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8岁汉朝公主远嫁乌孙: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

中国历史8年前 (2017-02-06)280

和亲,在历史上是一个带有政治色彩的词语。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尽管双方和亲的最初动机不完全一致,但总的来看,都是为了避战言和,保持长久的和好。和亲的媒介,就是帝王家的公主们。这样,就产生了无数血和泪的故事。金尊玉贵的她们,要离开温暖的家乡远嫁塞外蛮荒之地,要忍受极大的委屈遵从胡人的风俗——生于帝王之家,命中注定,要成为政治的工具与牺牲品。

可历史就是历史,王朝更迭,民族战争,哪里能顾及到一个女人的眼泪?但也有勇者,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历史赋予她的使命。这里不仅指的是众所周知的王昭君,还有更优秀的一个女人,她叫刘解忧。

从血缘关系上考究,刘解忧是汉武帝的远房侄女,是楚王刘戊之孙。而楚王刘戊就是“八王之乱”之一,因此平乱之后,这个家族不可阻止地衰落下去,没有人敢再去亲近叛臣后代——尽管是刘氏血脉,天朝贵胄。但是皇帝并没有忘记他们,痛击匈奴需要联合周边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乌孙国。自然需要和亲,和亲需要王室子孙,这个谁也不愿意抗起的责任就落在衰落的刘戊家族上。

解忧注定是牺牲品。

先前嫁到乌孙国的细君公主已经不堪生活折磨,病死乌孙。汉帝为了联合乌孙,还是让解忧远嫁到乌孙国,是皇命,也是责任。天朝上国的娇女却要去蛮荒之地,嫁给一个从来不认识的外族人——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也是流着眼泪的。但解忧没有眼泪,史载她“欣然从命”。

她不是不知道自己的那个堂姐刚刚死在那里,也不是不知道乌孙国是怎样的落后与荒蛮,更不是不知道自己去意味着什么,可是她“欣然从命”。那是一种抗争。作为皇室子孙,一出生却受人歧视,成长于渐渐衰落的家族里,幼年的不幸给了她异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

和亲,是一个重担,也是一次机会。她将为汉家王朝的安定贡献力量,她将成为边疆和平的使者:因为她,多少战争可以避免,多少战士可以不再流血;因为她,戊家子孙从此可以抬头做人。只能没有眼泪。

按照当时西域游牧民族的风俗,父死子尚——只要继位的不是你儿子,你就必须嫁给继子或者继孙——这在中原算是禽兽行为,却是胡人的风俗制度。一个深受中原儒家礼教熏陶的千金贵族女子,一旦和亲,就意味着必须嫁很多次,而且是嫁给自己的继子——这种伦理的羞辱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承担起的。大部分和亲的公主们都抑郁而死,她们有的是水土不服,有的是想念中原,更多的是不能忍受这种风俗的屈辱。

细君公主在“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时上书武帝,结果武帝回复“从其国俗”,结果细君嫁给继孙,五年以后就抑郁而亡;连主动出塞的昭君在要嫁给继子之前,都写信给皇帝,想回去,想抗命——她们不是不知道制度不可违,只是这是一个女人更大的屈辱,她们受不了。解忧在出嫁之前,一定早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但是皇命难违,她不嫁也得嫁。但是她并没有哭哭啼啼消沉下去,欣然从命的背后,有一种更大的意义支撑着她——国家利益。

一个女人要是能超脱个人天地里的日常琐屑、情爱恩仇而走出去看天下风云,总是大气而令人激赏的——这位自幼长在深闺的封建贵族 *** 非常清楚自己的肩头是什么,她走出了自我。乌孙王军须靡的左夫人,是匈奴公主,解忧嫁给军须靡,为右夫人。

解忧一开始就面临着非常尖锐的斗争:乌孙是汉朝与匈奴同时拉拢的对象,乌孙王身边的两位夫人——出身匈奴的左夫人与汉朝右夫人之间的斗争,也将不再是情爱冲突,而是国家利益的争夺。

那个时候解忧18岁。

虽然汉朝是天朝上国,势力雄厚,但是鞭长莫及。乌孙国与匈奴却同属游牧民族,从风俗习惯、制度礼仪、文化风貌都极其相似,朝廷内很多乌孙贵族甚至是匈奴族的亲戚或者后代,可谓“打着骨头连着筋”。解忧是右夫人,乌孙国左为上。所以从一开始,对心怀雄心壮志报效国家的解忧来说,就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后宫》里,过气的舒太妃教育要重新入宫争斗的女主角:“女人得到一个男人的心是远远不够的,最主要的,还有权力”。18岁的解忧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乌孙,是今天伊犁哈萨克族的祖源之一,居住在伊列河(今名伊犁河)流域到玛纳斯河一带。西汉时它是西域最强大的部落,12万户,63万人。以畜牧为业,善养良马。已使用铁器,冶金、制陶、制革、毛织也有一定水平。乌孙的南面与天山以南的城郭诸国相邻,西边是大宛,西北是康居,东接车师。在由东到北的漫长边缘上,被强邻匈奴盘踞着。乌孙国的国家制度还是原始的奴隶制。因此,从精致的天朝上国到愚昧蛮荒的部落民族,从华丽的汉代宫殿到草原里的牙帐,从精密细致的鸡肉黍米到腥气的羊肉马奶酒,从层层的曲裾深衣到简单的独龙毯,从字正腔圆的汉语到乌孙语,从汉朝公主到军须靡的右夫人,解忧迅速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她明白,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乌孙人。

