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中国历史9年前 (2016-04-29)361

对李善长和刘伯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后世之人提到大明军师刘伯温时都夸赞其有经天纬地之才,扭转乾坤之能,鬼神不测之计,朱元璋能够建立大明离不开刘伯温的运筹帷幄。可就是这样一位足智多谋的旷世之才,在朱元璋的军营谋士排位中只能居第二,而朱元璋阵营中之一谋士一直都是李善长,刘伯温从始至终都屈居其下。甚至在大明开国后李善长被册封大明开国六公之一,而刘伯温仅仅得到一个诚意伯的封号。是刘伯温能力不如李善长,还是自己淡泊名利,让一向心高气傲的刘伯温常年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朱元璋在开国之后,多次夸赞李善长是自己的萧何,刘伯温是自己的张良,两位谋士都是有大功于朝廷多。作为朱元璋的老乡兼师长,定远李善长在朱元璋还是一名义军将领时就被邀请担任其谋士,后更是在朱元璋被封吴王,建立大明成为太祖是,李善长一直都是其手下文臣之一人,这个地位从来没有因为后期刘伯温的加入而动摇过是,并在开国之初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大明之一位丞相。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九》: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诸功臣进爵、迁秩有差。

李善长在大明王朝的全称是:银青荣禄大夫、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左丞相、太子少师、宣国公李善长。大明开国所有重要的文书手令都出自其手,甚至朱元璋最为疼爱的儿子太子朱标的老师也是李善长,朱元璋平时更是尊称李善长为事为兄,两家又结为儿女亲家。论大明王朝能比肩李善长的估计也就只有魏国公徐达了。

可徐达是武将,基本都在外领兵打仗和对付北元,从来不参与文官的管理,大明文官之一人毫无疑问都是李善长,这个连朱皇帝自己都很清楚的。当年派徐达为左丞相,其实就是为了节制李善长,可武将徐达常年在外,大明朝廷更具权威的除了朱元璋,当然还是李善长。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刘伯温本在元朝为官,因不堪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无能愤而辞官归隐,奈何朱元璋闻其名而多次相邀才答应做其谋士。自从进入朱元璋阵营后,刘伯温先后为朱元璋献计献策,辅助朱元璋消灭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活动中发挥了智囊的作用。正是刘伯温正确的军事谋略,让朱元璋先消灭陈友谅后张士诚,进而集中江南全部力量与北元抗衡,从而让朱元璋在群雄割据中消灭异己建立大明王朝。

朱元璋开国之后评价其:“(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从谋略和才智来说刘伯温远超李善长,可刘伯温在朱元璋阵营里很尴尬,因是中途加入又在元庭做过官,在淮西人士占据主导的朱家军里很受排挤,这些农民出身的将领看到官老爷刘伯温骨子里有点反抗,加之文人的高傲和乡土的隔阂,让刘伯温在朱元璋阵营混的并不惬意。

而朱元璋本人也有很强的乡土观念,对于进士老爷刘伯温用其才而防其人,同时留其也是为了制衡李善长以免其一家独大。可朱元璋在情感上对刘伯温一点都不亲近,加之刘伯温孤傲高冷的性格让朱元璋认为其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自己,而乡土差异更让朱元璋担忧刘伯温随时会弃自己而离去,所有对刘伯温即用又防,一直不给予其相应的权力和地位。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文人封伯者两人,诚意伯刘基和忠勤伯汪广洋,此时刘基的称号及食禄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

朱元璋刻意打压刘伯温抬高李善长,让本就淡泊名利的刘伯温不愿意与李善长相争,以致建国后多次要求辞官返乡。从刘伯温进入朱元璋阵营后就告诉李善长,自己绝对没有谋取之一谋士的野心,不仅仅是刘伯温的与世无争,更多是看清了局势。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李善长作为之一谋士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加之跟随朱元璋多年培养的感情,刘伯温根本没有实力与之相比。加之地域的隔阂防范,孤高直率的个性根本不适合做朱元璋阵营之一谋士,所以从当朱元璋军事的之一天,刘伯温就没有想过与李善长争地位和权力,而是甘心位居其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完成士大夫的救国救民的理想罢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04/60022.html

“刘伯温是能力不足还是淡泊名利 刘伯温为何会甘心屈居李善长之下” 的相关文章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李信率领20万大军灭楚失败 秦始皇又是怎么处理他的

对李信率20万秦军灭楚,结果大败而归,秦始皇是如何处理李信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信的名气其实是沾了西汉名将李广的光,他是李广的先祖,但他确实是陇西李氏崛起的关键性人物。李信生平在史书上记载得并不详细,其祖父李崇曾任陇西太守,其父曾任南郡太守。由此可见,李信有可...

宇文神举是什么人?周宣帝赐死他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神举是什么人?周宣帝赐死他的原因是什么?

宇文神举,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的族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大成元年(579年),北周宣帝宇文赟派人赐死了名将宇文神举。宇文神举是北周名将,在平灭北齐的过程中立下巨大功劳,还平定北齐余部的叛乱,巩固了宇文赟的皇位。那为何宇文赟还要害死忠心耿耿的堂伯宇文神举呢,一,出身名门宇文神举出身鲜卑贵...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夷陵之战时刘备问题那么多 马良为什么没有提点刘备

对夷陵之战中,刘备昏招频出,随军的马良为何无动于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在《三国演义》等历史小说的渲染下,当时发生的故事和历史事件都为大家所熟知。而且人们往往都是以刘备的季汉(蜀国)视角来审视这一历史时期的,每当季汉集团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会心痛不已。...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在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这一辈子都没有当上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是曹氏政权的开端,为老曹家打下了一片江山。谁都知道继承了这个家底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这不是皇位继承,但也是够血腥的。曹植和...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张俭是什么人?辽圣宗为何会为他打开国库?

在封建社会中,民间对好官称为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近3000年的封建历史中,不乏有弄权的宰相,这些人位极人臣,或仗着皇帝的宠信干预朝政,或利用手中的大权谋取私利。不过,除了这些让人诟病的奸臣之外,还有一些宰相清心寡欲,披肝沥胆,为国家和人民殚精竭虑,流芳后世。在古代,有一位...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孙权要是没有偷袭荆州 关羽能在襄樊之战取得多大战果

还不知道:假如没有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襄樊战役能取得多大战果?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甚至连曹操,都在考虑迁都了。不过,由于孙权偷袭荆州,关羽最终惨败、被杀,让人遗憾。如果没有孙权的偷袭,关羽是否能夺...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马懿。不但又一次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还励精图治,开创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将西晋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就是这样一位英...

评论列表

Summer
Summer
26分钟前

对于李善长和刘伯温在朱元璋阵营中的地位差异,我深感历史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元性,从能力上看无疑刘基更胜一筹;但从大局观和人际关系处理上考虑则必须承认李文忠的独到之处及其与太祖之间的深厚情感纽带的重要性影响深远地位的确立和维护之策略考量亦不可忽视历史学者应全面审视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体性格特征才能更准确地解读历史事件和评价人物角色因此两位谋士各有所长各自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和历史责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尊重学习其智慧和谋略的同时也要理解其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处境选择和行为决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