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备的儿子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俗语”扶不起的阿斗“一般的中国人都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这个”阿斗“指的就是三国中刘备的儿子刘禅。印象里他远不及刘备的能力,软弱,简单几乎成了”窝囊废“的代言人。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历史上的刘禅不但不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且相比刘备而言,刘禅才算是真正的仁义之君。
*** 配图
众所周知刘备去世后,将蜀国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诸葛亮。并放话给诸葛亮刘禅要是不堪重任,其可取而代之。忠心耿耿的诸葛亮虽然没有取而代之的意愿,但实际上也是行使了蜀国君王的权利。这时的刘禅说白了只是蜀国的形象代表而已,并没有一个君主之实。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要说哪位君主不想拥有权力恐怕不太现实。从吕不韦到多尔衮历史上少有完美结局的“辅政大臣”。
刘禅也是一样,但对诸葛亮信任不已的刘禅最终还是选择了君臣之间的“和谐相处”。并没有因为帝王的身份而对前朝老臣多家猜测,这也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蜀国江山的稳定。这点足可见刘禅心怀仁慈,是一位有胸怀的君主。
*** 配图
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连年征战,表面看是为了一统江山的大业呕心沥血。实际上造成了蜀国上下劳民伤财,百姓不得安宁。其实刘禅对此并不赞同,并多次劝说。但历史告诉我们诸葛亮并没有采纳刘禅的意见。虽然诸葛亮违背君意,但被刘禅视为“相父”的他,再次出征世时依然得到了刘禅的全力支持。“君臣不和,必有内变”在这方面不得不说刘禅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君主。因为客观上看刘禅要是和诸葛亮产生内斗,对蜀国而言损失更大。不单单是对诸葛亮,对于后期反叛的魏延,刘禅同样心怀仁义,念及魏延毕竟曾是有功之臣,赐棺椁以葬之。
诸葛亮死后,刘禅马上停止了北伐之争。休养生息,以慰藉百姓。在朝政上让费袆(hui)和蒋琬分理军政,相互牵制,防止一臣独大,难以把控。蒋琬死后刘禅随即自摄国政,将刘备传下的江山稳控在自己手中。没有诸葛亮的蜀国终于实现了政权的平稳过度。这些都证明“扶不起的阿斗”在治国理政方面是有一番作为的。
*** 配图
至于面对魏军兵临城下为什么不战而降?刘禅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蜀国临危之际,刘禅的儿子刘谌(chen)劝说其,蜀国尚有数万援兵可用,于魏军一战可里应外合取胜。可为避免城内百姓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刘禅毅然决定不战而降。面对三国时期的纷争历史,同为汉室江山的三个国家连续征战数年,死伤无数。不知道后世之人对于刘禅的不战而降到底应该怎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