她做得很成功,尽管是一个属于外来文化的异族公主,却用自己的聪颖智慧以及汉朝的新文化,得到了乌孙人的喜爱。但她没有孩子,在之一个丈夫军须靡死的时候,只有匈奴公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泥靡。因为泥靡还小,王位落到了堂兄弟“肥王”翁归靡身上。但是大家相约,翁归靡之后,继位的还是泥靡——这为解忧的不幸埋下了伏笔。按照风俗,解忧与匈奴公主又嫁给了肥王,事实证明这是一次非常幸运的婚姻。

可能性情相投,解忧跟第二任丈夫感情非常好。她为肥王生了五个孩子,开始协助国王参与政治、经济、军事的决策——以先进的汉族文化去管理落后的乌孙国,自然会起到好的作用,乌孙国迅速强大起来。连解忧的侍女冯嫽也嫁给了乌孙国贵族将军。

可是这样的局面却招来了匈奴的嫉妒,失宠的匈奴公主回娘家诉苦,再加上汉朝天子更替,势力开始衰落,匈奴要教训一下这个开始不听话的邻居。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匈奴为维持其对西域的统治,发兵威胁乌孙。单于恶狠狠地要挟,“去持公主来!”要乌孙王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他们以巴里坤草原为基地,屯田车师(吐鲁番盆地和车师等地),进攻乌孙,以控制、稳定北疆地区,隔断乌孙与汉朝的联系,并以车师为桥头堡,向南疆发展。

乌孙王翁归靡与解忧分析了形势,上书汉王朝“匈奴与车师共侵乌孙,唯天子出兵幸救之”。可惜当时昭帝突然驾崩,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主子都没找到,哪里会理会西域的这些乱事?一等就是两年。

乌孙与匈奴同俗,始终与匈奴保持密切的联系,国内支持献出解忧的声音非常大,而且为了异族的女人让战士流血,在有些人眼里,也是不值得的。翁归靡没有献出自己的老婆(历史上这样做的男人可谓少之又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少数民族男人讲义气),当然,也反过来证明了解忧这几年在乌孙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但是,大军当前,敌强我弱,必须苦苦支撑。解忧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可是在危难之时,大汉却置之不理了。

自古在民间长大的帝王,一般都相当敬业称职,可能是了解了人间疾苦,眼界历练跟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孩子们不同。宣帝因为祖父戾太子巫蛊事,襁褓之间差点给人灭口,后来被好心人收养,自小在街巷长大,“高材好学,然亦喜游侠,斗鸡走马,具知闾里奸邪,吏治得失”。因此昭帝驾崩后他做了皇帝,汉朝出现中兴的局面。但是经过几次朝代更替的折腾,乌孙那边可辛苦坏了。匈奴趁乱反击,屡次侵扰威逼乌孙。解忧几次上书都石沉大海,挣扎了几年,终于等到宣帝腾出手来收拾匈奴。

汉兵大发15万骑兵,五将军分道并出。遣校尉常惠使持节护乌孙兵,昆弥自己统领翕侯以下5万骑兵从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擒获单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千长、骑将以下4万级,马、牛、羊、驴、橐驼70余万头。匈奴几十年一蹶不振,解忧算是过了几年太平日子。如果解忧这个时候恰好死了,那真是功德圆满了。她有宠爱她的丈夫,有拥戴她的国民,有相对安定的天下,有足够宽广的政治舞台……可惜她没死,老公死了。这对她来说是个悲剧。这个爱她的男人离开了,按照之一任丈夫军须靡的遗命,王位要传给匈奴公主的儿子泥靡,而泥靡已经长大了。

泥靡人称“狂王”。他变成狂王是可以理解的,从小生活在汉族公主的压抑下,看着因为失宠而受冷落的匈奴母亲,不被人喜欢也不招人待见——心理变态也很正常。翁须靡在世的时候,曾经要立跟解忧生的大儿子元贵靡为太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立成,查阅史书也语焉不详。至于泥靡为什么突然继承了王位,史书也没直说,只是侧面写乌孙国又向汉朝求婚,皇帝要把解忧弟弟的女儿嫁过去,本来啥都准备好了,半路上听说翁须靡死了,继位的不是元贵靡,中途又回去了。解忧的好日子到头了。

听说国王死了,乌孙的贵族们遵从从前的约定,立军须靡的儿子泥靡为王。狂王又娶了解忧,生下一个儿子叫鸱靡。狂王跟解忧感情非常不好,又残忍暴虐,渐渐地失去了人心。解忧在那里已经待了几十年了,立自己的儿子继王位都做不到,而乌孙贵族们遵从前约,立泥靡为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信号。它解释了解忧一生的悲剧。

