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都是流浪公子呢?原来是这样

中国历史8年前 (2016-12-07)90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们,在选择继任国君时有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混乱皆因君主之位而起,在西周建国前期,由于周天子的军力威慑,诸侯国们大多皆尊崇嫡长子继承制,没有出现频繁的忤逆事件,但到王室衰微而后的春秋战国,这种乱局则频繁出现,在中原大地上快速蔓延。而那些称霸中原的霸主们,大多成为平衡各方局势的关键,除了周天子外,这些霸主们多是诸侯国们思考国家外交的决定因素。

有趣的是,这些能够制衡天下的春秋霸主们,大多都曾流浪列国,甚至在敌国生活数年或数十年,大凡有能力重新划分国际势力的君主,都是如此。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些诸侯国的国君们,当年还是公子的时候就崇信权力,他们的理想永远不可能是做个平庸的臣子,或者什么旅途的浪人,他们居住的地方叫作王畿,是国中之国,是最富庶的好地方,对于这些公子而言,成为国君就是更好的归宿,当然也就前赴后继、阴谋算计、坚持不懈的要以各种方式去赢得王位。

数千年前的中原大地,中原人的祖先们在静谧的深山与草原中穿行,在悠远的湖泊和茫茫的森林中探寻,看到天空的白云和丛林里奔跑的野兽,无论如何他们也没有办法想象到自己的后人们,会将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不会再像他们那般迁徙四方、到处流浪,但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们学会了去不断的学习和控制,他们无师自通的学懂了一种叫做权力的东西。

权力让他们拥有不再孤独的力量,让他们不再流浪,权力终让他们沉迷,也让这种东西逐渐贯穿于他们的血液当中,遗传给了他们的后人们。他们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建立了繁盛的国家,打造了权力的体系,那些站在巅峰的英雄就是这个国家的王者,他们享有更高的荣耀与尊严,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奢侈、去享受、去体验人生的美好,这即是权力带给他们的骄傲,但也带给了他们衰败。

任何时代总有明君和昏王之说,那些明君多半是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的,为部落或族人带来了更大的希望,而那些昏王则往往失去了自我,在感受祖先的馈赠以外,他们就会不以为然的去折磨别人,以此诱发了各种乱局。有的来自外部,有的则来自内部,而内部则多因公子争位,常常就伴随着政局的动荡或是国家的衰亡,夏商之亡皆为如此。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都是流浪公子呢?原来是这样

而周王国行分封之制,则将这种乱象演绎的更为深刻,周天子几代传承而后开始堕落,分封的诸侯国们因权力的增强,俨然成为地方上的霸主,天子号令,政由己出。诸侯国们的乱,本身就跟周王国的分封体制有关。所谓分封亲戚,以藩都城,这种带着浓浓血缘关系的政治体系,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因血缘关系的逐渐淡化,那种绝对服从的态度,已经被权力的欲望熏陶得似真似假。对于诸侯国君们,天子远在天边,就近原则,还是自己说了算,这才是正道。

当然,诸侯国的公子们,数量繁多,人才济济,如果不是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或许乱局会更快的产生。政治格局的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每年的战争都在发生,贵族圈层每时每刻都在洗牌,风险与机会并存,喧嚣热闹与权力更替同在。诸侯国的公子们显然清晰的意识到权力更替的规则,就是要建立好的联盟团队,积蓄足够的军事力量,只要做好这两件事情,即便不是嫡长子,成为国君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公子争位的变故而导致国家内乱的,可以说几乎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每个诸侯国都是存在的,秦献公的父亲秦灵公死后,君位被他的叔祖父秦简公抢走,秦献公浪迹西戎和辗转魏国,数十年后才得以回归秦国。楚武王杀掉兄弟的儿子自立为君,晋献公的儿子相继为君,鲁国伯御攻杀鲁懿公,自立为君,是为鲁废公;再有郑庄公死后的诸子争位,齐襄公死后的兄弟争位,齐桓公小白最终成功夺取君位,而后齐桓公死,齐桓公的几个儿子又相继为战。诸如种种,皆因公子为权力而发动战争,导致国内混乱有关。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都是流浪公子呢?原来是这样

