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0-31)120

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一、《三国演义》有意丑化

民间有句俗语:扶不起的阿斗。这阿斗是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刘禅的小名。这句俗语讲的是刘禅尽管有诸葛亮、姜维这样优秀的人忠心耿耿地辅佐,但最后还是把蜀国给弄丢了,意思是他不思进取,昏庸无能,再怎么扶也扶不起来。

其实,这是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广为流传后而带来的民间效果。

在《三国演义》中,刘禅从出场到最后离世,印象都不怎么好,还造就了一个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这原本是刘备的作,过错似乎却记在了儿子刘禅身上。故事讲的是建安十三年的长坂坡之战,五虎上将赵云为找寻在乱军中走散的刘禅,七进七出长坂,斩杀魏军大将五十余名,终于救出了刘禅,报给主公刘备时,刘备却掷之于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刘禅当时尚属襁褓,平白无故受此冤屈,这也有错?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长坂坡,糜夫人紧抱阿斗)

后来,刘备为报二弟关羽三弟张飞被害之仇,一意孤行亲率七十万大军杀向东吴,被陆逊用火攻大败于夷陵,被迫返回白帝城后,一病不起,辛辛苦苦打下的三分天下从此衰落。不得已白帝城托孤,为了让孔明全心全意辅佐复兴汉室,又拿刘禅做文章,假意对孔明说,你可辅佐就辅佐,若这个不成器的小子不能辅佐,你就取代自立。逼得孔明感激涕零,不得不年年劳师北伐以报先帝之恩。这在《出师表》中可以印证。由此一来,刘禅给人的印象就更不好了,似乎他真就是纨绔子弟一样。

再后来,《三国演义》继续把刘禅写得碌碌无为。在位的前十四年,主要是孔明操持国政,刘禅除了拖后腿以外,没有任何建树;后二十七年,蒋琬、费祎、姜维接着理政,刘禅只知道宠信宦官黄皓,导致蜀汉破亡,投降司马昭后又乐不思蜀,一派公子哥的模样,似乎应对了他原本纨绔子弟的样子。

于是,刘禅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其实,这不过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的有意虚构,出于尊崇刘皇叔,神话诸葛亮的需要,丑化刘禅罢了。这在《三国演义》中类似的情形还有,一代枭雄曹操就被丑化成大反派、乱世奸雄。

(长坂坡,赵云紧抱阿斗)

二、少年时期的刘禅:聪慧好学

刘禅出生于207年,卒于271年,活了64岁,在位时间是223年至264年,在位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

从刘禅的经历而言,他并不是养尊处优、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他自小随刘备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明白社情,了解民间疾苦;受诸葛亮 *** ,学习《韩非子》、《六韬》等各类典籍及治国之术,又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还曾学射练武。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就曾这样评价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这足以说明刘禅功底不差,有学识,也有智慧。只是刘禅个性平和,不热衷于打打杀杀,对帝业不是那么感兴趣,喜欢过平静的生活。尽管如此,刘禅也继承了刘备善于识人的特长,且富有仁人之心,善待老百姓,并不昏庸、残暴。

(刘备托孤)

三、诸葛亮理政时期的刘禅:韬光养晦

公元223年,刘备举国之力发动的夷陵之战失败后,蜀国元气大伤,自己也病来如山倒,在没有几天活法后,只好死不瞑目地白帝城托孤,16岁的刘禅就在这样风雨飘摇的境遇下临危受命接手艰难困苦的蜀汉基业。

辅佐重臣诸葛亮为报先帝之恩,年年劳师北伐,一心一意期盼有生之年能实现复兴汉室。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望;不宜妄自菲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龙吟虎啸,刘禅与诸葛亮)

从《出师表》中可以感知,诸葛亮在先帝辅佐之托下,仍把20岁的刘禅当作孩子,北伐时始终不放心,像婆婆妈似的一直敦敦教诲,还指定了他认为的靠谱大臣监国。这充分说明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擅于放权也不擅于培养使用人才的缺点,导致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凋零的局面,也导致了刘禅长期缺位,孔明事事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结果劳而无功,最终北伐失败,自己也病死在五丈原。

但就在诸葛亮理政的这十四年,刘禅只有按相父意见行令的情形下,刘禅也见缝插针地提出不宜劳师应休养生息等等见解独到的话,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但大权在握的相父诸葛亮一心一意北伐以报先帝之恩,哪里听得进这些原本符合实际的异见呢?

