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徐光启一生学习西方,乾隆为何不屑一顾?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2)24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徐光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一、

1619年,明朝上演着众生相。

萨尔浒的狼烟未散,努尔哈赤志得意满,大肆兼并辽东土地,束发的 *** 狼奔豕突,仿佛世界末日。

李自成尚未成年,不知明日在何方。

张岱在绍兴学琴,半年内就把《雁落平沙》、《胡笳十八拍》练的滚瓜烂熟,即将开始斗鸡走马的荒唐人生。

众生不知今夕是何年。

同年,一艘载有20余名传教士的大船,在澳门靠岸。邓玉函、汤若望。。。。。。都是学问深厚的传教士。

日后的史书中,都将记录他们的名字。

传教士金尼阁将带领他们,在中国传播欧洲的新科技、新学问,顺便吸纳中国人加入天主教。

而比学者们价值更大的,则是随船而来的7000册书籍。这批书籍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欧洲古典名著,和文艺复兴以后的科技、哲学成就。

据金尼阁估计,这批书籍价值1万金币。

他们将在中国修建一座巨大的图书馆,用来存放携带而来的7000册书,并召集人手全部翻译成中文。

文明圣火在此刻传递。

彼时,欧洲已经摆脱中世纪的黑暗阴霾,走上一日千里的道路,工艺技术大大超越东方古国。

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开启的新风尚,迅速席卷欧洲。。。。。。他们从工商、贸易、技术到生活用品,几乎全都力求更新。

新科技发明源源不断地从这里流出。

商业繁荣让城市生活蒸蒸日上,文艺复兴又把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托勒密等人的科学理论介绍给普通市民。

再加上的科技发明,让欧洲有了巨大推动力。

如今,它来到中国。

徐光启一生学习西方,乾隆为何不屑一顾?

二、

对于世界变化,中国人也不是一无所知。

徐光启看得很清楚。

1562年,他出生在上海县法华汇,埋首书房苦读多年,为维持生计做过私塾先生,交往的也是董其昌等同乡才子。

32岁时,徐光启为了谋求出路,不得已南下广东韶州任教,并结识了耶稣会传教士郭居静。

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

他之一次知道在程朱理学之外,还有数学、天文、水利。。。。。。这些学问几乎都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实学。

1603年,也是中进士的前一年,徐光启为了学习西学,接受洗礼加入天主教,获得教名保禄。

在晚明西学东渐的风潮中,徐光启堪称国士。

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和《测量法义》,把西方世界更先进的数学逻辑引入中国。

又向熊三拔学习西方水利,翻译出《泰西水法》。

还有红薯和《农政全书》。

中原种植的水稻一亩只能产几石粮食,而从美洲跨洋而来的红薯,经过徐光启试种培育,能达到亩产数十石。

有多少粮食,就能养活多少人口。

适应了中国土壤的红薯和马铃薯、玉米,再加上《农政全书》的科学 *** ,大大增加了国人的粮食产量。

清朝的人口大爆炸,与此不无关系。

明朝的天文历法使用《授时历》,自忽必烈时代成书已经过去近400年,已经很不准了。

可朝廷困于祖制,不允许重新修正历法。

崇祯二年,徐光启说:“西方历法最为精密,不如用西方的 *** 重新修正。”

于是,就有了《崇祯历书》。

徐光启首次介绍了地球的经纬度概念,并提供了之一个全天性星图。。。。。。这套历法后来被清朝直接继承下来。

那时的明朝虽然已经落后。

但学者们从未有天朝上国的愚昧,反而积极向西方探索求学,投入世界交流的大潮之中。

立于潮头的之一人,是徐光启。

三、

1620年,金尼阁和传教士带着7000册图书来到北京。

他已经联系了徐光启、李之藻、王徽等学者,希望能共同翻译出版这些书籍,把西方学问全部移植到中国。

这本是一次完美的中西对接。

如果翻译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以后的历史可能是另一个样子。

向达先生说:

“比之玄奘求经西竺,盖不多让。”

可惜,时事不允许。

明军在萨尔浒兵败后,紧接着万历皇帝去世、魏忠贤专权、陕西饥民起义。。。。。。国事一天比一天糜烂,中国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徐光启也没有固定的职务。

或被同僚排挤、或被魏忠贤党羽弹劾、或督练军队,翻译书籍的事就一天天的耽搁下来。

1628年,金尼阁在杭州去世。

1633年,徐光启也病逝于北京。

“西学东渐”的庞大计划就此流产,除了李之藻、王徽等人翻译出一小部分以外,大部分书籍都散落在时光深处。

它们只留下一个凄凉的名字:金氏遗书。

1644年,满清入关。

八旗铁骑的屠刀以“剃发易服”开路,在中原各地掀起腥风血雨,无数大城市被杀的鸡犬不留。

随后又是数十年的拉锯战。

百姓流离失所,士大夫惶惶不可终日,晚明积累起来的西学人才出现断层。

比如方以智。

他对西方的哲学、科学研究水平相当高,尤其是光学研究又领先于时代,写出《物理小识》等著作。

可在乱世中颠沛流离多年,不得不出家避祸。

比如宋应星。

一生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终于把各种技艺整理完成,编著《天工开物》。明朝亡国后,宋应星不愿出仕满清,隐居于乡野。

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文字狱”,学者终究不敢发表任何新观点、新学术,只能埋首于故纸堆,做些寻章摘句的学问。

历史曾抛出橄榄枝,学者也做过努力。

却敌不过天意。

四、

1792年,英国任命马嘎尔尼为使者,正式访问清朝。

庞大的使团中有数学家、艺术家、医生。。。。。。他们带着科学和艺术的书籍、大型船模、先进武器,希望和清朝开展贸易交流。

可他们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时,心都凉透了。

马嘎尔尼和使团成员把前膛枪、望远镜、地球仪呈送给乾隆皇帝时,只换来轻飘飘的一句话:

“所称奇异之物,只觉平常耳。”

在皇帝眼中,这不过是些有趣的玩具而已,又能有什么用呢?

