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约束公款吃喝:朱元璋为皇后贺寿只摆四菜一汤

中国历史7年前 (2017-11-29)90

古代为官者吃喝应酬是常态几成官场规则有时甚至不吃喝不应酬就做不了官掌不了权吃喝风虽长盛不衰但是限制官员餐饮宴请规格的各项制度措施也出了不少如果你穿越到了古代当官可要当心因为多吃了一个菜而卷铺盖走人甚至掉脑袋呢

古代官员重视迎来送往排场

约束公款吃喝:朱元璋为皇后贺寿只摆四菜一汤

*** 配图

在古代中国,一方面官场上的吃喝接待由来已久;另一方面,当权者又出台各种措施予以制止。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刘备在桃园结义后,与关羽、张飞一起参与讨伐黄巾起义军,大小打了30余仗,立了累累战功,却只被封了一个县尉官职。有一次,督邮路过这个县,刘备既没有送礼,更是招待吃喝不周,督邮便故意刁难,逼迫县衙的工作人员指控刘备欺压百姓。张飞得知后大怒,将督邮揪出馆驿,痛打一顿,然后刘、关、张三人辞官走人,另谋发展。古代官场吃喝风盛行由此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官员送往迎来都非常重视接待时的排场,而且为了博得上级领导的欢心以求得升迁,或出于利益关系而互相结交,在接待的背后,又往往会伴随着形形 *** 的腐败现象。据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州郡甚至设置了称为“送故主簿”的专职官员。

古代官场上公款吃喝的腐败,则在宋朝得到了最充分的发展。据《宋史》记载:宋朝还有“旬设”之制,每旬一次用公费宴犒。《文献通考》说:宋孝宗时,平江太守王仲行与祠官范致能、胡长文常用公费请客。“一饮之费,率至千余缗”。而按照《异闻总录》所载:南宋初年的太尉邢孝扬,在京师买了故王太尉遗属出让的二手房产,“才为钱三千缗”。可见当时官员大吃大喝风气之盛!

北魏献文帝规定吃掉羊一口、酒一斛者判处死刑

周公的《周礼·天官》中说:“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有六牲,饮用六清,馐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他对不同等级的配肴上菜、摆列方式、器皿使用,以及席间歌舞助兴等都作了具体规定。

对于公款吃喝,大多数朝代都将之视为严重作风问题,并曾出台各种制度予以限制。早在汉代,朝廷就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官员接待方面的规章制度。可以说,在当时这些制度都是比较严格的。据有关资料记载,汉代规定,接待外出执行公务官员时,官员的级别不同,标准也不同。级别高的可有肉有酒,而级别低的则只有少许肉,不能喝酒。

为了刹住官场公款吃喝风,一些朝代颁布了限制公款吃喝的规定。汉景帝时制定法令,凡到地方后接受公款招待的官员,一旦被发现立即免职。后来下面反映这种处罚太重,刘启接受丞相申屠嘉等人的建议,于公元前156年阴历七月份重新下诏:凡接受吃请的官员,餐费自理,吃多少赔多少,但不再免职。最严苛的要算是北魏献文帝,他规定官员到地方巡视,吃掉羊一口、酒一斛者,“罪至大辟”,也就是判处死刑,同席吃喝者也有胁从罪名。

宋代官员“下基层”一律供应“券食”,超标受罚

约束公款吃喝:朱元璋为皇后贺寿只摆四菜一汤

*** 配图

在吃喝风最盛、甚至将之制度化,变成官员福利的宋朝,也曾立法整顿吃喝风,而且堪称历朝历代中立法最为详细的。具体到什么岗位的人不能接受吃请、什么时候不能吃请,这大概与宋朝大吃大喝之风盛行有直接关系。

宋代的《庆元条法事类·职制门》(卷七)“监司巡历”里,列出了操作性很强的条例,凡“下基层”公干、外出视察的官员,都有统一的就餐标准,一律供应“券食”,超标受罚,随同吏员也不例外。如果官员接受地方吃请,或是超标消费,将会被处分,甚至法办,即所谓“送法”。

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两宋时除规定“诸道守任臣僚,无得非时聚会饮宴以妨公务”。而对于官员吃喝时妓乐助兴,朝廷更有限制:除“州郡遇使命经过应官侍者”外,各州县官“非遇圣节及赴本州岛公筵若假日,而用妓乐宴会者,杖八十”;《职制敕》规定各官“预妓乐宴会者各徒二年,不应赴酒食而辄赴各杖一百”。知湖州刘藻,因“在任专事筵宴,库帑告竭”,被降职罢官;干道五年,新知峡州郭大任,因被揭原在袁州任内“日事饮宴,殊不事事”,被撤除任命;淳熙三年,知嘉州陆游,因“燕饮颓放”被撤职;淳熙十四年,知平江府王希吕与祠禄官范成大、胡元质常相聚宴,“一饮之费率至千余缗,宋孝宗怒而诎之。”

“四菜一汤”有效制止了“吃喝风”

