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09)230

你们知道晋国想逼迫秦国求和,秦国就这样狠狠地扇了他一记耳光,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秦穆公时期,秦晋两国关系总体趋势还是很好的,只是在晚年出现了一丝裂痕,但大体上还没彻底决裂。

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秦康公继位之后,还是一心想跟晋国搞好关系,但晋国呢,很不仗义啊,先后两次骗了秦康公,尤其是最后一次,骗的秦国大伤元气,从此只能缩在西北看别人的热闹。

康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09年,秦康公去世,世子赢稻(又名赢貑,貑念‘嘉’)继位,以后我们会称他为秦共公。

秦共公继位之后,国际关系又发生了变化,什么变化?

总体上是,楚国崛起,与晋国争霸中原,两家征伐不休;

秦国呢,秦康公西北隐忍六年时间也不是毫无作为,埋下头来发展国力,六年没有战争,国力当然蒸蒸日上。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而晋国呢,当年赵盾扶持的幼子夷皋,即晋灵公渐渐长大,晋灵公是怎么上位的,母亲穆嬴给赵盾下跪才求来君位,晋灵公对这事一直耿耿于怀,更何况,赵盾势力坐大,掌握晋国朝政,哪个君王愿意自己当傀儡呢。

如此一来,晋国夹在秦、楚两国之间,国内局势也混乱不堪,当年经晋文公、晋襄公两朝攒下的一点家底就在这几年消耗了个差不多,他们就有点吃不消了。

吃不消怎么办?无非两条出路 ,安内、攘外。

安内不可能,晋灵公与赵氏家族几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想要缓和这种关系,唯一的出路就是赵盾交权,可赵盾能干吗?

安内行不通,那就只有攘外,怎么个攘法?

和楚国连年战争,目的也只是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如此一来,与楚国的关系也是不可调和。

就这样盘算来盘算去,晋国,也就是赵盾等人,就将缓和局势,争取喘息之机的目光放到了秦国身上,为什么,在赵盾等人的眼里,原因有二:

一:秦国国力弱于晋国,他们不敢跟晋国彻底撕破脸皮;

二:秦晋两国有秦晋之好的传统,如今再续上这层关系也就是了。

赵盾等考虑得有道理吗?当然有,不然他就不算个英明的政治家,因为秦国也不愿意老憋在西北,他们很想东出中原寻找机会。

从这一点看,秦晋两国还是有可能恢复关系的 ,然而遗憾的是,赵盾等想法没错,但却错在自大,错在太没把秦国放在眼里,从而实施了一个错误的决策,而这个决策,可真把秦国,真把老秦人惹火了。

什么决策,想跟秦国合好,却不跟人家平等交往,好好商量,反而想逼迫秦国求和,晋国怎么逼迫秦国求和了?

在秦晋之间的陕西户县一带有个小国,叫崇国,崇国虽小,却是个很古老的存在,是舜帝封给大禹父亲鲧的方国,当年在河南登封一带立国,商灭夏以后,迁到陕西,到了春秋时期,因国力弱小,便依附于在陕西崛起的秦国,成了人家的盟友,两家关系好的无话可说。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话说晋国,既然要跟秦国搞好关系,你就好好商量呗,可他就不,居然打起了这个崇国的主意。

当然, 这个主意还是赵氏家族里的纨绔子赵穿想出来的,想出来之后,大家都不看好,可赵盾居然欣然同意,他也是太自大了。

发兵攻打秦国的盟友崇国,崇国是秦国盟友,秦国必然赶来救援,等他们赶来救援的时候,晋国就可以以崇国为要挟,逼迫秦国求和,并与晋国结盟了。

政治上虽然复杂,但说白了,就是拿个人质,然后逼着秦国求和,这哪里还是政治家,简直就是无赖,就这样无赖的做法,赵盾居然同意了。

共公元年,即公元前608年,秦共公刚刚继位,晋国就出兵攻打崇国了。

人家刚继位,你就给人送这么一份大礼,还是本着交好的目的送上的大礼,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老秦人能忍得了这口气。

于是,秦共公君椅还没坐热,就亲自领兵救援崇国。

晋国赵盾等心内狂喜,正以为秦康公会乖乖向他们求和的时候,秦共公迅速解决崇国问题,之后,连个照面都不打,根本不屑于跟他们交道,直接带兵回去了。

事已至此,晋国赵盾等傻眼了,怎么着,事情完全不按剧本发展,秦国不是应该卑颜屈膝,央求我们放过崇国,并在我们的高压态势下,求和,结盟吗,怎么一声不响回去了。

现在怎么办?

