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的杨修是什么样的人? 杨修的生平简介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1-23)410

历史上真正的杨修

在《三国演义》和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杨修之死的原因均归结于“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三国演义里面提到杨修犯了六次“忌”;之一次是“门”内加“活”为“阔”事件;第二次是“一合酥”事件;第三次是揭穿曹操梦中杀人事件;第四次是杨修告太子曹丕与朝歌长吴质秘密往来事件;第五次是曹操想试一试曹丕、曹植的才干,杨修教曹植“立斩门吏”事件;第六次是杨修为曹植作“答教”事件。在京剧《曹操与杨修》中提到了曹操对杨修的杀三次、又放三次;之一次是杀孔闻岱时,有意杀杨修而未杀;第二次是曹操假借梦中杀人,被杨修点破,有意杀杨修而未杀;第三次是踏雪巡营,曹操为杨修牵马坠镫,有意杀杨修而未杀。最后都是因为“鸡肋”事件,将杨修杀死。

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结果,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杨修到底是怎样的?杨修之死真的是因为“恃才放旷”吗?通过查阅有关历史资料,笔者得出的结论是:1、历史上杨修非常有才干,但是绝非“恃才放旷”之人;2、杨修之死是魏王朝政治斗争的牺牲品;3、罗贯中误导了后来的读者。

杨修,字德祖,汉末文学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9年,卒时方34岁。杨修生前的文学成和地位是很高的,他一生著作颇丰,不过由于遗失而导致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致使后人所知甚少。

杨修生于官宦世家,杨家几代人都是汉朝大官,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后汉书·杨震列传》中评论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业相继,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太尉”在汉代是管理全国军政的要员,从杨修的高祖到他的父亲,出了四个太尉,很厉害!那么,这么厉害的官宦世家对于后代的教育和培养不可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一定会传授很多为人和为官的规则。杨修如此聪明,从小耳濡目染,长辈言传身教,要说他不懂得官场的规矩,要说他世事不洞明、人情不练达,显然是不可能的。

笔者注意到《后汉书·杨震列传》(裴注引《典略》)里面的一段文字:

“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内外,事皆称意。自魏太子以下,并争与交好。”

这段文字的之一句话说的是:杨修字德祖,他是太尉杨彪的儿子,他为人谦恭而且博学多才。请注意,这里对于杨修的评价用到了“谦恭”二字,说明杨修还是很谦虚谨慎的,这和《三国演义》里面描述的“恃才放旷”反差很大!

第二句说的是:建安年中,杨修因为孝顺而且廉洁被举荐,任命官职为郎中,曹丞相请他 *** 仓曹属主簿(相当于后勤处的处长),主管兵马粮草。“举孝廉”是汉代做官的一种制度,是汉代“察举制”的一种,和西方国家的选举制有点相似,不同的是西方选举是当地选、当地任职,汉朝是通过选举“孝廉”统一获取入仕资格,再由朝廷具体分配官职。这就要求获取资格者要凭德识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出名,然后地方官才能把他举荐出来,所以已经带有一点民主的味道,比科举制度要好。

从第二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信息:一是杨修因为孝顺而且廉洁曾经在某个地区有很好的名声,这在现代也是需要有点“做秀”和“炒作”能力的,至少说明杨修很会做人,大家才会推荐他;二是曹操是欣赏杨修的,不然不会将主管兵马粮草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来办理。

那么杨修担任仓曹属主簿一职的表现怎样呢?第三句话就是答案:当时正是军队和国家的多事之秋,杨修(在仓曹主簿的位子上)是份内、份外的事都很熟悉,他办事,大伙儿都满意!这说明杨修并不是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办事很有才干也很灵活,所以上上下下都满意!这和“恃才放旷”的评价根本就不沾边呀!于是乎,到第四句话说的是:自魏太子曹丕以下的官员,都争着向杨修交结示好,人才难得,争相笼络嘛!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引《世语》中说:“以名公子有才能,为太祖所器”。由上述可以看出:因为已经了解到杨修有才能,所以太祖曹操是很器重杨修的,根本就谈不上嫉贤妒能,来吃他这个小字辈的酸醋!

在《世说新语》中讲到了一个有关曹操和杨修的故事。有一次曹操和杨修路过曹娥碑,在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说,等我考虑一下。”结果行了三十里地,曹操才猜出是“绝妙好辞”,于是曹操叹道:“我才不及卿,乃觉三十里。”其实这句话一方面表示了曹操的谦虚,另外一方面还透着一股亲热的味道呢!可惜由于后人先入为主的思想在作祟,总认为是曹操在嫉妒杨修的才智。

