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3-21)271

对朱标和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家都知道农民出身的朱元璋通过自己的军事才能,给老朱家打下了一片基业~大明王朝,当朱元璋还没称帝前就已早早地立朱标为世子,也就是将来的继承人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朱元璋像

朱标的生母是大名鼎鼎的马皇后,在所有皇子中更大,也最有威望,从小朱元璋就派遣大文学家宋濂来教导他,因此属于苗红根正的“皇二代”

成年的朱标确实不负众望,特别是他在朱元璋外出时监国的政治能力可圈可点,因此深得朱元璋的赏识,可以看出来此时的朱标作为未来国家继承人显然是理所当然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朱标剧照

但是天违人愿,朱标在一场大病后英年早逝,这给大明王朝以及朱元璋很大的打击,也正是对朱标浓厚的感情,朱元璋并没有从其他皇子中选取新太子,而是直接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文,也就是后面的建文帝

对于后面朱棣发动的所谓“清君侧,靖国难”,很多人都讲朱棣敢造反原因就是朱标已死,自己的侄子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所以他反了,其实在我看来,无论当时是朱标还是朱允文,朱棣都一定会造反,只不过时间上会不同,理由如下:

一,即使朱标在位,他也是要进行削蕃的,只要削蕃必然会引起朱棣造反

大家想一想朱允文为什么要进行削蕃?很简单嘛,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实现中央集权高度集中,起初朱元璋在设立蕃王制的时候就有人提出来,这样的政策是会引起类似于汉景帝的“七王之乱”,可是盲目自信的朱元璋根本不信自己的儿子能够互相残杀,他也根本没考虑到后面的继承人的感受,试想一下,作为封建社会的更高权力者,自己的兄弟各自称霸一方,明面上部队不多,实际上都在暗地里“磨刀霍霍”,更重要的是中央有的机构,各自蕃王也都有,这简直就是国中之国,俗话说“卧榻之处,且容他人酣睡”,因此,即使朱标没死,他必然也会采取削蕃,那么按照朱棣的军事才华,必然不会安然受命,也就是说只要朝廷进行削蕃,那么朱棣必然造反,这是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造反理由

二:朱棣的军事才能出众,有资本和朱标决一雌雄

有人看到这里,可能不解,朱棣只是有军事才能就要造反吗?当然不是,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前面先说的之一个的原因,正因为朱标一定会削蕃,加上朱棣具备很强的军事才能,这二者是相互促成的,缺一不可,如果朱棣不具备军事才能,他没有这种战场上的自信,那么我估计朱棣在削蕃中只能是乖乖服从,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元璋其他的蕃王没有造反的原因,我们知道朱棣的一身可谓身经百战,他在17岁的时候就已经被封为燕王就藩于北平了。在他21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终极爱好,那就是对抗蒙古人。在朱棣做藩王的时候,他就曾进行两次大规模的深入漠北追杀北元的军事行动,蒙古人听到他的名号,没有一个不仓皇逃窜的,而且前期可以说为了创立大明王朝更是立下了不朽的战功,同时呢也向很多将领学了战场的知识,这是远在朝廷整天学习之乎者也的朱标所不能比的,这是朱棣本身才能的自我肯定,所以也是他一定会造反的一个原因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朱棣像

三,朱棣的身边有高人,天不时,地不利,无奈他人和,人定胜天

朱标被立为大明王朝的继位人,这无可厚非,毕竟人家比自己早生了几年,又是马皇后所生,这本来朱棣或许不打算造反,可是由于朱标性格太过于仁慈,而治理国家仅靠这些是不够的,所以知子莫如父的朱元璋在开国时期便以“骄兵悍将”为由,大肆制造冤案,牵连到很多无辜的人,杀死了很多曾经立下赫赫有名的将领,这是其一,那就是朝廷之内没有能和朱棣一决高下之人可用,而其二,这些将领的后人,逃出后就带着仇恨的种子遍地开花,唯恐天下不乱

这些人当中就有一个:长着一对三角眼,样子十分古怪,史书中形容这位高人时,用了这样四个字“形如病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位长得像一只得病的老虎,那该是一副什么模样呀?那一定是虽有病态却依然不减百兽之王的气势!朱棣立刻被这位怪人吸引住了。进来的这位和尚法名叫做道衍,这个和尚可了不得,可以说他是朱棣在造反中更大的谋士,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

