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司马懿死后姜维一直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7-14)390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姜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一句老话,叫“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话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是真正能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少之又少!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三个人在一起就能算得上是个诸葛亮,但这个解释很明显就是行不通的!那,真正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集众多之所长,补己之不足。

司马懿死后姜维一直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相当于现今的大网红李佳琦,即使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 *** ,没有电脑的时候,诸葛亮的名气同样,不受影响,迅速传遍了五湖四海!可以说,在当时只要是会喘气的人都知道他诸葛亮的存在。

名气与能力也是绝对挂钩的,诸葛亮一生为刘备出谋划策,拟定不少战略方针,成功帮助刘备逆袭为帝,终于不再做织席贩履的行当。公元234年,诸葛亮在5次北伐之后,终于身体吃不住了,倒在了军营。临死之前,蜀国仍然是危机四伏,内有小人踊跃,外有强敌时思入侵。

怎么办呢?面对这样的国情,诸葛亮便把自己一身的本事传给了姜维,孔明希望姜维可以代替自己完成他未竞之事,为何诸葛亮偏偏选中了姜维呢?

原因很简单啊,一来,姜维乃是武将出身,爱国之心很强,一旦被收服,他不会叛变。其二,姜维有着不错的军事头脑,一旦学会兵法,那就会变化出无限的能力。其三,姜维武艺不错,可以打平赵云的人,他绝对是可靠的,除此之外,他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不错的,不会像自己一样,老是感冒,疾病緾身,甚至是会被公务累垮。如果是姜维,他绝对可以扛得住!

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真的扛住了各方面的压力吗?

从大局观来说,姜维确实是顶住了压力,但是他做得并不是很好,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帮助刘禅真正做到“亲贤臣,远小人”,要知道,此乃是恩师诸葛亮所倡导的,诸葛亮在世之时,是非常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来要求刘禅的,但是在诸葛亮死后,作为传人的姜维,似乎把所有心思都花在了攻伐之事上。(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来研究恩师的兵法要道。)

除了未做到,帮助后主“亲贤臣,远小人”之外,姜维其实还有一个遗憾,那就是用尽一生,仍然未能完成诸葛亮之所愿,仍然匡汉失败,换句话说就是,姜维在后期基本上都是在吃败仗。

姜维到底输在了谁的手上?曹魏方面有谁可以打败姜维呢?细观曹魏用兵牛人,当属司马懿。不过,司马懿于251年,就见了诸葛亮。理应,学会诸葛亮兵法的姜维可以战胜曹魏才是,即便是不能全胜,但也可以慢慢吞食才对,但是为何却是吃败仗呢?

在司马懿死后5年,姜维被升为大将军,其权利达到顶峰,虽然此时荆州不在手,但是依然可以采用当年法正所提之谋,用汉中策,可以和曹魏来场持久较量。

其实,早在238年,姜维便一直在思考着如何伐魏,但是那时候自己手中并无兵权,根本起不了大的作用。后来,到费祎被刺之后,自己才真正做了军事之主。但是他这个时候朝中并无多少人支持,换句话说就是姜维是一个不通政治的武夫,虽然当上了大将军,但是他却不能完全保住这个位置。

因此,在253-262年,姜维引导发动7余次北伐,其目的其实不在打胜仗,更多的是为了保住兵权,抵御宦官黄皓。

但是曹魏方面,虽然司马懿已死,但是还有司马昭,邓艾,钟会等人才。而蜀中呢?好像还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大将来,特别是可以独当一方的大将。

司马懿死后姜维一直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为何姜维会吃败仗呢?其实除了保住兵权这个因素之外,还有其他原因。这个问题,被老将廖化是看透了的。

当时,姜维正与曹魏邓艾、陈泰、王经、司马孚等交手。在吃了几次败仗之后,廖化就私下对姜维说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们都知道,廖化这个人,是一个老好人,起初跟随关羽,原来跟刘备,再跟诸葛亮,最后跟姜维,他可是蜀中资质最老的将军,他的话,再怎么也有一定的道理。

当时,廖化是怎么说的呢?其一:“兵不戢,必自焚”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姜维用兵无度,到最后必然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其二:“智不出敌,而力少于寇,用之无厌,何以能立?”,这句话就更好理解了,意思就是说姜维的智力没有超过,邓艾,钟会,然而兵力又少,长期打下去,怎么可以自立安身呢?

廖化的这两句大实话,一下子就把姜维老吃败仗的根本原因给捅了出来,真是,“稳,准,狠”!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7/73221.html

“司马懿死后姜维一直打败仗?原因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张说身为唐朝名相 最后为何三次出任又被罢免

张说身为唐朝名相 最后为何三次出任又被罢免

对唐朝的这位名相,曾三度出任宰相,却又三次被罢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的开元盛世,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而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成就,除却当时的领导人皇帝之外,也少不了他们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们。而说起唐朝时期的名相,很多人都会想到“房谋杜断”,也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名相...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杜牧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杜牧在26岁中进士,先后官至弘文馆校书郎,淮南节度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黄州、睦州刺史等职。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

刘秀27岁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皇帝 刘秀是运气太好了吗

刘秀27岁用了三年时间就成为了皇帝 刘秀是运气太好了吗

还不知道:刘秀仅用三年就建立东汉,30岁成了皇帝,是运气好还是能力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旧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朝代改名换姓,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瓦解,不仅仅是因为统治者无能,更多的时候是因为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出现了问题,有的国家因...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安禄山造反一年后就死了 安史之乱为什么还要打8年时间

还不知道:安禄山造反后一年就死了,为何安史之乱还打了8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那是因为安史之乱和安禄山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4个人打的一场战争。谁能想到的事儿,安禄山造反也就是一年左右,可是真正的安史之乱却在安禄山死了之后,反而更加精彩。第1点,当时的具体情况。唐...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刘盈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是因为商山四皓吗?

《史记留侯世家》中记载着汉初商山的四个隐士。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高祖刘邦对他们既蔑视又尊重。在废立太子事件中,刘邦本打算废长立幼,但由于商山四皓的出山规劝,才打消了念头。不禁要问,刘邦难道忌惮这四位隐者吗,个中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解读。一、“商山四皓”何许人物商山四...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被夺爵最后还被吓死,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弘曕是雍正老来子,深得父兄宠爱,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弘瞻跪在弘历曾经跪的地方上,弘历便削夺了弘瞻一切职爵,最终把弘瞻吓死了。这本来是一件小事,弘历为什么要这样小题大做呢?弘曕的生母刘氏是个汉人,她是管领刘满的女儿。雍正七年,她以答应的身份入侍宫中,由于她“秉性柔嘉…...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后代是什么结局?

李文忠,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明朝开国著名功臣。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李文忠是洪武三年时,朱元璋封的六位公爵中(死后追封的不计),除常遇春之子常茂外最年轻的。不过,常茂是凭借父萌,以及姐妹常氏将要嫁给皇太子朱标的原因成为国公,李文忠是实打实的凭借战功入选。当然,李文忠的另两重身份也起...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后 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六国国君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了解历史学的人都知道,历史学和社会学上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定律:那就是时代的进步,不代表所有的人都会受益。因为时代进步的同时,许多逆着时代潮流的人,会在时代前进的大趋势下被击打、被摧毁。——...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