分衰弱,自然不能骑乘性格刚烈的马匹,而青牛性格温顺,行走时虽然很慢,但是非常平稳,并且青牛的背非常宽阔,坐起来会非常舒服,因此乘坐青牛长途跋涉,对一位八旬老人来说,远比马匹更加适合。
二是青牛比马匹更能负重,老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候携带了很多书籍,而那些书籍当然也不是现在的书籍,而是春秋时期流行的竹筒,竹筒很重并且体积又大,因此这种长途并且负重的跋涉,对于马匹来说是非常吃力的,而青牛则更适合做这种工作。
除了青牛的适用性之外,笔者觉得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或许还和老子一贯的反战思想有关,当时的周朝战争频发,很多人为了争名夺利而自相残杀,中原大地上处处响起士兵的喊杀声和战马践踏土地的声音,老子看到这一幕之后,决定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行动来反对战争,因此他在愤然出走之后,并没有选择高傲的战马,而是选择乘坐温柔的青牛,以此来对当时的民众进行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