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09-27)190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的思想家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多、最了不起大思想家。春秋战国以后到今天,中国历史还延续了两千多年。可是,这两千多年里,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盛况。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焚书坑儒)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能成为学者,能成为思想家,这个人肯定读过不少书,见识过不少东西。但是奇怪的是,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大思想家,并没有读过什么书。虽说他们究竟读过什么书,我们现在并不完全清楚,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干过“焚书”的事情。但是,并不表明那个时候的书就很丰富。因为我们现在从他们的记述中,也没有找到更多的文献资料。这说明,不管秦始皇烧没烧书,他们读过的书,应该都是不会很多的。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说,除了读书外,交游也很重要。不错,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确实走过不少地方。但这种走,也主要是在中国的范围内行走,由于交通所限,并没有多少人去过外国。一些当下学者认为,老子、墨子这些思想家,可能去过印度、欧洲这样的地方。但这也不过是一种文化学上的猜测而已(也就是说,根据他们思想和印欧思想的契合,认为思想具有传承关系),并没有实际的证据。

再说了,要讲走过的地方,咱们现代人走过的地方,比古人走得可是太多了。但是,有几个人成了思想家呢?

显然,读过多少书,走过多少地方,并不是一个人能成为思想家的决定性条件。

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为什么后世再也没有出现过那样的高度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两个层面来讨论。

之一个层面,为什么当时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第二个层面,为什么后世两千年出现的思想家非常少?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尊王攘夷)

先讲之一层面。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出现那个多思想家,我认为主要是那时候有那样的需要。

春秋战国是战乱时期,各个诸侯国都在努力发愤图强,想让自己留存下来,想通过兼并其它国家,占领其它国家的人们及百姓,让自己变得强大。到了战国后期,甚至想把所有的诸侯国都兼并,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

那时候的君王,不像我们现在这些“事后诸葛亮”,我们这些“事后诸葛亮”现在都明白,法家、兵家这些思想,才是壮大自己,统一中国的灵丹妙药。那时候的君王们都不明白,都在摸索之中。比如,看见齐桓公“尊王攘夷”可以强大,大家都跟着学习“尊王攘夷”。看见晋文公“践土会盟”可以强大,大家又跟着“践土会盟”。看见秦穆公“开边拓土”可以强大,大家就都往外面打。看见楚庄王“问鼎中原”可以强大,大家又反过来,争相往中原打。总之,都是不断摸索和借鉴的结果。

当然了,除了借鉴摸索,更重要的是另搞一套,要有自己独特的治国纲领。

有需要,就有提供。那时候,确实不断有人向君王提供这些治国纲领。这种提供,包括两个方面的。一种是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比如学习尧舜之道、行仁政等等。还有一种是标新立异的,比如绝不能讲“王道”,而要努力讲“霸道”。相对来说,标新立异的思想,更让君王感兴趣。因此,标新立异的思想就层出不穷地被提出来了。

再一点,一个读书人,如果你能说出一套标新立异的,让君王感兴趣的思想,那么,你迅速就可能出将入相,人生得到一个大的改变。所以,标新立异的思想在那时候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了,也有一些读书人并不愿意思考政治,因为对天地的不知情,因为人生苦短,因此,他们更愿意思考天地,思考人生,思考人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独尊儒术)

无论是思考政治,还是思考天地人生,因为完全没有拘束,大思想家也就因此产生了。

我们再来讲第二层面,后世为何很少出大思想家?

根本的原因,是后世进入了王朝社会,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独尊儒术”,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维护国家的统一,都在进行严格的思想禁锢。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大量的文字狱,对思想禁锢达到了惨烈的程度。一旦在文字上犯了忌讳,不是死一个人,是株连九族,是上万人,上十万人地死。在那样一种背景下,谁还敢写出一点点标新立异的思想呢?

有人可能会说,不对啊,后世也有乱世啊。南北朝、五代十国,这些不都是乱世吗?为什么那时候也没出现什么大思想家呢?

可能大家并没有注意,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乱世,和后世的乱世,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历经了上百年几百年,虽然他们也争战不断,但是除了到战国后期,大多数时候,诸侯国之间争霸,都是要讲道理的。而且因为实施的是分封制,人与人相对要平等一点。因此,国家其实也并不是很乱。而后世的乱世,那些诸侯们都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都知道得拼拳头。再说了,春秋战国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经验,照着做就是了,不需要再另外想一套思想出来。因此,大思想家就不可能形成了。

(参考资料:《春秋时期的文化转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09/86232.html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大思想家 而后世却很少出现呢” 的相关文章

郭彰: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舅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晋惠帝皇后贾南风舅父,金谷二十四友之一

郭彰,字叔武,太原晋阳人。西晋大臣,皇后贾南风从舅,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与西晋权臣贾充素相亲遇,贾充妻郭槐待之若同母生。历任散骑常侍、尚书、卫将军,加封冠军县侯。当时贾谧参管朝政,郭彰参与贾谧权势,世人讽称二人为“贾郭”。后...

历史上周宣帝一共有几位皇后?灭国后她们的下场怎么样?

历史上周宣帝一共有几位皇后?灭国后她们的下场怎么样?

周宣帝是北周第四位皇帝,周武帝的长子,生于559年。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581年,杨坚在周静帝的禅让下,登基称帝,建立隋朝。自此北周灭亡。那么,杨坚是如何处置前朝周宣帝的那5位皇后的呢?你看的没错,周宣帝确实同时有5位皇后。封建王朝,上至天子下至庶民,一向都坚...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三国时期张苞和关兴死后,诸葛亮的表现为何如此反常?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后,辅佐刘备南征北战、攻城略地。最终,成功建立蜀汉政权。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后不久,赵云病死,诸葛亮听到赵云病死,跌足而哭,说国家损失一个栋梁,我少了一臂,而张苞和关兴去世,诸葛亮得到消息,不仅大哭,并且都昏倒在地,诸葛亮为何会昏倒呢?张苞...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王希孟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王希孟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王希孟是北宋晚期著名画家。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宋徽宗做皇帝并不称职,他在位时昏庸无能,朝中奸人当道。因此在他统治时期,时局动荡,起义不断。再加上金人入侵,而他不仅拿不出相应的策略,还任由佞臣胡作非为。因此,吏政更加黑暗腐败,军队也毫无斗志。不过,宋徽宗又算得上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皇帝,...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刘秀用汉作为国号是因为什么?

刘秀是东汉王朝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我们当下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要是能自己创建一个公司,并且把这个公司发扬光大,其成就感,肯定比继承父祖的公司的成就感强烈。而且世人常常都只记得公司的创始人,对那些继承人的印象却比较模糊。“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说的就是这个道...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叔宝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末代皇帝,582年~58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南朝陈氏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后主陈叔宝,字元秀,小名黄奴。陈叔宝是宣帝陈顼的嫡长子,母亲是柳敬言。光大二年(公元568年),陈叔宝的父亲陈顼废掉侄子陈伯宗的皇位,自己登基做了皇帝,第二年,即正式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