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是怎样将赵氏庶出势力完全拔除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晋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栾书继任“中军将”时,在晋国六军将佐的名单中,有一股势力值得特别注意,这便是以赵同为主的赵氏宗族。
在郤克死后,晋国贵族们如同从牢笼之中逃出一般,有了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晋景公为了晋国公室日后的生存,不惜将栾书由“下军将”破格提升为“中军将”,其目的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借由栾书之手来抑制晋国贵族的势力。
我们都知道,赵同、赵括、赵婴三人,是赵盾同父异母的兄弟。当年如果不是赵姬主动向赵衰建议迎接叔隗、赵盾这对母子回国,并将嫡子身份让给赵盾,赵同三兄弟早已经成为赵氏家族的领头人物,并且肯定比赵盾要先位于三军将佐之列。赵同等人虽然让出了嫡系大位,但他们实际上仍属赵氏嫡系,其尊贵的身份不言而喻。
因此,在晋楚“邲之战”时,赵同和赵括竟然公然与先縠联手对抗荀林父,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依仗着赵衰子嗣的尊贵身份而肆意妄为。
除了“邲之战”外,在《左传》中也记载了赵氏的跋扈。
荀林父大破赤狄之后,赵同代表晋景公向周王室献俘。因为赵同对周定王的态度不够谦恭,所以周刘康公预言赵同十年内必定犯下大错而横死。周刘康公预言的准确度姑且不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赵同敢对周定王不敬,其真正原因,正是因为赵同平日在晋国早已习惯一呼百应的生活,所以他即便当了晋国的特使,他的举止仍然不知收敛。
赵盾死后,荀氏、士氏、郤氏势力相继崛起,赵氏的影响力虽然大,但却不再像以往那般所向披靡。因此,晋国贵族之间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局面。
然而,郤克死后,这样的平衡便遭到了破坏。晋景公在衡量政治局势之后,决定让栾书担任“中军将”,希望借此机会铲除晋国国内日渐坐大的贵族势力。
《左传》云:“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
从赵婴的话中便可以得知,即使赵同等人知道晋景公的企图,只要有赵婴在,赵氏便足以与栾书所代表的的晋景公势力相对抗。
然而,赵氏家族发生了一件大事,将局势大幅扭转。
《左传》云:“晋赵婴通于赵庄姬。”
在《左传》中,凡涉及男女此类事件,多用“通”表示,而且这样的事情,在春秋时期屡见不鲜。因此赵婴此事,表面上看与其他的案例并无二致,但实际上,此起事件涉及层面之广,远胜于其他的案例。
赵庄姬是谁?她是赵朔的妻子。如果剖析整个事件,论辈分赵婴是赵朔的叔叔,而事发当时,赵朔已死,因此赵婴“通”的对象就是赵朔的遗孀。
在道德方面,叔叔赵婴做这样的事,确实是令人不齿的,而且也铸下了大错。不过,我们还必须再加上赵朔是嫡系、赵婴是庶出的因素,整个事件的全貌才能现出端倪。
我们都知道,赵朔之所以能够成为赵氏家族的嫡系,乃是赵同的母亲主动让给赵盾的。虽然赵同等人当时尚幼,无法左右自己母亲的决定,但是在赵盾掌权时,赵同等庶出兄弟却未因此雨露均沾——在赵盾任职内,赵同等人仅仅担任大夫之职,而且在赵盾死后,其子赵朔继任卿位,赵同等人依旧担任大夫。正因如此,让嫡之事以及长年屈就在赵盾之下、赵朔这对父子之下,赵同等庶出的宗族子弟,对赵盾一脉的怨恨之深可想而知。
郤克担任“中军将”之后,赵氏家族嫡庶之间的权力分配也因此起了变化。此时,新任三军将佐名单中并没有出现赵朔之子赵武,反而在四年之后晋国作“六军”时赵括晋升为卿。
由此可以推断出,郤克执政后,这个时期是赵氏家族嫡系由盛而衰的关键时期。然而,嫡系和庶出既然水火不容,赵庄姬为何还愿意与赵婴暗通款曲?
赵婴自言栾书唯一忌惮的对象就是自己,一旦自己离开晋国,赵同和赵括的处境便岌岌可危。栾书贵为“中军将”,尚且还畏惧赵婴三分,由此不难判断出赵婴的政治实力还是十分强势的。因此,赵婴通于赵庄姬的原因,更大的可能便是赵庄姬企图借依附赵婴的机会,夺回原本属于她的地位和权力,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赵武着想。
因此,赵同赵括二人得知此事后的举动,就不令人意外了。赵同等人连忙把赵婴赶出了晋国,并且孤立了赵庄姬。对于赵同等人来说,奋战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今日的地位,赵庄姬却在暗中与赵氏中更具实力的赵婴合作,必然会让赵同等人认为这是嫡系反扑的行为。
赵婴原先说的话并没有错,赵婴出奔后,赵庄姬改与栾氏、郤氏合作。
赵庄姬先在晋景公面前诬陷赵同、赵括,栾氏、郤氏作证。事实上,作证为假,要挟是真。在这样的绝对优势之下,赵同和赵括被杀,赵氏庶出势力可以说已经完全被拔除了。
在这个事件中,赵庄姬和栾书可谓是“各取所需”:赵庄姬和赵武在此事件之后顺利地取回了封地;栾书则顺利地完成了晋景公交付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