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是谁?

历史文化8年前 (2017-02-15)160

导读: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笔者一起去探寻一下宋理宗的秘密吧。

宋理宗(1205~1264),原名赵与莒,于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又于1224年被立为宋宁宗皇子,赐名昀。他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在位时间为1224~1264年,时间约占南宋王朝的四分之一,于两宋皇帝中在位时间之长仅次于在位41年的宋仁宗(1023~1063)。赵昀是南宋十分重要的一位皇帝,并且对南宋的崩溃具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但是关于他的继位过程却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

因为宋理宗本不是皇子,他只是宋朝皇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皇帝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弘,立贵诚为帝,即为宋理宗。史弥远在宁宗末期时就开始独揽相权长达十年之久。在他为相期间,深得宁宗的信任,但他也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荣华富贵总有一天会随着宁宗的去世,新皇帝登基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他十分看重宁宗选嗣这件事情。宋宁宗只有荣王一个皇子,所以早早就选定荣王为皇太子,这也正和了史弥远的心意,因为两人私交甚好,而且还联合除掉了韩侂胄,让荣王继位对自己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荣王却因病去世了,所以宁宗要另选继位的人选。这让史弥远十分着急,担心新立的皇太子会对自己产生不利的因素,所以他更加关注着宁宗选嗣一事。

嘉定十四年(1221年),宁宗看中了沂王的儿子贵和,并选定他为皇嗣,赐名为赵闳,之后宁宗托付史弥远再为沂王另选一个嗣子。史弥远与沂王接触不多,对赵闳的为人更是不了解,所以不敢轻易就把自己的将来这样草率地押在赵闳的身上。于是他密奏宁宗要小心立嗣,应该多选出几位皇室的子弟安置在宫中,慢慢查看人品与能力,之后再从中寻找皇太子的候选人。宁宗认为史弥远考虑周全,处处都为皇上分忧,于是对他更是百般的信任,并稀里糊涂地将为皇室选择后嗣之事交到了史弥远的手上。但宁宗不知史弥远是别有用心,其实是在处处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史弥远知道宋朝南渡之时,曾有不少的皇室子弟流落到了浙西一带,于是便派余天赐到那一带去打听寻找流落到此地的皇室。余天赐不负所望,很快就为史弥远领回来两位气度不凡的皇室子弟。史弥远见后,觉得非常满意,二人确实有着天生的富贵之相。于是他便在宁宗面前多次为二人美言,说这两位皇室子弟是怎样的天资过人和品行超群。于是宁宗便召见了这两位宗室子弟。宁宗见后也是非常满意,便立年长的赵与莒为沂王的子嗣,并赐名贵诚,授秉义郎。

史弥远在暗地里对贵诚和另一个宗室子弟赵闳进行了考察,他发现贵诚是一个为人乖巧、品行端正的人,每次上朝都是面容严肃,而且思虑缜密,尤其是对自己毕恭毕敬,所以对贵诚十分满意,认为日后与贵诚必能合作愉快,所以他在众人面前常常夸赞贵诚。相比之下,赵闳则总是一副傲慢的姿态,对谁都是不理不睬,更是不把史弥远放在眼里,对他独揽大权的做法十分不满。两者通过比较,史弥远自然是倾向于贵诚一方的。

但要想废掉皇上亲立的皇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史弥远开始处心积虑地想办法除掉赵闳。他在赵闳的身边安插了一个自己的亲信,得知赵闳不但对自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而且还想要除掉自己,这更坚定了他要先除掉赵闳的想法。史弥远开始着手对贵诚进行皇储的训练,准备在宁宗去世前把废掉赵闳的事情办下来,所以他一直在宁宗的面前提到废赵闳,立贵诚一事。可是宁宗一直都没有做出反应。到1224年,宁宗大病不起,史弥远派人告知贵诚要立他为皇帝之事,贵诚十分小心,对此事既不明确表态,也不明言拒绝,只是很谨慎地说:“家中还有老母,此事自己怎能做出决定?”这样一来,史弥远更加认定了贵诚是值得自己信任的合作伙伴。于是他假传圣旨,立贵诚为皇太子,赐名赵昀,封为国公。在宁宗去世后,赵昀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为南宋第五位皇帝。

