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两位命运极其相似的两位皇后分别是谁呢?
清宫里有两位命运极其相似的两位皇后,她们分别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孝和皇后,钮钴禄氏,满洲镶黄旗人,生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月初十,比嘉庆皇帝小十六岁。十五岁的时候被选中秀女入宫,成为皇十五子永琰的潜邸侧福晋。
嘉庆元年(1796年),在册立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的这一天,钮钴禄氏被正式册封为贵妃,当时的后宫没有皇贵妃,所以在当时的后宫中她位居第二。
*** 配图
嘉庆二年(1797年)二月初七,嘉庆帝的嫡皇后孝淑皇后病逝,于是太上皇开始在暗中为嘉庆帝物色新的皇后人选。经过慎重挑选,最后选中了原来的潜邸侧福晋钮钴禄氏。
太上皇认为贵妃钮钴禄氏“端谨庄重,且能率下”。五月二十日,孝淑皇后的百日大祭刚过去六天,太上皇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了皇后的人选。因为孝淑皇后刚死不久,正在大丧期间,不适宜举行册立皇后的庆典活动,所以先封钮钴禄氏为皇贵妃,代行皇后之职,管理后宫事务。
按当时称为“摄六宫事”。在清朝,正式封为“摄六宫事”的皇贵妃只有三人:乾隆帝的那位断发皇后那拉氏、嘉庆帝的孝和皇后、道光帝的孝全皇后。这三个人的情况几乎是一样的,都是在原配皇后死后,将妃嫔中的一名贵妃升为皇贵妃,继位中宫。
其实在清朝曾 *** 皇后职务的皇贵妃不只这三个人,还有顺治帝的孝献皇后(董鄂妃)、康熙帝的孝懿皇后、道光帝的孝静皇后。她们都曾以皇贵妃的身份主持过后宫,只不过没有用过“摄六宫事”这个名义而已。
嘉庆二年(1797年)十月十七日,嘉庆帝奉太上皇之命,遣体仁阁大学士刘墉为正使,礼部左侍郎铁保为副使,正式册封钮钴禄氏为皇贵妃。
按照常理,本来过了孝淑皇后的二十七个月的丧期,到嘉庆四年(1799年)五月,皇贵妃钮钴禄氏就可以正式登上皇后的宝座,未想到嘉庆四年正月初三这天太上皇驾崩了,又是一个二十七个月的丧期,所以钮钴禄氏的皇后册立礼一直拖到嘉庆六年(1801年)四月才正式举行,足足等了四年多,才把皇后这顶凤冠盼到手。
*** 配图
当时的孝和皇后26岁,一直到嘉庆帝死,她当了十九年零三个月的皇后。如果从嘉庆二年五月“摄六宫事”算起,则有二十三年之久,她是清朝当后宫“一把手”时间最长的皇后。
嘉庆帝一生有五个皇子,孝和皇后就生了两个,即皇三子绵恺和皇四子绵忻。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嘉庆帝在热河得急病去世,两天后,孝和皇后就被嗣皇帝道光尊为皇太后,迁居寿康宫,同年,道光帝之一次为她上徽号,尊称恭慈皇太后。
孝和皇后的一生跟慈禧有很多巧合的地方,首先,她们的生日是同一天,都是十月初十;其次她们寿命一样长,都是74岁。这两点放到现在来讲也不稀奇,只是一种巧合而已,但是她们还做了一件共同的事情,那就是都逼死过皇后。
慈禧太后我们都很了解,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婆婆,没有之一。同治帝的孝哲皇后阿鲁特氏就因为不受慈禧的待见,在后宫处处受气。同治帝生病的时候,慈禧更是以各种理由为难阿鲁特氏,最后阿鲁特氏被逼吞金自杀。
而孝和皇后逼死皇后的情形和慈禧完全不同,众所周知,在后宫里,一般是由皇后统率六宫。按理说,后宫里面皇太后更大,但是她已经退休了,就不应该管理这些事情。
可是,道光帝的这位孝全皇后,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据说她经常做一些不符合规矩的事情,甚至干预朝中政事,这让皇太后很反感。相传有一次皇后设宴,要招待宫中的皇子们。然后,他派人偷偷在鱼肚里放了毒,并嘱咐自己的儿子(咸丰皇帝),别吃这个鱼,其他的菜都可以吃。
*** 配图
幸好,咸丰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就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自己的兄弟们,结果大家都没吃这个鱼。后来事情败露了,孝和皇太后觉得皇后此举是滔天大罪,于是就将她赐死了。
关于孝全皇后的死,也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情况是皇太后因她投毒而赐她自尽,但是她当时年仅33岁,不忍自尽。所以,孝和皇太后就亲自送去了一种治病的药酒(后人说是毒酒),皇后喝了之后就去世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孝全皇后不忍自尽,孝和皇太后就想了一个很绝的办法,她让人往皇后宫门口挂上白布,然后让宫女们穿上孝服,跪在殿门口哭丧,这样,孝全皇后才自尽了。
虽然孝和皇太后和慈禧都逼死过皇后,不过这两个人实在没有可比性。慈禧太后十分贪权,喜欢干预国家政事,借公事来自我挥霍和自我享受。但是孝和皇太后她为人端正,自己一身正气,一切事情不以自我为出发点,而是考虑国家,顾虑全局,所以道光帝及其他人对她心生敬畏。
1850年,孝和皇太后去世,仅仅过了33天,道光皇帝也在悲痛和失落中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