在这些成功逆袭的公子中,又以楚武王、秦献公、晋文公、齐桓公等为最有能力者,而后面这三位,则皆有过流浪之经历,秦献公在魏国待了近三十年,可谓尽得魏国的政治精髓,这也才为秦献公赢得魏国支持,回归秦国抢回王位奠定根基。而晋文公可谓周游列国,自西向东,自北向南,最后又回到了晋国,可说转了个大圈圈,也是流浪了数年才最终成功继位。齐桓公则是流浪卫国,在几近绝望之际,才得鲍叔牙的谋略回到齐国,成为齐国君主。这些乱世霸主们,皆有过流浪之事,难道是巧合吗?当然不是。

这些霸主们虽在外流浪,但大多有着共同的信条,即都是坚持不懈的崇信权力回归,身边都跟随着忠贞的朝臣,他们的血液基因中隐藏着来自他们祖先们的生存本事,就是强大的生存能力,即便大难临头,他们也都能依托各种谋略化险为夷。他们是适合在乱世生存的君主,或许他们并非什么所谓千古圣君,但在他们的时代里,他们具有成为霸主的潜力,国君的位置始终为他们留着,只要坚持下去,他们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所以,他们最后都赢了,跟随他们的朝臣也都赢了,等待他们归位的国家,也都赢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612/98505.html

“春秋时期的霸主们,为什么都是流浪公子呢?原来是这样” 的相关文章

荆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行刺秦王最后为何会失败?

荆轲的一生是什么样的?行刺秦王最后为何会失败?

荆轲刺秦的场面已经被无数文艺作品演绎,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荆轲是战国末期的著名刺客,曾奉燕太子丹之命,刺杀秦王政。结果行刺失败,为秦王政所杀。那荆轲是如何与太子丹结识,又刺杀秦王的呢一,云游四方荆轲是战国末期魏国人(战国时卫国一直是魏国附庸,战国末丧失诸侯国地位,成为魏国封君,所以荆轲算是魏国...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潜心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侯景,南北朝时期南朝汉政权的皇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侯景是北魏朔州怀朔镇鲜卑人,少年时便是一条骁勇好斗、横行乡里的地头蛇。“及长,骁勇有膂力,善骑射”,由此被“选为北镇戍卫,稍立功效。”这条地头蛇在军营混得风生水起,很快拉起一支私人武装。他趁“魏末北方大乱”之际,率部投奔权臣尔朱荣...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曹操屠城最少有五次记录 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至少有5次屠城记录,他为啥要干这么残忍的事?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换位思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人把自己幻想成曹操,所以觉得屠城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无可厚非。可世上有多少人可以做曹操呢?大部分都是老百姓。所以更多的人应该把自己放在被屠的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一来...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贾诩被任命为太尉后,孙权为何要笑?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整个封建王朝,三国时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乱世。不过,常言道“乱世出英雄”,的确,在这块政治燃烧战场,很多名流大家粉墨登场,上演了一幕幕荡气回肠、让人回味无穷的历史故事。在三国舞台,谋士、将星如璀璨星河,难以计数,倘若问你谁是智谋第一,谁又是武功第...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曹丕篡汉之后 曹植为何披麻戴孝为大汉痛哭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篡汉,为什么曹植却披麻戴孝痛哭大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虽然是一个民不聊生的乱世,但是乱世之中,亦有真情,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令后人感慨不已的兄弟情义。例如江东孙策,在临终之前,明明有儿子可以继位,却将江东之地,托付给了弟弟孙权,并嘱...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乾隆从张廷玉家里抄出了36。2万两白银 张廷玉为什么还能有太庙

对乾隆抄了张廷玉的家,抄出36.2万两现银,为何却给他配享太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时期对于朝廷官员贪污腐败有一个基本的量刑标准:超过一千两以上者即可斩首。圈个有用,乾隆,乾隆在位前期在反贪这件事上抓的尤其严格,几个督抚就因为贪污了几千两银子就被判了斩首之刑。...

郭圣通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郭圣通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郭圣通是光武帝刘秀的妻子,东汉王朝的第一人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建武十七年(41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废皇后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郭圣通是刘秀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东汉的首任皇后,其娘家亲戚在帮助刘秀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她还为刘秀生下了五男一女六个孩子。那刘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