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07)90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场荡气回肠的战史,正是汉朝反击匈奴。

从开国初年受困于匈奴入侵,不得不以和亲换和平的屈辱,再到六十年卧薪尝胆后,汉武帝亮剑匈奴的滚滚征程。热血一吼的汉军,以追亡逐北的慷慨战斗,不但一举击败了阴云压顶的匈奴强敌,更打出华夏文明大国崛起的征途。诸如卫青霍去病等抗匈名将,更以其痛打匈奴的辉煌战功,享尽后世无尽尊崇。

但比起卫青霍去病两位战果卓著的英雄。这场反击战开打之前,那段汉王朝忍辱负重的年月里,两位从没上过战场的汉朝人,却绝对有资格,享受与卫青霍去病一样的英雄待遇。他们,正是汉朝能够在历经屈辱忍耐后,上演热血军事辉煌的幕后英雄。

一、大汉骑兵之父——晁错

公元前200年,率军抗击匈奴入侵的汉高祖刘邦,在白登山陷入匈奴铁骑重围。惊险脱身以后,更是忍辱与匈奴定下“和亲”之策。开始了休养生息的汉朝,六十多年以女人财物向匈奴换和平的屈辱历史。

但是同样是这一年,一位匈奴铁骑命中注定的克星,也出生在了河南禹县:晁错。

晁错这个名字,熟悉西汉“文景之治”历史的朋友们,通常都非常耳熟。这位汉初大儒伏生的高徒,“文景之治”时代性情刚正的能臣,汉景帝早年做太子时,就视他为恩师。待到汉景帝登基后,官居御史大夫的晁错,以惊人眼光,看到了汉朝严重的诸侯王问题。然后以铁腕手段施行削地政策,激起了震惊西汉的七国之乱。惊慌失措的汉景帝,为安抚造反诸侯,将晁错残酷杀害。一代智者,就此蒙冤。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然而,就是在晁错蒙冤后不久,因晁错之死越发猖狂的造反诸侯们,终于招来汉景帝重拳打击时,晁错生前的另一个低调贡献,此时也终于初见规模:全新的汉朝骑兵。没错,不夸张的说,晁错,堪称西汉骑兵之父。

虽说白登山之围后,知耻后勇的汉王朝,就开始狠抓骑兵建设。但悲催的后果是,越抓反而越衰落。刘邦年间的汉朝骑兵,还能与匈奴血战一场。待到汉文帝登基后,“恐匈症”竟在汉军里疯狂蔓延。新一代的汉朝骑兵,竟连迎击匈奴的勇气都丧尽。匈奴几次大规模入侵,连甘泉宫都一把火烧掉。可本该保家卫国的汉军骑兵呢?只是眼睁睁看着匈奴烧杀,最后“礼送”匈奴出境。怂包如此,连汉文帝都气得睡不着觉。

但汉文帝十一年,即公元前169年,三十一岁的晁错,却以一封石破天惊的奏折,叫汉文帝从此长舒一口气:《言兵事疏》!

这是一封颠覆了汉朝传统边防军建设理念,却开启汉军强大之路的智慧奏折,在这封奏折里,晁错以犀利的笔墨,剖析了汉军骑兵的各种惊人差距,却也指出了华夏军队的传统优势:坚甲利刃。只有将华夏民族高科技的装备优势,与华夏军队强大的纪律性结合,打造一支全新的骑兵,才有战胜匈奴的可能。

更叫汉朝诸多功臣宿将气坏的是,同样是这封奏折里,晁错居然“大逆不道”的狠夸匈奴,热烈呼吁汉王朝以优厚待遇条件,将匈奴军将“挖墙”到汉军中来,不惜一切代价,学会匈奴骑兵作战的长处。但别看大臣们气,汉文帝却是赞叹连连,然后坚定不移的推行下去:一直到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大战时期,卫青霍去病将军麾下都不乏匈奴裔出身的虎将,他们与汉军袍泽们并肩作战,不停书写功业。

而更加坚定推行的,就是晁错《言兵事疏》里的全盘计划。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从汉文帝到汉景帝再到汉武帝,每一任帝王都对晁错的军事主张奉行不辍,曾经几十万人都不敢对匈奴动手的汉军,从此满血重生。一批批全新的名将也应运而生。正是在晁错蒙冤的“七国之乱”里,完全以晁错理念重建的汉军铁骑南下助战,轻松将数十万诸侯叛军打的稀里哗啦,一举扭转战局!

到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年代里,新型的汉军骑兵,更叫骄横的匈奴铁骑大跌眼镜:不但能够以优势的装备与强大的机动力面对面血拼,甚至可以深入草原漠北,追击匈奴顽敌。汉军的战旗从云中五原隆隆开进,几十年间一路碾压匈奴,终于由汉将陈汤在中亚斩杀郅支单于,彻底洗雪昔日国耻。关于汉军战斗力的一句豪言,当时更成为共识:一汉当五胡!

豪言背后,正是几十年前,晁错以无比的智慧勇气,为汉朝铁军带来的华丽转身!

