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8-19)190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三国演义中袁绍、刘备和曹操三个人事业的成败,就分别与其性格特征密切相关,诚所谓“狂风起于青萍之末”。

袁绍、刘备和曹操三人,分别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三场大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的主角,也是其中具有明显优势而主动进攻的一方,可是三场大战的结果是他们三人全都大败而归!

不过,有时看人性格及才能的高下,并不在于顺风顺水之时。在打逆风仗的时候,往往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及人生境界的高低,而这对事业的成败是有非常具有重大作用的。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不听谋士田丰的计策,非要全军南下进攻曹操,还把田丰投进了监狱,要等得胜归来再治他的罪。可是官渡之战惨败而归后气得吐血的袁绍,无颜见江东父老,袁绍说:“吾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耶!”没脸见田丰怎么办呢?这袁绍竟然很阴险的派人杀掉了田丰。就这样,袁绍手下很快分崩离析,在他吐血身亡后几个儿子激烈纷争,本来仍然具有四州地盘,实力雄厚的袁绍集团就这样灰飞烟灭了。

与袁绍相似,《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也吃了一场大败仗,败于东吴的年轻书生陆逊之手。打了败仗的刘备,同样非常的生气,羞愧地表示后悔没听丞相诸葛亮的话,没有脸回成都见他。刘备说:“朕早听丞相之言,不致今日之败!今有何面目复回成都见群臣乎!”没脸见诸葛亮怎么办呢?仿效袁绍杀了他不就行了?可是真的这样做的话,刘备的事业恐怕也会像袁绍那样迅速的分崩离析了吧?

与袁绍相比,刘备的心理素质要强大得多,也要好很多。他自知病势不起,然后就把诸葛亮叫过来道歉并且把后事完全托付给诸葛亮。他表示自己和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诸葛亮才华高,他可以代替自己的儿子掌控国家大事。刘备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高风亮节自然,自然是拒绝大位,磕头出血,表示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助刘备的儿子坐江山。诸葛亮说:“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这样一来,刘备集团的事业又顺利延续了好几十年。假如袁绍也有刘备的心理素质,对田丰坦然道歉,把后事托付给他,推心置腹地对待下属,那么历史的发展也许会是另一番场景吧!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与袁绍和刘备相比,曹操代表了另外一种境界,他的心理素质更为强大!咋了?败仗之后,袁绍被气得吐血身亡,刘备气得一命呜呼,但是曹操打了败仗之后怎么样呢?曹操不仅没气,反而经常是哈哈大笑!逢败必笑,这几乎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一个典型特色!

赤壁之战被孙刘联军打败之后,从华容道上狼狈逃窜的曹操三次大笑。笑什么呢?曹操笑诸葛亮无谋、周瑜无智,不知在此设下伏兵,否则自己焉有命在?被赵云、张飞、关羽的出现三次打脸后,笑不出来的曹操又改为大哭。什么哭?曹操哭谋士郭嘉早死,否则焉能失败?就这样,曹操通过这种做法成功地将失败的锅甩到下属头上,骂众将没有郭嘉的才能,这种做法虽然有点 *** ,但是曹操始终保持了自己良好的心态。虽然说是现实中打了败仗,可是在心理上始终占据着主场地位,没有担心别人嘲笑自己的烦恼,自然也就不会被气死了!

曹操还非常善于从败仗之中汲取经验,比如渭水之战之中,马超打得曹操弃袍割须,狼狈之极。可是曹操一见马超的援兵增多啊,就非常高兴,他说关中地势险要,如果马超若分兵把守各个险隘,打起来要困难得多,现在他的兵马主力全聚于此,一战将其消灭,关中就唾手可得。后来曹操果珍通过反间计打败马超夺取了关中,这就是很强大的心理素质!打了败仗之后,并不讳疾忌医,而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看到失败的好处,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生活中我们也难免会打败仗,打败仗之后怎么办呢?是像袁绍那样死要面子,对给自己提出正确意见的人打击报复,一条路走到黑呢?还是像刘备那样坦然承认错误,向提出正确意见的人道歉,重用他们改善自己的落魄处境呢?还是像曹操那样,从失败中发现它的好处,作为进一步走向成功的垫脚石呢?这不同的思维决定了见识的高低和事业的成败!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所以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了不要过分的懊恼,也不要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是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善于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下一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位中学老师告诫学生考试做的题错得越多越好,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进一步解释说正确的题除了让你自己高兴,增加自信之外,并不能真正提高你的能力。相反,如果错题错了,你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你的缺点和漏洞就弥补了,知识体系就扎实了,这样在高考时就越有利于得高分,所以说平时考试错题错得越多越好!如果想让你得高分还不容易?每个题给你出个1 1等于2之类的题目,让你分数拿得高高的,啊,很高兴啊,但是它对于你的高考实际上是没有帮助的!这位老师也可以算是一位曹操似的善于从失败多汲取教训,号召“逢败必笑”的人呐!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记住: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短板或缺陷的,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要着意经营自己的长处,利用好自己的短处,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更不要过于为失败而懊恼,尤其不能因为担心别人嘲笑自己而做傻事!如果怕因为自己的短处而失败,那就要重视从失败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来弥补自己的缺失,或者说要团结别人利用团队协作的精神来帮助自己进步。要是能这样做,事业失败的可能性就大大地降低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8/79409.html

“性格决定命运!面对失败袁绍、刘备和曹操分别是什么态度?” 的相关文章

都说赵匡胤一条棍棒打天下 赵匡胤武力人生是什么样的

都说赵匡胤一条棍棒打天下 赵匡胤武力人生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一条棍棒打天下”,宋太祖赵匡胤的武力人生是怎么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条棍棒打天下——宋太祖赵匡胤的武力人生“皇帝”这个称号,始于秦皇嬴政,自此后直到清末,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94位皇帝,这其中既有文治过人的汉文帝、宋仁宗,也有武治过人的汉武帝、唐...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李善长都已经辞官回家种地了 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全家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76岁的李善长,已辞官回乡种地了,朱元璋为何还要灭他全家70余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1371年,大明开国第一功臣李善长向朱元璋辞官回乡,开始在老家天天忙着刨土种地,不再过问朝堂之事,过起了采菊东篱下的日子。到了1390年,76岁的李善长,突然...

汉献帝退位后什么事情都没有 刘备为什么还要汉献帝发丧

汉献帝退位后什么事情都没有 刘备为什么还要汉献帝发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献帝退位后,一直安然无恙,可刘备为何要为他发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期,汉献帝刘协做了一辈子的傀儡,最终退位,将皇位让给了曹丕,后来,刘协被封为山阳公。身为亡国之君一般下场都比较凄惨,但刘协却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能够得以善终。在公元234年...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哥舒翰字唐朝是什么存在?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哥舒翰字唐朝是什么存在?他的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哥舒翰,唐朝名将,为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天宝十五年(756年),唐将哥舒翰率二十多万大军出潼关迎击不到一万的安史叛军,双方在灵宝—潼关大战。结果唐军惨败,丢失潼关,哥舒翰也被叛军俘虏,更导致长安再无屏障,局势对唐军大为不利。那为何二十多万唐军打不过一万叛...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八王寺是什么地方?与阿济格有何关系?

阿济格,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清初宗室将领。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坐落于沈阳大东区小北街上的八王寺,是一座距今有600多年历史的佛寺。据辽宁档案馆的档案记载,八王寺本身应该称为大法寺,那么它又是怎么成为了八王寺?而“八王”又指的是谁呢?说起来,大法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