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项羽在兵败后为什么要在乌江自刎?
项羽最终没有选择过江而拔剑自刎而死,那么项羽为什么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性格悲剧。骄傲、唯我独尊、专断、意志力不够坚定,也是导致他最终走上灭亡道路的主要原因。他的死虽然在后人来讲慷慨激昂,且被李清照等人广为吟诵,但一代霸王就此了却人生却也让人不免喟叹。
项羽被打败后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然而他却只是说:“是天要灭我,我又何必渡江呢!况且当初我和江东八千多人度过江向西,如今就我一个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乡亲可怜我,不责备我,我难道不会在心里羞愧吗!”然后拔剑自刎。这种说法是出自司马迁之手,说法的提出距离项羽自杀的年代也比较近,而且他文笔流畅,叙述激昂,因而流传最广,之后关于项羽自刎的传说大多也以此为根据,这也就促成了项羽为什么自杀的说法之一。
*** 配图
“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
项羽是个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爱的虞姬都已经自杀,他的内心是绝望的,也十分的羞愧,自尊心受到严重冲击,再加上当时楚军伤亡惨重士兵所剩无几,所以当项羽带逃至江边时,自信心严重挫伤,也没了想要东山再起的毅力,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也是项羽为什么自杀的原因。
有关西楚霸王项羽传说都有哪些
项羽名籍字羽,是在楚国出生的,也就是如今的宿迁,他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孙子,他还是中国“兵形势”代表人物,是个以勇武出名的军事家。
*** 配图
项羽传说有很多,相传项羽小时候,项梁教他念书,但他学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兴趣就不学了,然后项梁有教他练剑,又是练了一段时间不练了,因为这个项梁非常的生气。但是项羽说:“读书只能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学剑只能和一个人对敌,要学就学万人敌。”然后项梁又教项羽兵法,项羽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就只学了毛皮,不肯深入研究。
巨鹿之战中楚怀王封项羽为鲁公,为次将。因宋义不听项羽进言,又看到战士们又冷又饿,于是项羽就把他杀了,自己当上了上将。然后于秦军大战九次章邯破走。公元前206年十一月,项羽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秦军投降的士兵二十余万人。然后项羽得到楚怀王的同意后自立西楚霸王开始分封诸侯。彭城之战中项羽率军乱,刘邦又率军攻打楚国,项羽知道后很愤怒,平乱后返回大败刘邦,一直逼的刘邦粮草断绝,然后刘邦提出和议,在才有了后面的鸿沟和议。鸿沟和议后项羽带兵东归,刘邦却乘这个时候撕毁盟约,带兵追打项羽想灭了项羽,但是和刘邦约定好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按时出现。于是项羽反击大败汉军。然后刘邦又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于是项羽军大败,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被打败。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实在无路可逃杀掉汉兵几百人之后挥刀自刎。
项羽的个人悲剧性格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用在项羽身上最是恰当不过,因为历史上项羽一向是以悲情英雄的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的,这取决于项羽的悲剧性格。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一——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项羽自幼出身在一个武将世家,力大无比,周边无人可及,于是项羽便洋洋得意起来,他的叔叔项燕劝他多读书,他却说要学什么万人敌的学问,结果自然是不学无术。项羽相比于刘邦来说,出身自然高贵的多,但是最后却沦为武夫,实在令人可惜。
*** 配图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二——独断专行,不善纳谏。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一战成名,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为西楚霸王。但是这位天下霸主的周围却没有几个像样的谋士,只有一个亚父范增,即便如此项羽也不过是表面上尊重范增,实际上嫌他谨慎过度,胸无大略,但这恰恰说的是项羽自己。在著名的鸿门宴中,范增几次对项羽使眼色要杀掉刘邦这个更大的敌人,但是项羽都无视,气的范增大骂项羽。在平时的作战中,项羽往往独断专横,从来不开军事会议,往往只按他个人的意志办事,连将士们的忠言也听不进去。
项羽的悲剧性格之三——重视面子,缺乏远见。项羽最后在乌江自刎,原因是无颜见江东父老,这也太在乎面子了,其实那时候,项羽的威望还在,如果渡江再重新召集部队,东山再起,未必不能成功,但是项羽却目光狭隘,最终成为悲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