但是,晁错的理念虽然强大,倘若没有强大的经济国力支持,实现也是万难。所以另一位低调的老前辈,论贡献也足以与他比肩:张苍。

二、科技达人——张苍

张苍生于公元前256年,年轻时曾拜在思想家荀子门下学习,同门师兄弟有秦国丞相李斯、法家创始人韩非,张苍的名气没有老师大,也没师兄弟们大,甚至还不如他的弟子——西汉著名文学家贾谊。张苍好像被历史无视了,他这么低调,为什么?因为他一心一意地做学问去了。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张苍非常喜欢看书钻研,甭管吃饭、睡觉,书不离手。秦朝时他担任过御史,掌管着宫中的文书档案,这正方便了张苍阅遍各种书籍,他的大脑如同一部内存极大的计算机,看过就存储起来。而且,张苍在韵律、数学、历法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只是,他的前半生一直不走运,直到有一天,被王陵发现。

运气背到家的张苍因为犯事要被斩首,刑场上,身材魁梧的他被扒下衣服,露出一身白腻的皮肤,正巧被路过的王陵看见,惊叹之余向沛公求情,总算将其救下,没想到,张苍有惊无险,就此时来运转。

随后,张苍跟随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在大汉建国后被封为北平侯,不久,又被任命为主计。这就是国家的财政部长,官不小看着还是件美差,但在当时来说,真让人抓狂。

大汉初立啥都缺,最缺的就是钱。张苍走马上任后,掌控着整个王朝的财务用度,各郡国的会计账簿交上来,都由他加加减减算计着,财务的合理安排,让大汉很快脱离缺钱的窘境,实现财政增收,国库渐渐充盈起来。但管钱对张苍来说实在是小事一桩,对于汉朝,他还有更大的贡献。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都说科技兴国,这是真理:就算富得流油,没有科技照样要看别人脸色,所以说,发展科技是硬道理。汉朝初立那会,科技方面几乎空白。相比秦朝来说,时间在前进,科技却走了回头路。秦末大乱,各地工匠大量死亡,好多珍贵工艺技术失传,项羽的一把大火烧了阿房宫,也顺势烧掉了统一度量衡的所有资料。

没有工匠,没有资料、图纸,武器、农具等器具,大汉做啥不像啥。这可愁坏了帝国一把手刘邦,没有技术支持,强大我汉朝不成了一句空话?不过不用急,所有的难题,把张苍请出来就全部解决了。张苍的大脑就是一台计算机,先前在秦朝时读过的书,看过的图,存的满满的。现在全部一件一件复制出来,再加上他的个人创新,从工艺规范到流程到细则,张苍全都制定出来,汉朝的科技发展由此驶上正轨。

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劳苦功高的张苍被任命为丞相,这时他已经80岁高龄。如果以为张苍躺上高位吃老本那就错了,别看年龄大,能力一点都没减少。张苍擅长音律,当上丞相后,又开始主持制定律令,并由此制定出各种器物的度量标准,用以作为天下百工的规范,正是“天下作程”。张苍的这一贡献,使整个汉朝研究律历的学者,都师承于他。

此外,在历法方面,张苍主张延用秦时旧历;在推求五行的运转后,他认为汉朝正值水德旺盛,所以建议推崇黑色;除了为西汉制定了各项立法及一套较完整的度、量、衡理论外,还主持校订了《九章算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数学发展作出很大贡献。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西汉的发展,离不开卫青等在疆场厮杀的将士,同样离不开晁错、张苍这样的幕后英雄,正是他们的合力贡献,才使西汉一步步走向强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2/98504.html

“两位汉初功臣,没上过战场,却是汉朝战胜匈奴的幕后功臣” 的相关文章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汉末三国时期相师,精通相术,效果灵验

朱建平(生卒年不详),汉末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省)人。精通相术,于街巷之间为人相面,效果非常灵验。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他在街头巷尾给人们看相。曹丕做五官将时,请他看相,朱建平说:将军寿命80,40会有小难,愿您多多保护。 又说曹彪:您居于自己的封国,到...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为什么想要提前告老还乡呢?他有着怎样的功劳?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他与其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开疆扩土的最大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的开国皇帝们对功臣有多忌惮,看看汉朝皇帝刘邦就知道了。刘邦在打天下的时候收拢了一众能人异士,并且为了笼络住这些人的人心而许给了他们不少好处。可是,...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在位时间不到一年 朱高炽为什么还能名垂青史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都还不足一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1424年9月7日,实习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朱高炽终于转正,成为明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然而前面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工作,早已压垮了朱高炽的身体,这导致他在公元1425年...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夏侯渊最后被黄忠所杀,是什么原因?

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汉中之战的走向,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最终以刘备的全胜而结束。在定军山一战中,黄忠力斩夏侯渊,给曹操致命一击。那么,作为曹魏名将,作为曹操西部战线的军事统帅,夏侯渊为何会被黄忠所杀?夏侯渊之死,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能避免吗?其...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最后是什么结局?她的死与李煜有何联系?

小周后,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得到后主李煜恩宠。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赵光义侵占小周后的事件,是在各种笔记中广为流传,却没能收入正史的一个史料。这个史料是说,小周后随李煜来到开封后,赵光义经常宣小周后进宫,数天后才出来。出来后,她便大骂李煜。骂声传到了屋外,听到的人...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陆凯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陆凯(198-269年),字敬风,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丞相陆逊的族侄,大司马陆抗的族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年间,举孝廉出身,曾任永兴县长、诸暨县长,颇有治绩。拜建武都尉、儋耳太守,与聂友率军讨伐朱崖和儋耳,迁建武校尉。五凤二年(255年),讨斩零陵山贼...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护守成宪是什么意思?乾隆皇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乾隆帝,清朝第六位皇帝,清朝知名度最高的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能取代明朝,成为其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仰仗的是开国之初那批战力强劲的八旗子弟兵。虽然明朝的内乱也帮了清朝的大忙,可要想坐稳江山,先后击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等各方势力,没有充足的武力保证是不行的。在...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军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