还有一个事例也可以证实后主刘禅其实是一个明白人,他傀儡似的执政不过是韬光养晦之举。

公元234年,诸葛亮临终前,大臣李福受刘禅口谕问他,丞相去世以后,你的儿子诸葛瞻怎么安排呢?这一问才让诸葛亮明白,刘禅并不是一个傻子,他明白诸葛亮的忠诚,但诸葛亮一直把刘禅当作孩子管又管得太死板,刘禅其实是有想法的,只因为诸葛亮太优秀,位高权重,又是父亲钦命辅佐重臣,不得不敬重,兼之他温和的个性,懒得理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只好示弱,韬光养晦地等待时机。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新三国,刘禅与诸葛亮)

四、蒋琬、费祎、姜维理政时期的刘禅:显露过人才智,且有独掌朝政的亮点

诸葛亮死后,蜀后主刘禅开始显露自己过人的才智,任命蒋琬为大司马,姜维为卫将军,主管军事;费祎为尚书令,主管政务,彼此之间互相制衡。蒋琬死后,刘禅乃自摄国事,废除了丞相制度,开始独掌朝政。

在蒋琬、费祎、姜维理政时期,刘禅其实是有作为的。

名将魏延于公元234年被长史杨仪设计斩杀后,蜀后主刘禅并没有因诸葛亮生前认定的反骨论而对魏延斩尽杀绝,降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后来还找了一个理由直接把杨仪贬为庶民,可以说很智慧地大大笼络了武将为蜀汉效力。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老版三国演义,刘禅)

公元242年,越隽郡夷人作乱,蒋琬提出水路出兵平叛,朝议形成不可行的一致意见后,刘禅马上派费祎、姜维劝说蒋琬暂勿出兵;后来姜维、费祎、蒋琬等大臣共商认为,羌胡人心存汉室,可结交。后主刘禅当即同意,立即任命马忠为镇南大将军,姜维为凉州刺史专司此事。后主刘禅的这一水平体现了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善于倾听建议,果断作出处理。这哪是昏庸?

公元249年,后主刘禅对魏将夏候霸真心来降,当即封他为车骑将军,并动情地安抚说:你的父亲是在战场上战死的。巧妙地化解了上辈之间的恩怨。这种用人手段岂是无能?

从这些史实可以看出,蜀后主刘禅并不是庸主,他是有作为的。他能在诸葛亮死后,还维持了蜀汉27年的统治,若没有智慧和能力,这在波谲云诡、战争频发的的后三国时代可能实现吗?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五、宠信黄皓及乐不思蜀的背后

《三国演义》中记载,刘禅晚年专宠宦官黄皓,后来受降封安乐公后又乐不思蜀。这体现了刘禅昏庸,根本不想念蜀国基业,一心追求玩乐,属扶不起的阿斗。

这两件事是怎么回事呢?

宦官黄皓在诸葛亮理政时期,还只是一个小黄门,因与年轻的刘禅玩得来而受信任。后来到了姜维接掌军政后,刘禅开始重用黄皓,意欲培养自己的势力与姜维相互牵制,姜维发现事情不对劲后,见黄皓根基已深,且善钻营,难以对付,怕受害选择了屯田沓中避祸。刘禅的帝王术没有发挥作用,以致后来黄皓专权干政,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司马昭攻破蜀国后,原本还有势力的刘禅选择了受俘投降,受封为安乐公。司马昭为测试刘禅是否真心归顺,有没有野心?就找来一些歌女天天为他跳舞取乐,问刘禅这样的生活过得可好?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