国内,晋灵公宠信屠岸贾,局势对赵氏家族越来越是不利;

国外,郑国倒向楚国,中原门户大开。

事已至此,赵盾等只能哀叹一声,匆匆收兵回去。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然而,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没有,老秦人也是有脾气的,秦共公虽然话不多,但他可不像他父亲秦康公那样懦弱,是个说干就干的主儿。

共公二年,即公元前607年,秦共公为报晋国攻打崇国之仇,出兵伐晋,并包围晋国焦邑(河南陕县),等晋国回兵救援时,他又利索的撤兵回去。

就不跟你正面交锋,以袭扰的方式,秦国就这样狠狠地扇了晋国一记耳光,还想逼着我向你求和,让你见识见识老秦人的脾气。

人家欺负上门,晋国有脾气吗?

共公二年,晋赵穿弑其君灵公

公元前607年,赵穿弑灵公,晋国国内大乱;

三年,楚庄王彊,北兵至雒,问周鼎。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兵逼洛阳,问鼎中原,就拿你晋国开刀。

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发生,晋国至此,根本没有喘息之机,然而除此之外,他还要时刻防备秦国在背后的袭扰,日子过得如此焦头烂额,可这一切究竟怪谁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3049.html

“秦共公面对金国的逼迫求和,他是怎么做的?” 的相关文章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两度丧偶又是寡妇 卫青为何还会娶比他大十几岁的平阳公主

对为何一代名将卫青会娶一个比他大十几岁还两度丧偶的寡妇为妻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第一名将卫青最后娶了一个两度丧夫还比他大十多岁的寡妇是不是有点令人称奇,不过如果知道这个寡妇身份就会知道卫青有多么谨慎明智了,卫青要娶的寡妇不是别人,此女正是当时汉朝皇帝刘彻的亲...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清朝时期的道台是什么官职 比知府官职还要大吗

对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样的官?和一州的知府相比,它们哪个更大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许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电视剧中,我们都能看到一种官职,那就是道台,像是一方总督,这个意思大家都懂,某一片都归此官管,巡抚,简单讲就是省级最高领导人,而再往下就是知府,知府是各地区的最高...

士燮:东汉末年军阀,任交趾太守,后归附孙权

士燮:东汉末年军阀,任交趾太守,后归附孙权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名士司马徽,曾经说过只要得到卧龙凤雏其中之一,就可以轻松平定天下。但是,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什么最终只能偏安一隅呢?首先,三国是一个混战时期。并不是只有刘备一家独大。还有继承东汉政权的曹魏...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迎接二圣是真正的原因吗

还不知道:岳飞被宋高宗杀害,真是因为他要“迎回二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岳飞是宋朝抗金的英雄,他的英雄气概和对国家的忠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他不畏权势,以身殉国,被世人敬仰。然而,岳飞虽然与金国征战多年,但他并没有获得足够的荣耀,反而被宋高宗处死。后世史家在对...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曹丕篡位并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刘备为什么给汉献帝发丧

还不知道:汉献帝退位后,明明没被曹丕害死,刘备却为何替他发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20年12月,享国195年的东汉王朝走到了尽头,汉献帝刘协被迫退位,将皇位禅让给曹操之子曹丕。一般而言,亡国之君都不会有好下场,然而汉献帝却得以善终,病死于234年4月。不过刘备...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东晋时期重臣,支持桓温取代庾氏家族镇守荆州

何充(292~346年),字次道,庐江郡灊县人。东晋时期重臣,曹魏光禄大夫何桢曾孙、安丰太守何睿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优雅俊美,善写文章。起家江州(王敦)主簿,迁东海王(司马冲)文学。迎娶明穆皇后的妹妹,授中书侍郎,迁给事黄门侍郎。平定苏峻之乱,颇有功勋,授散骑常...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刘邦死后吕雉对后宫女人下手 吕后为什么善待薄姬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死后,吕雉报复后宫,为何偏偏厚待薄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聪明的人在一些事情上看似不懂,实际上已经做好相关部署,为的就是完成最终目标。薄姬是个聪明的女人,深知自己作为妾很难斗得过正妻吕雉,因而表面上不和吕雉对抗,实际上步步为营,而且手段都很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