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知道有一代名妓陈圆圆,但却扮演了一个改朝换代的祸水角色——因为她,吴三桂冲冠一怒引清兵入关,把偌大的大明江山送给了清人,这一给就是几百年。一个歌伎,在历史风云巨变的时刻,给天下英雄开了个天大的玩笑。
秦淮八艳,万众侧目,但真正具有传奇色彩,身系一代兴亡,游走于帝王将相之间的,只有陈圆圆。不过,国丈爷买下陈圆圆,不是为了自己享用,而是奇货可居,乱世前夕的一种政治投资。
起初,他想把陈圆圆献给崇祯皇帝,但国难当头,大厦将倾,焦头烂额的崇祯早已没有精力和心情顾及美色了。沮丧之际,田弘遇只好先把陈圆圆领回自己府第,将其收为养女,好好供养,再寻找交易良机。此时,明廷内忧外患的形势越来越严峻:李自成越过宁武关、居庸关,直逼京师;清军也在东北一线蠢蠢欲动。危急关头,朝廷下诏吴三桂以总兵身份统领大军镇守山海关。乱世之际,谁都想得到军队的庇护,所以吴三桂离京前,满城的达官显贵纷纷设宴为他饯行,想为自己找个靠山。田弘遇自然也不落后,在府中摆下珍肴美酒款待吴总兵,同他府不同的是,有绝色的陈圆圆在席前奉歌献舞。这舞这歌,把上座的吴三桂迷得欲醉欲仙,宴散前,吴三桂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对田弘遇说:倘以圆圆送我,战乱之时,我会先保贵府,再保大明江山!田弘遇会心地点了点头。
*** 配图
第二天,吴三桂派人带了千两黄金做聘礼,到田府求婚。田弘遇也备办了丰盛的嫁妆,当天就亲自把陈圆圆送到了吴家。此时战事已急,吴三桂王命在身,没过几天便赶往边关。当时有女眷不能随军的规定,吴三桂只得割爱。陈圆圆有《转运曲》,大略是描述的此时心境:堤柳堤柳,不系东行马首,空余千缕秋霜,凝泪思君断肠。肠断肠断,又听催归声唤。不久,闯王李自成率大军攻入北京,建立了大顺王朝。城中旧臣遗老全都遭到了搜捕,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全家也在其列,陈圆圆的美貌被闯王的心腹大将刘宗敏看中,于是夺为侍妾。而后,刘宗敏又把她献给了闯王。据说,大顺帝李自成曾逼迫吴襄写信给吴三桂,劝他来京受降;据说,吴三桂也打算归顺李自成政权。但是,有关史料记载了他与父亲吴襄派来劝降仆人的一段对话,改变了历史发展的格局。吴三桂问父亲,仆人说:已被逮捕。吴三桂并不在乎地回答:我到北京后,就会释放的。吴三桂问其财产,仆人说:已被没收。吴三桂仍是满不在乎:我到北京后,就会发还的。吴三桂问爱妾陈圆圆,仆人说:已被宰相刘宗敏抢走。听到这句话,吴三桂顿时火冒三丈,怒吼道:岂有此理!随即抽出佩剑,一剑把面前的茶几砍断。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得李自成大败,李自成一怒之下,阵前斩了吴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又杀了吴家老少共三十八口。眼看大势已去,李自成只好带上京城的金银财宝撤回陕西老巢。临走时本想带着陈圆圆,据说,陈圆圆却告诫闯王:妾身若随大王西行,只怕吴将军为了妾身而穷追不舍;不如将妾身留在京师,还可作缓兵之计!李自成觉得有理,危急关头,索性丢下陈圆圆跑了。吴三桂并不知道陈圆圆留在京城,挥师紧追,一心要夺回心爱的女人。追到山西绛州,才得到京师来报,陈圆圆就在京城。吴三桂喜不自胜,立刻停兵,派人接陈圆圆来绛州相会,任李自成残部渡过黄河,回了陕西。据《觚剩》记载:陈圆圆到绛州时,吴三桂在军营前搭起了五彩楼牌,列旌旗箫鼓三十里地,吴三桂穿着整齐的戎装亲自骑马出迎,其仪式之隆重绝不亚于迎接圣驾降临。吴伟业的《圆圆曲》写道:若非壮士全师胜,争取蛾眉匹马还?蛾眉马上传呼进,云鬓不整惊魂定,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写的就是这段失而复得的情景。
*** 配图
魂归何处?陈圆圆最后的结局,一般有三种说法:一是,她跟随吴三桂出镇云南,在吴三桂起兵反清兵败时死于战乱。康熙时陆次云的《圆圆传》所述:吴三桂在云南被封为平西王后,建苏台,营郿坞,华贵无比,陈圆圆常歌大风之章,向他献媚,吹捧他神武不可一世,因而受到吴三桂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房之宠。据明末遗民李介立《天香阁笔记》及《武进县志》记载:吴三桂曾向江南各省发文,责令地方官员代为寻找陈圆圆的父母和大哥。找到后,以礼款,可见吴三桂对圆圆的情义。后来吴三桂的叛乱,本是出于陈圆圆的同梦之谋。陈圆圆的结局,也和吴三桂一起同归歼灭。但对被歼灭的细节未具体言明,大概是死于战乱或者作为罪囚被处死了。
二是,吴三桂兵败后,城破,陈圆圆自尽。
陈圆圆随吴三桂至滇时,已是三十五岁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美人容颜凋谢,加上吴的大老婆悍妒绝伦,所以圆圆屏谢铅华,独居别院,潜心修佛,远离红尘是非恩怨。
满溪绿涨春将去,马踏星沙,雨打梨花,又有香风透碧纱。声声羌笛吹杨柳,月映官街,懒赋梅花,帘里人儿学唤茶。
此时陈圆圆所赋之《丑奴儿令》,看似闲雅,实在是有点凄凉索落的味道。
*** 配图
后来吴三桂举兵反清,从而招来灭门之祸。城破之日,也便是陈圆圆的生命终了之时。刘健《庭闻录》说:辛酉城破,圆圆先死。
刘健是吴三桂在滇为王时云南同知刘岜之子。刘岜在吴三桂叛乱时拒绝跟从,被吴三桂杖戍滇西,平叛后,官复原职。刘健根据其父口述写下的《庭闻录》,应该是很可信的。
不过怎样死的,则有多种不确定的说法,或说自缢而死,或说绝食而死,或说投莲花池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