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探花只是科举的第三名而已 为什么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呢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2-26)280

还不知道:中探花为什么比中状元还高兴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隋朝开始实行,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1300年的科举制度也就产生了几百名状元,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最为炫耀的名词,是读书人的更高荣誉,而探花只不过是一甲第三名,要说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这个其实有点扯,就象问世界之一高峰叫什么名字,大家都知道是珠穆朗玛峰,要问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估计知道的就没几个了。

中国人对于之一往往是不吝赞美之词,而对于第二、第三却是冷淡的很,就象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的,是胜利的象征,对于夺得银牌、铜牌的,却象是一个失败者,都不怎么好意思拿出来报,这种不公平的状况在这几年才有所改变。

中国实行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一大进步,打破了士族门阀对朝堂的垄断,使得出身寒门的学子可以通过科举之路出人头地,也是统治者为国家选拔官吏的一条重要途径,而状元可以说是读书人都想追逐的一顶桂冠,“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状元的写照。

探花只是科举的第三名而已 为什么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呢

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是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不过状元这个科举之一名的称号从唐朝就有,中国之一位状元是唐高祖李渊时期的孙伏伽,是河北省故城县人,说到探花这个代称殿试第三名则是在北宋晚期,而说到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这个就要说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这里要说到探花一词的来历,探花在唐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是以使者的身份,而这个探花使是要在科举考试中得中进士的人当中选取,在唐代,学子们能通过最后一级中央 *** 考试的,称为进士,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更高功名,之一名就称为状元,进士及第后会举行隆重的庆典,有各种庆祝活动。

而其中的一项活动和“探花”有关,就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就象唐代诗人孟郊写的《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要一日看尽长安花的人,是在同榜进士中选两个最年轻且英俊的人,称为探花使,游遍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用采摘的鲜花来迎接状元。

你想想能够进士及第的人都是当年士子的佼佼者,能当上探花使的要求是年轻英俊,这项殊荣可是同榜进士选举的,这可是真正的年少才俊,能够被这些人选为探花使的人,这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你看我又年轻又帅气还有才华,绝对是男神啊!

所以说这时候的“探花”心情肯定是极美丽的,当然有没有比中状元更高兴就没人知道了,不过不管是探花使还是后来在北宋晚期定下来代称殿试一甲第三名,我相信能得到“探花”的人,心里都是高兴的,能够进士及第成为天子门生,就可以一展才能、施展抱负。

而且“状元”、“榜眼”、“探花”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大多是因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历史上有很多状元没什么作为,而榜眼、探花大放异彩的有很多,对于现在总喜欢报什么状元的,真心希望现在的人不要把眼睛只盯在状元身上,也关心一下第二、第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802/175517.html

“探花只是科举的第三名而已 为什么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呢” 的相关文章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李渊造反就敢马上称帝 朱元璋为何是广积粮缓称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李渊造反敢于立刻称帝,而朱元璋造反要广积粮,缓称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李渊虽然称帝的速度要比朱元璋快得多,但也不是“立刻称帝”。两人虽然在称帝时间上差异较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审时度势,顺势而为。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李渊在太原起兵...

和珅被嘉庆收拾之后 和珅的儿子为何能幸免于难

和珅被嘉庆收拾之后 和珅的儿子为何能幸免于难

史上最大贪官和珅倒台,他唯一的儿子,为何却幸免于难?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799年,89岁乾隆驾崩,就在他的灵柩前,和珅束手就擒,紧接着被搜出8亿两白银!而乾隆65岁才生的小女儿,哭成了泪人儿,去给公爹和珅求情,才勉强保他一个全尸。没想到,丈夫...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宕渠之战张郃斗不过张飞的原因是什么?

在夺得汉中后,得胜方曹操并未趁机拿下蜀地,而是自行北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张飞和张郃都是三国名将,张飞的武艺明显要高于张郃,在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二年),张郃率军下巴西,进军宕渠、蒙头、荡石,张飞率军击败张郃,张郃因为山道狭窄,前后不得相救,张郃被张飞打的非常狼狈,...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高平陵之变后孙资是什么结局?司马懿为何没有清算他?

公元249年,司马懿家族为了从曹爽集团手中夺取魏国政权而发动了一次政变,史称“高平陵政变”。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向心腹孙资与刘放询问托孤大臣人选,二人于是极力推举曹爽为辅政大臣。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杀曹爽夺权,还...

三国曹操五子良将的结局如何?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三国曹操五子良将的结局如何?有哪些人得以善终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曹魏五子良将是曹操手下最得力的五位战将,每一位统兵打仗都是响当当的,都能独当一面,在演义中,五子中除了于禁兵败羞愤而死,剩下四位都是中箭而死,分别是张辽、乐进、张郃、徐晃,而在正史中,只有张郃中箭而死,剩下的几位...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有名士风流,但为人偏执好斗

刘琰(?-234年),字威硕,鲁国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琰于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随同周旋,并于刘备取得益州后受任固陵郡太守。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建兴十二年(234年),刘琰因怀疑入宫月余向太后祝...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吕布真的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吗

吕布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真的就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英勇善战,且一门心思的为董卓着想,董卓让他往东,他不会往西。只因他是董卓的义子。吕布的内心深处是一直尊重董卓的,尽管董卓让他干尽了坏事,他也无怨无悔,依旧死心塌地跟随董卓...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临终之前留下一个60字的誓言,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这个60字的誓言是:“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首先乍一看这句话,...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