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耶律留哥,一次起义,催生三个政权,被成吉思汗封为辽王!
揭秘:耶律留哥,一次起义,催生三个政权,被成吉思汗封为“辽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知名小说家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中,提到长白山有一个“东夏国”,神秘的东夏“万奴王”是一个长着十二只手的怪物,在历史上,东夏国确确实实存在过,但十二只手的东夏王则是小说作者虚构出来的,东夏国的建立者是金国将领蒲鲜万奴,他能够建立割据政权,完全得益于一位契丹人的领导的反金起义,这位契丹人就是“东辽”政权的缔造者耶律留哥!
耶律留哥,是辽国宗室后人,其祖先在辽国即将覆灭之际降金,耶律留哥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入仕于金,被授予北边千户一职。
十三世纪初,崛起的蒙古,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连年南侵,屡败金军,为了削弱金国实力,成吉思汗极力拉拢金国境内的契丹人,鼓动他们举行反金起义,袭击金军后方,配合蒙古大军作战,在成吉思汗的策动下,金国北部的临潢府和泰州等地的契丹人先后多次举行了起义,都被金国镇压下去。
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野狐岭之战爆发,在这场决定蒙古与金国双方命运的大战中,蒙古大获全胜,金军精锐部队遭到重创,此后,金国沉底丧失了战场的主动权,处处被动挨打。
金国统治者担心契丹人与蒙古人联合行动,加强了对契丹人的防范,“下令辽民一户以二女真户夹居防之”,金国的措施,引起契丹人的强烈不满,也使得耶律留哥“不自安”,有了反金的想法。
崇庆元年(公元1212年),也就是野狐岭之战的第二年,耶律留哥跑到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梨树)一带,“纠壮士剽掠其地”,正式举行了反金起义。
金国派军队围剿,耶律留哥且战且走,与其他反金的契丹义军会合,当时,金国北部的契丹人,长期以来一直担负着戍边、养马等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生活困苦不堪,比如,金世宗时,为了防备蒙古,大规模征调契丹人修筑界壕,金章宗时,再次役使数万契丹人修筑界壕和边堡,金国北方的契丹人负担沉重,苦不堪言,纷纷响应耶律留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部队就扩充到数十万人,耶律留哥被推举为元帅。
这次契丹人起义虽然声势浩大,但耶律留哥深知仅凭自己的部队无力与金国抗衡,打算归附于蒙古,寻求庇护,半路上,遇到了攻入辽东的蒙古军,耶律留哥对蒙古将领按陈那衍说:“我们是契丹军,去投奔蒙古的,人困马乏,故逗留于此(4)”,按陈那衍大喜,同意接纳,于是,“留哥乃率所部会按陈于金山,刑白马、白牛,登高北望,折矢以盟”
耶律留哥率领契丹军和蒙古军结盟后,按陈那衍领军返回蒙古,称“吾还奏,当以征辽之责属尔。”
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金国皇帝派遣将领胡沙率领六十万大军,号称百万,来征讨耶律留哥,“声言有得留哥骨一两者,赏金一两,肉一两者,赏银亦如之,仍世袭千户”,耶律留哥自认为寡不敌众,打不过金军,就向盟友蒙古求援。
成吉思汗连忙派“按陈、孛都欢、阿鲁都罕引千骑会留哥,与金兵对阵于迪吉脑兒”,得到增援的耶律留哥勇气大增,派侄子耶律安奴为先锋,横冲胡沙军,大败金军,然后把俘虏和缴获的辎重献给成吉思汗,作为出兵相助的酬劳。
当年三月,众人推举耶律留哥为王,立妻姚里氏为妃,坡沙、僧家奴、耶的、李家奴等为丞相、元帅、尚书,统古与、著拨行元帅府事,国号辽,史称“东辽”。
金国皇帝宣宗派使者青狗来招降留哥,没想到,这个名叫青狗的使者,审时度势之后,反而投降了留哥。
金宣宗大怒,派遣宣抚使蒲鲜万奴率领四十万大军再次攻打留哥,却被留哥归仁县北河击败,蒲鲜万奴收容溃兵逃往东京(今辽宁辽阳),贞祐二年,金宣宗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贞祐三年五月,中都被蒙古军攻占。
蒲鲜万奴看到金国大势已去,就在当年十月,“僣称天王,国号大真,改元天泰”,第二年,蒲鲜万奴向蒙古投降,“以其子帖哥入侍,既而复叛,僣称东夏(10)”,这就是小说《盗墓笔记》中提到的那个捉来建筑大师汪藏海、修建了“云顶天宫”的“东夏国”,蒲鲜万奴就是首任“万奴王”。
历史上的东夏,只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政权,且仅仅存在了19年,即被蒙古大军攻灭,蒲鲜万奴也成为了蒙古人的俘虏,根本没有能力和时间修建规模宏伟的“云顶天宫”。天宫和十二只手的万奴王,都是小说作者根据情节需要虚构出来的,可不要当真哦!
打败蒲鲜万奴后,辽东的金国官员,纷纷投降,于是,耶律留哥“尽有辽东州郡,遂都咸平,号为中京(11)”,金宣宗不甘心失败,再次派遣左副元帅移剌都领军十万攻打留哥,却再次兵败。
公元1215年,耶律留哥攻占东京,部下劝其称帝被拒,同年十一月,留哥赴蒙古朝拜成吉思汗,被封为辽王。
接下来几年,留哥部下几位将领相继叛乱,被先后平定,其中一个名为耶律厮不的将领甚至还建立了一个“后辽”政权,但仅仅存在3年多的时间,即被留哥消灭,公元1220年,留哥去世,结束了传奇的一生。
耶律留哥举行反金起义,直接建立了“东辽”政权,间接催生出耶律厮不的“后辽”政权和蒲鲜万奴的“东夏”政权,一次起义,先后产生三个政权,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