既然杨修这么受曹操器重,为什么曹操最后要杀杨修呢?通过以上分析,应该可以排除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原因了。那又为什么呢?原来杨修卷入了曹氏“立嗣”的政治漩涡,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曹操作为东汉末年建安时期(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他有特别值得骄傲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曹丕,另一个是曹植;父子三人并称建安文学界的“三曹”,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曹丕和曹植这两个人都进入了曹操接班候选人名单。曹操还是很开明的一位君主,没有“立长不立幼”的讲究,一开始就让两个儿子自由竞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杨修在文学界声名卓著,而曹植更是聪明绝顶的文学天才,也许惺惺相惜吧,杨修投靠的是曹植这一方。《三国演义》也提到杨修帮助曹植出谋划策、写“答教”等等。《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中说到:“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曹植很有才学,而且又有丁仪、丁廙、杨修等左膀右臂辅佐,曹操犹豫了很久,几次想立曹植为太子。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考察,曹操发现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做事情任性而为,不知道节制,还是个酒鬼,他怎么放心将自己打下的江山交给曹植呢?然而,曹操发现曹丕“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曹丕很懂得权谋之术、御下之道,所以曹操觉得自己百年之后,曹丕应该能够撑得起曹氏天下。于是,曹操决心立曹丕为太子,这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十月的事了,此时曹操封为魏王已经有一年又五个月了——封为魏王的时间是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夏五月份。

历史上的“立嗣”之争是非常残酷的,杨修既然站在了曹植这边,按照官场的说法是“站错了队”,那么就是曹丕的死敌了。曹操既然已经立了曹丕为太子,作为一个有远谋的政治家,曹操对于曹植集团的干将杨修只能是打压了。但是曹操并没有立即下手,而是等到了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十月曹操病重且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时候,“太祖(曹操)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见《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最后杀了杨修!

曹操杀杨修说到底是为了保护曹氏王朝的传承,试想曹植在政治上几乎是“弱智”,一旦曹操去世,杨修等能人辅佐曹植继续和曹丕争夺王位,尾大不掉,将来曹氏王朝的堡垒就会从内部攻破,这一点曹操不得不防。三个多月以后,即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春正月,曹操病逝!

后人有诗曰:

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

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这首诗之一句就说杨修聪明,他出身官宦世家;第二三句说杨修下笔如神、智冠群英;第四句话点明杨修之死与是否退兵没有关系,他是死于他太有才了!“因才误”其实并不是曹操自己嫉妒杨修的才,而是杨修的“大才”妨碍了曹氏王朝的“大业”,只能杀之!

至于罗贯中为什么误导读者,这与他“尊刘贬曹”的思想有关,杨修只不过是他用来“贬曹”的一个道具而已!现在看来罗贯中也不地道,完全不顾及杨修和曹操的名声受损。杨修也是有点倒霉,生前因为政治斗争成了牺牲品;身后因为文化斗争成了殉葬品;生前是在文坛声名显赫,身后在文坛默默无闻;还凭空担了一个“恃才放旷”的恶名。杨修冤哪,比窦娥还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1/106557.html

“历史上的杨修是什么样的人? 杨修的生平简介” 的相关文章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张辽在曹魏中排名多少 有谁能够打败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张辽的武艺,在曹魏能排第几,曹营中有人能打败他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辽当排第四,在典韦、许褚、曹仁之下。张辽勇猛无比,单刀赴会劝降昌豨,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驱逐辽东大将柳毅。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将士 冲击东吴十万...

乾隆临死前对嘉庆说不要杀和珅 嘉庆下手之后后悔了吗

乾隆临死前对嘉庆说不要杀和珅 嘉庆下手之后后悔了吗

还不知道: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却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的苦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贪官污吏在每一个时期和每一个国家都会出现,要说起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贪官,那一定是非和珅莫属。和珅是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在乾隆皇帝死后,嘉庆皇帝将和珅满门抄斩,并且将他所有...

孙尚香回到东吴后守寡了吗 她有没有改嫁别人

孙尚香回到东吴后守寡了吗 她有没有改嫁别人

还不知道:刘备的妻子孙尚香,回到东吴之后嫁给了谁?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天下三分,局势不是那么的稳定,这时候政治家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联姻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元208年的冬天,孙权为了巩固联盟,将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了刘备。当然一般政治联姻都是男不情...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明君朱瞻基创造了仁宣之治,但是也犯了3个致命错误

众所周知朱瞻基是明君,他创造了仁宣之治,明朝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就是从仁宣之治开始的。但是明君也会犯错误,那么他犯了哪三个致命错误呢?一、明宣宗重新重用宦官。朱元璋立国以后,为了吸取唐朝被宦官擅权的教训,特地立下祖训:宦官不许干政,违者斩。这事儿如果好好实行下去,对大明朝只有好处。可问题是,到了他...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蜀汉的灭亡与姜维有关系吗?他最后为何没能阻止

263年,邓艾攻下绵竹,直逼成都。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三国演义》的塑造下,姜维是“幼麟”,是诸葛亮倾心培养的接班人,以至于有人都认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大权就是姜维在掌握。历史上诸葛亮去世,继任的是蒋琬(234-246年),然后是费祎(246-...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厕神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她的一生有何经历

戚夫人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卑微的后妃之一。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戚姬:两千年前被做“人彘”,两千年后依然是让人心疼的大汉女子。发生在戚夫人身上的遭遇,堪称“奇”。众所周知,戚夫人替子争夺太子之位失败后,在没有刘邦的庇护下,吕后对其制造了“人彘”事件,被吕后被关进厕所。所以...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说...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姜维被称为幼麟 正史中国的姜维才华有多大

对姜维在正史上究竟有多大的才华能被称为“幼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姜维十一次北伐,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蜀汉灭亡之后,姜维仍执着于复国,拖死了钟会、邓艾和他自己,他的一生无愧于蜀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三国演义》中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