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为什么要把大成殿中的孔子像换成木质的牌位?他是什么用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嘉靖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明代嘉靖年间,京城孔庙的大成殿中,曾供奉着一尊孔子塑像,供后世之人参拜。可是突然有一天,嘉靖皇帝传下圣旨,宣布将塑像换成了木质的牌位。嘉靖皇帝用意何在?如此做法又体现了皇帝本人的哪一种智慧?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他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作为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提倡“仁义礼智信”之观念,树立了华夏民族关于道德层面的典范。相传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将自己的思想传遍各地,门下弟子共有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自汉代开始,独尊儒术之风开始盛行,孔子亦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后世民间多称其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孔圣人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其儒家思想也影响了每一代国人。
明朝嘉靖时期,国内已经出现了上千座孔子庙,其中尤以京城孔庙最为盛大尊贵。京城孔庙始建于14世纪的元代,其主建筑大成殿是专门祭拜孔子的主要场所。在当时,朝廷每年都要举行两次大型祭拜孔子的仪式,时间定在仲春上旬丁日和仲秋上旬丁日,被称为“丁祀”。不过有趣的是,嘉靖皇帝在祭拜孔子之后,曾经对大成殿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整修,而整修的结果是,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居然被刻意换成了木质的牌位。想要了解此事,还是需要从孔子的画像说起。
华夏古人最重礼法,孔老夫子被尊为“千古圣人”,自然也享受着国民优厚的待遇。对于孔圣人的尊崇,无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是人们发自内心的信仰,经过两千多年的宣传,孔子的形象也随之被逐渐神化。
嘉靖皇帝修缮大成殿的初衷,主要目的就是为孔子重塑金身,宣扬孔子的精神,同时也体现自己作为帝王对于圣人的敬仰之情。对于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形象,嘉靖皇帝颇为不满,认为其“有形无神”,无法体现一代圣人之精神,继而宣布召集全国能工巧匠,前来为孔子塑像拟定合适形象。
皇帝的诏令传遍全国后,各地工匠开始雕琢孔子像,并将其漆绘披衣运往京城。只不到一个月的工夫,京城便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近1000尊孔子像。这些孔子像形态各异,有的塑像模仿唐代吴道子所绘的《先师孔子行教像》,有的则取南宋时期画家马远的《孔子像》形象雕琢塑像,甚至当代的《孔子燕居像》也被刻画出来,简直构成了一幅“孔子千面图”,显得蔚为壮观。
一开始的时候,嘉靖皇帝已经与官员拟定了挑选计划,即将所有塑像全部集中在一起,以“形”、“神”、“衣”为品鉴标准,找出一尊所有人都公认的孔子塑像。然而事实并非想象的那样简单,在大臣们挑选完毕之后,嘉靖皇帝亲自进行遴选,却并未找到一尊称心如意的“孔子至圣先师”的真正形象。
对于孔子先圣的形象,古籍中所描绘的相当笼统。《史记》记载:“(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意思就是说,孔子在出生时,头顶就有很大的隆起,类似于古代神话中“寿星”头部的形象。在山东曲阜孔子故乡的传说中,有孔子“七出”之说,即牙齿突出、嘴唇突出、鼻子突出、耳朵很大、眼睛突出,合在一起,便是“七窍突出”。仅仅这些记载,又如何令后人推断出其真正的长相?即使是现代刑侦领域中的专业面部画像师,也要在描绘犯罪嫌疑人画像时,需要足够的脸部特征描述,才可以进行,更何况古代的民间雕塑工匠们呢?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一千名工匠的手中,同样会有一千种不同神态、样貌、衣着的孔子塑像被制造出来,而造成这种差异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的主观判断不同。对于这一情况,嘉靖皇帝也顿时感到大为头疼,毕竟他虽为皇帝,却也不能随便定义孔子先贤的真正形象,故此只能提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即彻底换掉孔子塑像,改为木质牌位进行代替。
如此一来,大成殿孔子的“形象”便被真正的规定了下来,避免了外地工匠受到大成殿孔子塑像影响,雕琢出不伦不类的孔子塑像,为朝廷与孔圣人抹黑的行为。毕竟乱改乱雕孔圣人的塑像,属于辱没圣贤的大罪,嘉靖皇帝当然要将这种不正之风扼杀于源头,否则作为全国标志性的孔庙圣地大成殿,也会受到来自朝廷和民间的议论。
不得不说,嘉靖皇帝的做法是被“逼”出来的,但也同时说明了皇帝本人的智慧。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制度中,他勇敢地向“假孔子像”说“不”,之一次用皇权挑战了传统观念,既保全了孔圣人的脸面,又维护了皇家的无上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