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去世后,为什么刘禅要禁止奔丧?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逝于五丈原。诸葛亮一生效力与刘备父子,不负托孤的信任,是两千年来帝王们推崇的典范,可是,诸葛亮死后,刘禅为什么禁止官员和百姓奔丧呢?
因为此事,后世很多人认为刘禅是白眼狼,忘恩负义,事实真是如此吗?
*** 配图
我们先看三国演义版本和三国志版本是怎么说的。
三国演义版本:诸葛亮由于操劳过度,病倒了,消息传到刘禅那里,连忙派大臣李福到五丈原来慰问,诸葛亮推荐了接班人以及死后蜀军的安排。
根据《三国志谯周传》记载:亮卒於敌庭,周在家闻问,即便奔赴,寻有诏书禁断 惟周以速行得达。这句话是说:诸葛亮病死在前线,谯周听说后,立刻起身往前线奔丧。而当时刘禅下达了 *** 令,严禁前去奔丧,结果大家都没去成,只有谯周动身迅速,只身赶到。
*** 配图
两个版本表达的意思好像刘禅禁止奔丧,是出自诸葛亮临死嘱托,为了防备司马懿知晓这个消息,难道只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刘备病逝时,刘禅才16岁,直到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已经27岁,这11年是刘禅从叛逆少年到成熟青年的成长期,而这段时间蜀汉的政权,不论大小事务,都出自于丞相府,尽管诸葛亮大公无私,但是作为帝王,最难忍受的就是政权旁落,何况这时候刘禅正是叛逆时期,肯定会对诸葛亮不满,而且这种情绪持续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所以在诸葛亮去世后,禁止官员和百姓为其奔丧应该是刘禅心理的发泄行为。
但是因此说刘禅是白眼狼忘恩负义,却言过了。诸葛亮死后,刘禅基本上按照他生前交代的,让推荐之人掌握蜀汉大权,蜀汉的政权制度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刘禅对待诸葛亮一家还是非常照顾,将公主嫁给了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后来在蜀汉生死关头,刘禅将留守的兵力全部交托给诸葛瞻。
*** 配图
刘禅对待诸葛亮的态度可以说是又怕又怨又不舍。年幼之时对诸葛亮怕,成年后对诸葛亮怨,诸葛亮至死都未像曹操、司马懿那样夺权后,心生不舍。而对于禁止奔丧之事,应该只是刘禅的感情发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