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03)260

很多人都不了解曹操退兵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作为刘备对曹操的之一场大胜,汉中之战极为传奇,然而却又留下了无数谜团,其中更大的一个是:曹操为汉中之战,准备时间长达半年有余时间(218年7月治兵,219年3月抵挡汉中),但与刘备僵持了仅仅两个月,没有遭遇大败,就莫名其妙的撤出汉中,这到底是为什么?

汉中挖出一批陶俑,解开了汉中之战的这一千古谜团,其实背后隐藏着曹操的“大阴谋”!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传统史家认为,汉中之战中,爆发了一场汉水之战,曹操被赵云大败,所以曹操就此退兵。

《三国志》: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南宋《资治通鉴纲目》:三月,魏王操出斜谷,刘备将赵云击其军,败之。明代《群书考索》:赵云将数千骑大破魏兵,备遂有汉中。

如果按照明代《群书考索》的记载,自然这就是曹操退兵的原因。然而问题在于,对于汉水之战,曹操一方没有什么记载可以理解,毕竟打败了,但为何刘备一方也不记载战果?

因此最合理的猜测是:曹操的确败了,但损失有限,刘备一方战果不大,所以双方都含糊其辞。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既然如此,曹操退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汉中挖出一批陶俑,解开汉中之战曹操退兵的谜团!

1978年,在汉中勉县,考古专家挖出了大量农业水具模型,还有一些陶俑:3件持锸俑中,有2具为穿着铠甲的红陶俑蜀兵,另1具灰陶俑下部为喇叭形,是百姓形象。粗略比较来看,军民农耕比例为2:1。

根据史书记载,232年诸葛亮“休士劝农於黄沙”,234年诸葛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考古出土的文物,就是诸葛亮当年留下的遗存。

也就是说,诸葛亮北伐时,经常遭遇粮草不济,所以后期注重了这一点,就开始劝农,以及使用军队屯田。由此可见,汉中虽然是蜀国战略屏障,但在粮草这方面,可能不仅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反而还需四川输血,而且一旦走汉中北伐,必然要从后方运粮。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诸葛亮屯田时,距离汉中之战已经过去多年,这些陶俑与曹操退兵究竟有何关系呢?先来看一看曹操针对汉中的令人费解的举动!

211年,曹操占据关中之后,下令将汉中百姓大批迁移到长安和洛阳。

215年,曹操打败张鲁之后,再次下令将汉中百姓迁出,“太祖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后又令杜袭再次迁徙汉中民众8万人到洛邺,导致 “汉中之民减半”。从215年到219年,曹操具体迁移了多少,史书没有明说,但相信不低于30万。

曹操为何迁移汉中百姓?这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曹操没有久守之意。

换言之,刘备尽管夺取了汉中,也只是面对一个缺少百姓的空荡荡的汉中,不仅不能形成战斗力,反而还需要不断的填充国力。但汉中又是一块含毒的美食,刘备想要守住四川,就必须拿到汉中,以至在争夺汉中时,大后方四川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

当然,对曹操而言,尽管长安等地迁移了汉中百姓,但短期依然没办法恢复实力,所以汉中也是一个负担,因为从破败的长安到汉中,路途崎岖且较远,不如放弃汉中。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这么一个事实,即:面对刘备拿下汉中的坚决意志,曹操深知即便拿下汉中,未来防守也要付出很大代价,于是干脆放弃,但将汉中给刘备的话,刘备也讨不到好处,因为四川到汉中路途艰难,而汉中却又被曹操掏空,所以尽管得到汉中让蜀汉有了战略屏障,但却又背负了一个大负担,需要不停的充血,最终只能拖垮蜀汉国力!

