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后裔为亿万富豪,左宗棠又留下多少家产?还不到其一年工资
众所周知,左宗棠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其早年科举屡试不第,加入湘军后才正式步入政坛,曾参与镇压众多农民起义的左宗棠于花甲之年率军西征,收复新疆,并推动新疆建省,有力维护了祖国统一,被后人尊为民族英雄。兴办洋务运动后,他大力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兰州织呢局等一批企业。左宗棠历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大学士、一等轻车都尉等职,病逝后清廷追赠其太傅,谥“文襄”。需要指出的是,在清代除翰林出身外,大臣极少能获得“文”这个谥号,所以对于非翰林出身者的左宗棠而言,能冠以“文”字谥无疑为至高荣誉。
在清代,总督年俸为白银180两、禄米180斛,此外还有16000两白银的“养廉银”,折合人民币约290万元,巡抚年收入略低,约为236万元。左宗棠任职地方督抚长达二十余年间,再加上他持有部分股权,每年都有数十万两白银的合法额外收入,所以他能积攒巨额财产毫不为过,按理说去世后留给儿孙的遗产也定然不少。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据左宗棠曾孙左景伊所言,左宗棠死时,4个儿子每人只分到5千两白银,也就是说左宗棠的遗产也就只有2万两左右,那他之前积攒的巨额财产到底去了哪里?
从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左宗棠征战新疆时所立遗嘱之中,我们或许可以得知这笔财产的下落。在遗嘱之中,左宗棠明确写道:“我廉余不以肥家,有余辄随手散去。”《左宗棠年谱》曾载: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月,山西、河南大旱,陕西及甘肃庆阳亦饥,公倡捐养廉银万两。其实早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左宗棠在给儿子的信中就提到,他将近年来大部分财产都捐了出去,用来救济受灾百姓。
在日常工作之中,左宗棠常以“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来告诫勉励自己。有一次左宗棠的下属前来拜见他,临走时留下一坛说是自家酿制不值钱的泡菜,左宗棠见礼物不甚贵重,也就收了下来。客人走后,左家人打开坛子一看,发现这原来是一坛黄金。左宗棠急忙命人将此人追回,将“礼物”退回给下属时,顺带批评了他一顿。这种事情并非个例,比如他在担任两江总督之时,好友胡雪岩专门从上海前来拜访,并送了他一些礼物,其中最为贵重的是一架金座珊瑚顶与两支老年人参,左宗棠将这两件贵重礼品退还后,碍于朋友面子只收了一些寻常的食品糕点。西征平叛时,每年经他转手的军饷多达数千万两银,但他对此毫不动心,连朝廷给予他的补贴也一概不受,全数捐献给西征将士。
一心报国的左宗棠不仅自己节俭度日,还教导子弟持家俭朴。成为地方督抚后,左宗棠仍是如此,依旧过着“非宴客不用海菜,穷冬犹衣缊袍”的生活。他经常把多余钱财随手散去救济他人,除救济灾民与贫苦族人外,他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如修城墙、办书局书院、资助西征军粮饷等。从这些举措之中,不难看出左文襄公的无私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