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将司马错为什么力主伐蜀?秦惠文王的决策正确吗?
战国名将司马错为什么力主伐蜀?秦惠文王的决策正确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司马错是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可谓是秦国重臣,其一生征战沙场:伐魏,夺取魏国六十一城;伐楚,夺取楚国黔中郡。然而其一生领军的高光便是劝秦王伐蜀,亲自率军占领巴蜀全境,并多次平定蜀地叛乱。然而在秦伐蜀之前,时任秦相的张仪却不同意,力主伐韩以图东出,两人在秦惠文王面前争吵不休,相持不下,最终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决定出兵攻打蜀国。在秦国危机的情况下,司马错为什么还要劝秦王伐蜀呢?
一、巴蜀地理位置特殊,取之可富国强兵
巴蜀就是我国现在的四川,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有“益州险塞,沃野千里”,的美称,四川首府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同样四川也是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诗仙李白在《蜀道难》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虽然在那时还没有这些美誉,但对于当时的秦国,有这么一块盛产粮食,又易守难攻的地盘,有了保障,自然就有了傲视群雄的底气与实力。
二、巴蜀相争,秦可借机得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出自《战国策·燕策二》,这里形容秦得巴蜀也同样适用,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前318),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长樗里疾,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嬴疾,破魏、赵、韩三国军于修鱼,斩首八万,暂时抵挡住东方联军的进攻。但西方的义渠又发兵袭破秦军于李帛。在东西夹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时改变战略,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前316),用司马错之策攻蜀,破蜀军于葭萌关,伐灭蜀国。
巴蜀相争,两败俱伤,但又都不想认输,就同时向秦国寻求援助。秦惠文王也有意伐之,不过考虑到路途险峻,而韩又来攻秦,但也正是司马错看准了巴蜀的重要性,力主攻蜀,在秦军班师回国的路上顺手灭了巴国。巴蜀相争而引狼入室,这么好的机会这位名将当然不会放过,而之后秦灭六国之战中,巴蜀的贡献可谓是极大的。
三、攻韩可图霸业,伐蜀未尝不是远谋
张仪以雄辩著称,司马错也善用奇谋,前者建议秦惠文王不顾巴蜀求救,而是攻韩,利用魏、楚一起出兵韩国,“临二周之郊”,借此“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由此可见张仪的“胃口”何其之大,不仅想要诸侯国的城池,还想直接绑了周天子“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然而此计过于凶险,表面是秦国挟持周天子,风光无限,但司马错认为:“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且你张仪能带着秦军各个击破,但“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而且其他诸侯国也不会坐由秦国灭亡周朝。相比之下,伐蜀却有诸多便利,“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意思大致是说不仅灭蜀后得到的土地、钱财可以扩充秦国的实力,而且我们是消灭“暴政”,还不会被天下人说我们贪婪 *** ,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秦国以“虎狼之国”闻名,秦国百姓皆可披甲上阵,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军更是以一当十,锐不可挡。司马错知道秦军强大在于“军功爵制”,但在作战中不仅需要高昂的士气、英明的领导,还要有充足的粮食支撑。相国张仪的计谋虽然诱人,但仔细思考下来,难度却极大,韩国虽然不敌秦国,但却是三晋之一,又与其他国家有着合纵之约,距离上次五国攻秦才短短两三年,以秦国当时的实力,还不足以抵挡又一次五国合纵。秦国历经多代,秦惠文王也知大局不能一蹴而就,索性稳扎稳打,徐徐东出,就结果来看,秦惠文王的伐蜀决策也是相当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