从汉中出土的这一批陶俑,足以证明曹操的这一判断。诸葛亮多次北伐,都遭遇粮食危机,这不单纯是蜀国缺粮,而是从四川运到汉中前线的路实在太过艰难,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汉中就地产粮,但这一点却又被曹操破坏。至于诸葛亮的军屯,平时可以,战时却不行,容易破坏战斗力,所以诸葛亮无奈之下,才在最后一次军屯,而非开始就军屯。

汉中之战后,一直到263年,魏国都没有从汉中进攻蜀国,难道是曹魏国力不济,诸葛亮加姜维搞了几十次北伐,魏国没有能力发动一两次?显然不是,因为曹操的战略,就是让蜀国不断的为汉中流血,直到一天国力彻底耗尽,就能轻松的灭掉蜀国。后来蜀国灭亡过程,也证实了这一点。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当然,曹操不继续争夺汉中,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自身战败军心动摇、后方不稳(曹丕曹植继位之争,退兵之后杀了曹植谋士杨修)等问题,所以干脆就将这一块烂山芋给了刘备。事实证明,在汉中问题上,刘备虽然拿到了这一战略要地,却又将蜀国拖垮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2/171519.html

“曹操为什么在汉中之战退兵 一批出土陶俑解开了这个秘密” 的相关文章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北宋宰相、词人,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宋人欧阳修赞其“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其文“词气典重”...

雍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雍闿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雍闿,南中叛乱的始作俑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基因真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能够遗传千百年而不变,比如“反叛”基因。雍齿是西汉开国功臣,曾背叛刘邦,几百年年后他的后人雍闿,公然反抗刘备和诸葛亮,在蜀汉南中地区制造了很大的混乱。雍齿之后,益州豪族雍闿[kǎi],建宁人,汉什邡侯雍齿之...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李光地作为清朝时期的名臣 李光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清朝汉族名臣李光地,最后结局如何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光地康熙九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可谓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他的政绩也十分了得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等李光地晚年的时候,想...

太子作为国本 朱高炽为何坚持要朱瞻基去南京

太子作为国本 朱高炽为何坚持要朱瞻基去南京

对朱高炽为什么坚持要朱瞻基下南京?朱棣驾崩后他的皇太孙储位还稳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洪熙元年四月,洪熙皇帝朱高炽命皇太子朱瞻基前往南京,不成想命不久矣,导致了后来皇帝驾崩时太子在外,原本就对皇位野心勃勃的汉王认为有机可乘,在朱瞻基回京途中伏兵,意图截杀皇太子,夺得...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诸葛亮军事能力很弱吗 刘备为什么不让诸葛亮掌兵

对为什么刘备不让诸葛亮掌兵而是去搞后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件事要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弱,他曾有很多军事理论著作,只不过后来大部分散佚丢失,而其实战能力也很出色,后面他五次出兵伐魏,以偏安一隅的一州之地,向占据整个北方的曹魏屡次进行...

夏商西周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录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夏商西周时期有哪些被史籍记录的女性,她们有哪些事迹?

夏商西周时期出了不少美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1。妺喜“红颜祸水”的典故就是根据她来的。夏朝夏桀的王后。有诗云“有施妹喜,眉目清兮;妆霓彩衣,袅娜飞兮;晶莹雨露,人之怜兮”。正是如此楚楚动人,婀娜多姿。夏桀造倾宫、筑瑶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给妺喜居住。并...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高平陵之变曹爽为什么要相信司马懿 曹爽为何如此之蠢

对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为何选择了相信司马懿?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政治斗争,一向都是很残忍的。高平陵之变就是三国后期的一场政变,政变的双方是司马懿和曹爽。有意思的是,在曹爽和司马懿对峙的时候,曹爽居然相信了司马懿不会杀掉他。没有做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了。为什么曹爽这么蠢...

汉末时期何进为何会死于宦官之手?

汉末时期何进为何会死于宦官之手?

何进是东汉灵帝时外戚,官至大将军。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发生东汉的“十常侍之乱”,打破了东汉局势的平衡,从那以后,由董卓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武装对抗,将东汉帝国推入军阀割据时代,统一的中央政权彻底垮塌,东汉名存实亡。那么,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又是何太后的至亲,十常侍为何敢杀何进呢?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