这一回复让刘禅的随从大臣卻正很是摇头,劝道,主公啊,下次司马昭若还是这样问,你以泪洗面大哭着说,过得不好,希望回到蜀地。这样的话就可以被放回去了。果然到了第二天,司马昭还是这样问,刘禅就按郤正所教原汁原味地说了那样的话,引得司马昭哈哈大笑,说这是卻正的话吧?刘禅答,是。从此,司马昭不再怀疑刘禅,刘禅也平平安安生活,直到64岁时病逝。后来乐不思蜀就流传下来,嘲讽刘禅没有气节,一心玩乐,不思帝业。

这两个史实,其实不能说明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反而展示了刘禅的过人之处。

刘禅专宠黄皓,除了因受诸葛亮管制太死想任性一把外,其实内心里他是考虑着用帝王之术制约朝臣,这是有心机的,只是姜维太怯,兼之后来后三国形势已逆转,司马昭的力量如日中天,三国归晋已是必然。黄皓专不专权,姜维躲不躲避,蜀国灭亡都是迟早的事。只不过因为黄皓专权让人反感,兼之误国,责任就一并算在了刘禅头上。

刘禅的乐不思蜀,其实是无奈之举。既以投降,让老姓免受生灵涂炭之苦,又何必再生事端。在这样的心境下,刘禅选择了娱乐的心态麻痹敌人也麻痹自己,避免了被残杀的悲惨结局。这,也正反衬了刘禅的大智如愚吗?

显然,蜀后主刘禅不是扶不起的阿斗。作为君主,他维持了41年的蜀汉基业,纵然谈不上优秀,这份守成已经不易;作为普通人,他不是天纵英才,但也超出常人,算出类拨萃了。只不过因为刘禅投生于帝王家,对他的期望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610/91979.html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阿斗刘禅真的扶不起吗?” 的相关文章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

唐宋八大家中的唯一宰相王安石,有哪些功过,为什么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这是因为他所主导的熙宁变法,是宋朝最具争议的一次变法。一、熙宁变法失败了。咱们先不看原因,只看结果。王安石所主导的这次变法,彻彻底底失败了!中国自古以来,以成败论英雄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你成功了,什么都是对的,但是你失败了,那么大...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三国时期孙权派人向曹操请降,是什么用意?

孙权,吴太祖大皇帝,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脩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公元217年春天,孙权派遣都尉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也派遣使者和孙权重修旧好,立誓重结为姻亲。这是一件非常诡异的事情!217年孙刘还维系着表面的...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真相是什么 一顿饭就能解决这件事情吗

对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为何能够成功?难道只是请喝了一顿酒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在发动了“陈桥兵变”后黄袍加身,在重臣的力捧下顺利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大宋王朝。皇位虽然是权力的象征,但想要有真正的权利,还需要将兵权紧握手中。当宋朝建立以后,赵匡胤经常冥思苦...

姜维投降之后被人剖腹取胆 姜维到底做错了什么

姜维投降之后被人剖腹取胆 姜维到底做错了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听从命令投降魏国后,为何被人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姜维是蜀汉最后的大将军,深受诸葛亮的喜欢,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可他为何结局那么凄惨?这还是要从头说起。一。姜维所处的历史背景三国鼎立的局面足足六十余年之久,终以司马炎建立西晋而结束。...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对于康熙皇帝来说 康熙是想传位给老四雍正还是十四子胤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究竟想传位给谁?是雍正,还是皇十四子胤禵?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农历),清圣祖康熙皇帝在北京病逝,终年68岁。康熙去世后,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是为雍正皇帝。不过,关于雍正皇帝继位的问题,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王温舒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下场怎么样?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隐公元年》,指的是一个人如果不义的事情做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王温舒,阳陵人。和所有的酷吏一样,王温舒算不上好人,他年轻的时候游手好闲,以杀人越货为业,还做过盗贼。之后进入官府获得张汤的赏识,张汤是当时著名的酷吏,看中了王温舒暴虐的性格,用他做廷尉史,负责督察盗贼。他到任之...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三国时期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有何变化?

吴大帝孙权是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在晚年时,跟麾下大臣、丞相陆逊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从《三国志·陆逊传》中的记载来看,陆逊后来是被孙权逼死或气死的:“权累遣中使责让逊,逊愤恚致卒。”陆逊从大都督到上大将军,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