这些制度虽然在某些节点和事件上起到了约束作用,却无助于改变整个官场风气,大吃大喝贯穿于两宋,直至灭亡。更值得思索的是,明朝从一开始就对公款吃喝予以极大约束,但公款吃喝乃至迎来送往的密度却不亚于宋朝。

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至今还流传着一首“四菜一汤”的歌谣: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长治久安;小葱豆腐一清二白,太祖廉政万岁千秋。

原来朱元璋意识到那些借起义当上大官的人,有不少都忘了过去,凭借手中的权力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

约束公款吃喝:朱元璋为皇后贺寿只摆四菜一汤

*** 配图

一天上朝时,朱元璋处理完朝政后说:“明天是皇后生日,朕准备在皇宫设宴,君臣同贺皇后寿诞。”众官一听无不欢欣。

吉日一到,百官争宠,备足贺礼前来贺寿。菜肴摆上了桌,是简单朴素的:炒萝卜、炒韭菜、两碗炒青菜和一碗葱花豆腐汤,标标准准的“四菜一汤”。

吃惯了“山珍海味”的文武百官,见此情景,颇感不解。于是,朱元璋就耐心解释:“萝卜上了街,药店无买卖”,“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定人心”,“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这时,朱元璋的目光转向满桌的贺礼,脸色陡然一沉说:“朱涛!”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员慌忙跪下:“臣在。”“你这次的贺礼是什么?说!”“臣……翠珠二领,玉镯一双,金佛八座……”“你年俸多少,此物何来?拿下!”众官见皇上动了真怒,连本家侄子也开刀,个个吓得瑟瑟发抖。

朱元璋扫了一下那些脸现七色的官员们说:“你们的事今日免了,这些贺礼全作赈济之用。今日是皇后寿诞,从朕做起,从小事做起,今后不论什么筵席,最多四菜一汤,谁若违反,严惩不贷。此律颁布天下,对违反者,谁都可告,并有重赏。”那些官员们听了朱元璋的一番言辞,明白了他的用意,无不诚惶诚恐,连连称是。从此,四菜一汤在明初成为定律,有效制止了“吃喝风”。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711/160117.html

“约束公款吃喝:朱元璋为皇后贺寿只摆四菜一汤”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

什么是密折奏事制度?雍正为何要采用这种制度?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帝第四子,年号雍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在雍正办公的地方,有一个小房间,里面的柜子里,有一个个上了锁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中,装有官员们给雍正上的密折。雍正会用对应的钥匙分别打开小盒子,然后...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唐朝初年名将,屡立战功,最后以身殉国

郭孝恪(?~649年),本名郭敬,字孝恪,许州阳翟人,唐朝初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徐世勣把守黎阳。归降大唐,授宋州刺史、阳翟公。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时,献上“固守虎牢,军临汜水,随机应变”策略,取得虎牢之战的胜利,拜上柱国、贝赵江泾四...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西晋宗室、权臣,八王之乱的最终赢家

司马越(?~311年4月23日),字元超,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长子(晋书记为次子,然史书未记载司马泰长子,应为笔误)。晋武帝司马炎从兄弟。西晋宗室,晋惠帝至晋怀帝时期权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棣打仗那么厉害 朱棣的本事是跟谁学的

朱棣打仗那么厉害 朱棣的本事是跟谁学的

对永乐大帝朱棣那么会打仗,都是跟谁学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是大明王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因以永乐为年号,后人又称“永乐大帝”,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能被称为“大帝”的皇帝可并不多,比如:汉武大帝、康熙大帝等等,这些帝王在文治武功上都颇有建...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历史上刘备与孙夫人之间的感情怎么样?

刘备在拿下益州之后,在法正的劝说下,娶了寡妇吴夫人为妻,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说起来,孙尚香可是孙权嫡亲的妹妹,皇亲贵族。但是刘备却对她一点儿也没兴趣,反而迎娶了一个寡妇吴氏。这是怎么回事呢?(孙尚香剧照)孙尚香从小就很得父亲孙坚和孙权的宠爱,在父兄的影响下,舞枪弄...

郭从谦是什么出身?李存勖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郭从谦是什么出身?李存勖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在古代,伶人大多身份低微。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同光四年(926年),后唐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发动兵变,率领全副武装的部下对兴教门发动了突袭。郭从谦同守卫皇宫的禁军大战,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攻破兴教门,杀死了“战神天子”李存勖。郭从谦只是一个小小的指挥使,为何能轻易除掉久经沙场的皇帝李存勖呢一,跟随...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樊哙 刘邦是怎么想的

还不知道:刘邦病重之时,为何派人诛杀大将樊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是一手建立西汉政权的汉高祖,而在建立西汉的过程当中同乡樊哙对他的帮助也很大。并且最终汉朝成立之后刘邦封樊哙当汉朝的大将军。但是到后来刘邦年老病重的时候却派人去斩杀樊哙,主要是因为樊哙是吕后的妹...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三国时期东吴重臣,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