应该说,赵昀的继位过程是宁宗末期的权臣史弥远一手操办的。而且在宋理宗继位的前十年里,他毫无权力可言,对政事更是完全没有过问过,一切都在权相史弥远的操控之下,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傀儡皇帝。直到1233年史弥远死后,宋理宗才开始自己的执政生涯,亲理朝廷政务。他在亲政初期便开始立志复兴宋朝国事,采取了多项改革措施,如罢黜史党、亲擢台谏、澄清吏治、整顿财政等等,历史上将这些改革称为“端平更化”。但是到理宗执政的后期,朝中大权又相继落入到了丁大全、贾似道等奸相手上,致使国势逐渐衰败。1259年,蒙古攻鄂州,宰相贾似道用宋理宗名义向蒙古俯首称臣,并将长江以北的土地全部割让给蒙古。自此,南宋陷入了极其危难的境地。

理宗赵昀死后的谥号是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庙号“理宗”。根据周密《齐东野语》中的记录来看,最初曾拟定过“景”、“淳”、“成”、“允”、“礼”五字为备选庙号,但最终还是定为“礼宗”,后来又被更名为“理宗”。因为人们认为,理宗是一个崇尚理学的皇帝,因此定位为“理宗”也是非常贴切的。所以从这点来看,人们对宋理宗赵昀这个皇帝还是十分认可的,不能说他是一个冒牌的皇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02/110613.html

“揭秘: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是谁?”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历史上刘邦建立汉朝之后,是如何看待儒家文化的?

楚汉争霸后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火于秦”,“黄老于汉”,被认为是儒家思想遭遇的“两厄”。焚书坑儒的确是对儒家的一个摧毁性的打击,但将“黄老于汉”视为儒家之“厄”则 言之过重。在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的同时,并未完全黜儒,并且儒家也在与诸...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下场都很惨吗

古代太子被废之后 他们的下场都很惨吗

还不了解:古代太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太子被废掉都结局凄凉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世事变化无常,没有谁能够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发生意外,连皇帝也不能。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如果皇帝突然发生意外,自然是立刻就需要人来继承皇统的,否则将朝纲大乱。而“太子”便是...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人生百年,相比人类长河之历史,微不足道! 即使较之这人类最后五千年文明史,亦不过白驹过隙。三国时代跨愈百年,此一时期,曹操 、诸葛亮、周瑜、刘备及孙权五位千古英雄人物带领众生联袂演绎,诠释“义”之内涵,为后世留下刻骨铭...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历史上真实的太史慈是什么样的?一生为何不被重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视我如众人,我视君如寇仇。太史慈在三国里的戏份似乎并不是特别多,《三国演义》也基本还原了太史慈的生平,不过把他死的时间拖后了两年。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太史慈,却享有很高的评价:孙策: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

在古代试婚格格是做什么?为何很多宫女都愿意做?

在古代试婚格格是做什么?为何很多宫女都愿意做?

试婚在封建的古代是一种习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社会等级的森严,注定了人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有些人出生于富贵人家,甚至是皇家,一生吃穿不愁,而有些人,出生于穷苦人家,甚至要成为他人的奴才。在皇宫之中,这种地位的区别更加明显,宫女和公主的待遇完全不一...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王观简介:曾被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王观简介:曾被曹操召为丞相文学掾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王观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观(?-260年),字伟台,东郡廪丘(今河南范县东南)人 ,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观自少孤贫但有志气,后得到...

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羽,真实战斗力有多强?

三国时期被称为武圣的关羽,真实战斗力有多强?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当政,朝政腐败,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人们连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只能够揭竿起义,为获得美好的未来而努力。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涌现出了不少能力突出的人,比如关羽便是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