而满洲是以骑射立国的。

福康安也看不起西学。

英国卫队表演了线性步兵、三段式射击等战术后,福康安轻蔑地撇撇嘴:“我看也罢,不看也罢,火器也没什么稀奇的。”

他不知道的是,英军的火器和战术早已风靡欧洲,把纵横驰骋的骑兵打的落花流水。

而在满洲入关前,明朝学者都十分注重火器。

徐光启积极改造火炮技术,又注重引进西方的火炮,甚至对火炮攻城、步骑炮结合的战术都有研究。

他的弟子孙元化更是火器专家。

可学者个人的努力,又怎能敌得过经济崩溃、祖制僵化的大势?

他们没有挽救明朝的国运,学术也没有被后人继承,只是匆匆的来了又走,给时代留下一个落寞的背影。

哎,一声叹息。

徐光启一生学习西方,乾隆为何不屑一顾?

五、

1601年,在万历皇帝的允许下,利玛窦获得长住北京的权力。

仅仅几年后,就吸引了几百人加入天主教,其中最有名的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号称“圣教三柱石。”

有了“三柱石”的帮助,天主教迅速发展。

上达内阁首辅、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服膺于利玛窦的教诲。

他们是在学习天主教吗?

不是。

据当事人留下来的记载:每当利玛窦传播天主教的时候,众人都无精打采哈欠连连,一旦讲述西学,才会振奋精神。

他们接触利玛窦,是要学习科技理论的。

传播了广泛而精深的西学知识后,利玛窦也被尊为“西儒”,众人言及必称之为“利子。”

这个地位是很高的。

1610年,利玛窦病逝于北京。

按当时的习惯,西方传教士去世后应该安葬到澳门。然而经过内阁首辅叶向高奏请,万历皇帝赐利玛窦葬于北京的滕公栅栏。

他是首位葬于北京的西方传教士。

当时有人问叶向高:“外国人从来没有赐葬京师的,叶先生为什么对利子这么好呢?”

叶向高说:“远近来宾的道德学问,从未有人如利子一样高深的。就算只翻译《几何原本》,也足以配得上皇帝赏赐。”

这本书就是利玛窦和徐光启一起翻译的。

无论叶向高、利玛窦、金尼阁或是徐光启,都流露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学问的尊重。

而能守护学问的,唯有和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5340.html

“徐光启一生学习西方,乾隆为何不屑一顾?” 的相关文章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死后,太子妃郑氏是什么下场?

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死后,太子妃郑氏是什么下场?

玄武门之变是唐朝初年一次非常重大的历史事件,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隐太子”一般指的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玄武门之变以后,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取而代之,成了坐拥大唐江山第一人。称帝后的李世民对于死于自己手下的兄长也是心有愧疚和不忍,于是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清朝时期的王爷能够罢免知府吗 有没有特殊情况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王爷可以直接罢免知府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清朝的王爷理论上不可以罢免知府,但是特殊情况下是可以罢免知府的。要明白这个问题,可以先说明一下清朝的官制和宗室爵位制度。清朝的宗室爵位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秦灭赵王翦是怎么击败赵国的 王翦用了什么计策

秦灭赵王翦是怎么击败赵国的 王翦用了什么计策

对秦灭赵之战中,王翦用了什么计策,才打败李牧攻灭赵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然韩国是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国攻灭的国家,但秦国第一个攻打的国家并不是韩国,而是赵国。在秦国攻灭韩国的六年前(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便派王翦率军攻打赵国,不过由于赵国有名将李牧坐镇,一...

刘恂作为刘禅的儿子 蜀汉灭亡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刘恂作为刘禅的儿子 蜀汉灭亡后到底去了什么地方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蜀汉灭亡后,刘禅之子刘恂去哪了?为何史书没任何记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历史上很多人物,之所以最后的行踪没有被记录下来,大多都是因为这个人后来对于中国的历史进程并没有继续发挥出作用,从而被史官们所遗忘。刘禅的儿子刘恂,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人物,那么...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为什么还说姜维是曹魏的内奸

姜维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 为什么还说姜维是曹魏的内奸

为什么说姜维是魏国内奸?这三件事解释不清楚,很难让刘禅信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麒麟儿姜维,被认为是诸葛亮的传人,继武侯后,又一杆蜀汉北伐的旗帜。但姜维的行事存在可疑,后人分析,姜维可能是魏国的内奸。为什么说姜维是魏国内奸?这三件事解释不清楚,...

曹操既然早就知道司马懿的野心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

曹操既然早就知道司马懿的野心 曹操为什么没有杀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早就看出了司马懿的野心,何不早点杀了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在三足鼎立的局面,可以说曹魏是其中最强的一方,曹操的手下有很多能人,武将的话如许褚以及张辽,文将如司马懿、荀彧等都是深谋远虑之人。大家都知道,...

刘备称帝之后,对诸葛亮的态度有何转变?

刘备称帝之后,对诸葛亮的态度有何转变?

汉昭烈帝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刘备出身低微,以贩履织席为生,从一无所有,到后来建立蜀汉政权,当了皇帝,这里面诸葛亮起了重大作用。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说是如鱼得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但是,刘备称帝后,为何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