当年解忧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时,她以为她是能改变什么的。这个走出自我的女人,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我以我血荐轩辕”。她确实努力了,也尽力了,但是却是无力回天。在关键时刻,事情结果总是证明着这场努力的虚妄。王位争夺时,贵族们一致要匈奴公主的后代继承王位,她失败了。不得以又嫁给了继承王位的泥靡。想通过夫人的地位继续保持在乌孙国的影响,保持大汉天下的稳定,保持汉族的血统——甚至为这个自己非常讨厌的男人生了个儿子。但是泥靡倒行逆施,国人共愤。她终于受不了了,于是背水一战。

公主向汉使诉说乌孙国百姓被狂王所祸害,人心向背,诛杀狂王容易。于是立下“鸿门宴”,主狂王赴宴,酒会完了后,让将士用剑击打狂王。剑落下只伤到狂王,狂王骑马逃离。狂王的儿子带领部队将公主和汉使围在赤谷城。几个月后,都护郑吉带领众多国家的部队来救城,围困这才解除。解忧摆了一席“鸿门宴”,但是命运似乎一直在嘲弄这个一直很努力的女人——泥靡只是伤而未死,国内支持站在匈奴那边的贵族们出兵还击,围困了数月,汉朝出兵才解围。不仅如此,汉朝还派了愚不可及的人来协调这件事情,这个人叫张翁。汉朝派他出面的本意,是想暗中保护公主。但表面文章不能不做,所以把两个起事的官员拉到长安砍头,派张翁去审问公主,副使去治泥靡的伤。

张翁真的给公主用刑,还拽着公主的头发痛骂,副使敬业地把泥靡的伤治好了(这两人难道是匈奴血统?人蠢到这个地步也不太容易)。解忧算是倒霉到底了,设计篡位,没成功,自己娘家来调停,派来的人却是两个傻子。但是这个女人像仙人掌一样顽强,她悄悄给汉朝天子上书。皇帝一看,这还了得,马上把张翁拉回长安砍头,副使阉了做太监。

国内匈奴势力强大,解忧就是再厉害,但人心不平难撑大局。匈奴后裔的乌孙贵族们叫嚣着要报仇,没奈何,只有分裂。解忧的大儿子元贵靡统治大一点的地方,匈奴后裔乌就屠统治小一点的地方,内乱自此始。几年以后,大儿子死了,解忧的孙子继承王位,人们纷纷归向了对面的小乌孙国——匈奴在乌孙的势力太强大了,解忧彻底失败了。

她18岁嫁到这个民族,努力了60年,为了把这个异族的土地变成汉朝的一部分,嫁人、生子、参政、夺权——什么都做了,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她累了。她想回家,回到她魂牵梦绕的地方,她付出一切的地方。于是,公主上书汉天子,请求归乡。回来两年以后,解忧死。

面临着无数次甚至最终的失败,解忧一直挣扎着,最后乌孙国分裂战乱,离汉朝越来越远——但是她尽过力了,努力过了——所以,解忧不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702/108931.html

“18岁汉朝公主远嫁乌孙:一生嫁给父子三任乌孙王” 的相关文章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康熙的儿子那么多 最后为什么是雍正上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那么多儿子,为何老四胤禛能够顺利继承皇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后人在讨论古代皇帝传位的继承人问题时,常常喜欢琢磨其合不合法度、合不合规矩,其实,作为当事人的传位者,才不管什么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九五至尊的皇帝,自己就是法,自己就是规。...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是什么人?他选择背叛朱温投降前晋是因为什么?

丁会,字道隐,安徽寿春人,唐末名将。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天祐三年(906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攻打潞州,昭义军节度使丁会开城投降。丁会跟随朱温近三十年,是宣武军老将,为何会轻易背叛朱温而向老对手李克用献城投降呢一,追随朱温丁会出身平民,因为父亲疏于管教,因此少时行为放荡,不肯学习手艺与种...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三国时期的东吴江表十二虎臣是哪些人?他们的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陈武、董袭、甘宁、凌统、徐盛、潘璋、丁奉,为孙吴基业的开辟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功勋。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十二人合为一传,盛赞他们为“江表之虎臣”!那么将江表十二虎臣中,谁的战斗力最强呢?小编根据史书中的相关记载...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对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传奇的一位帝王了,完完全全的草根逆袭记,从毫无背景毫无资本的农家孩子起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步步地走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位开国皇帝都...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还不知道:当年曹操为啥非要斩杀华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正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而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在三国当中的人气可以说是高到了极点。但是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因此也滥杀了不少的无辜百姓,就连华...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南巡有何好处,朱厚照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朱厚照,是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明朝第十位皇帝。“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的武宗南巡又称之为正德南巡之争、明武宗南巡之争。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是年二月,刚从北部边地太原、宣府巡视回来的朱厚照,又决意南巡,并于二月二十五日正式...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一个开国皇帝 刘秀为什么延续汉作为国号

刘秀作为开国皇帝,为何要继续沿用“汉”这个国号?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刘邦从微末之中起义,推翻大秦,打败项羽,最后立下大汉朝,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东汉的创立者是刘秀,也是刘邦的血脉子孙。其实按照我们一些人的想法,当时刘秀是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自己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