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之一功臣。那么他为什么要促成朱棣谋反呢?因为姚广孝在政治上是反对朱元璋体制的,他认为既然你朱元璋安排了继承人,那我就要与你对着干,帮助燕王朱棣推翻你的继承者。这样的政治立场,成为他后来帮助朱棣打天下的主要动因。当然,能够辅佐名君,成就大业,也一直是姚广孝的理想,朱棣当然明白造反毕竟是要冒风险的,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所以有了姚广孝这个主心骨,才能在朱棣造反犹豫间打上一股强心剂。有了这样的人在身边,朱棣必然造反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姚广孝像

最后,由于朱棣性格是和朱元璋基本一样,他坚毅果敢,为大明王朝戎马一生,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久居人下,他就如同是唐太宗李世民一样,靠着自己的的拼搏取得了天下,最主要的是他得到皇位后并未贪图享乐,而是励精图治,创下了少有的太平盛世,真可谓:“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603/53409.html

“朱标当初没有死的话 朱棣敢不敢造朱标的反” 的相关文章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对雍正赐死一妃子,为什么却让和珅二十年后平步青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野史大观·和珅获宠原因》中讲述了一个尤为神奇的故事,其内容虽说荒诞多半不可信,但不妨写出来权当故事来看。说的是雍正皇帝有一个妃子,相貌长得极为好看,乾隆到了快要成年的年纪时,雍正常常召乾隆...

仆固怀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仆固怀恩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仆固怀恩,铁勒仆骨部人,唐朝中期名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广德元年(763年),中书令、朔方节度副大使、河北副元帅、大宁郡王仆固怀恩起兵叛唐。仆固怀恩曾率军打败史朝义,一举平定安史之乱,为唐朝立下巨大功劳,因此上了凌烟阁。那唐朝大功臣仆固怀恩为何要起兵叛唐呢一,出身名...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蹇叔入仕的原因是什么?他为何能名垂青史?

秦穆公作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麾下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蹇叔,在蹇叔的用心辅佐下,秦穆公最终成就霸业。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蹇叔的出仕,可与其他人出仕不同,有的人为了名利,也有人是为了权力,当然还有人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位蹇叔是因...

康熙和乾隆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气 雍正为何不如两人

康熙和乾隆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气 雍正为何不如两人

雍正的名气为何不如康熙乾隆?分析发现有三个原因很重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从康熙中期以后一直到乾隆晚年,这个盛世持续的时间长达百余年之久。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和乾隆的名字在历史上就比较响亮,而处在当中的雍正却显...

马岱的实力怎么样?与魏延相比如何?

马岱的实力怎么样?与魏延相比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马超进攻葭萌关,张飞要战马超,立下军令。诸葛亮下令,让魏延带五百人先行,作为先头部队,魏延最先来到关下,和杨柏交战时,魏延在十合之内,将杨柏打败。魏延准备夺张飞的头功,这时,马岱出现了,两人一交手,马岱十合之内,败给了魏延。这里面,值得讨...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的一生有什么贡献?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王忠嗣被誉为盛唐第一猛将,玄宗皇帝的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天宝五年(746年),王忠嗣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当时唐朝只有十个节度使,王忠嗣一人能节制四镇,比深受唐玄宗信任的安禄山也多过一镇,可以说是唐朝最牛节度使。可是不久之后王忠嗣就被唐玄宗免职,最...

薄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最后时什么结局?

薄姬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她最后时什么结局?

薄姬是刘邦女人中最幸运的人,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高后八年(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尊母亲薄姬为皇太后,自此薄姬成为汉朝最尊贵的女人。吕后心狠手辣,对待刘邦的宠妃一向是十分残暴。为何薄姬能躲过吕后的追杀而安然无恙呢一,侍奉魏豹薄姬是薄氏与魏媪之女,因为父亲早死,所以一直跟着母亲魏媪生活。魏媪...

华覈: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是如何劝谏孙皓的?

华覈: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他是如何劝谏孙皓的?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侯。...

评论列表

夕阳
夕阳
26分钟前

对于朱标与 朱棷之间的历史纷争,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事怎样更迭,皇权之争的本质始终不变,若论才智胆识及军事才能 ,二者皆为杰出之人 ,但历史的进程往往由多种因素交织推动而成:削藩政策引发的矛盾冲突 、个人野心和欲望的膨胀以及身边高人的辅佐等共同促成了这场权力斗争的发生发展走向结局。#评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