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06)330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到大明,那可是中国最后一个 *** 封建王朝。明朝建国之初,军队战斗力相当强悍,吊打蒙古铁骑。出人意料又不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之一次从南到北的统一。

不过,世事变幻,当年的大明到了嘉靖年间连江浙沿海的倭寇都剿不了了。不然,也不会有戚继光的“戚家军”横空出世。那这种种情况是怎样的,是倭寇太强了?还是明军变弱了?可是之后,“万历三大征”依然碾压了日本军队。这些问题原因究竟在哪里,我们慢慢说来。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卫所制原本的弊端

说到明朝军队,就要提到明朝军队的建军根本制度。那就是卫所制度。卫所制度,是当年朱元璋老人家创立的。由于朱元璋年轻时候是个农民,所以深知粮食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也为了保持军队规模,就发明了这个卫所制度。卫所制度很像汉代的屯田制度。平时种地,农闲时候训练。基本训练和种地二八开,边塞要地就三七开,执行任务也是如此。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没有战事的内地战斗力根本无法保障。

《明史》记载:

“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这样,一个卫所更大官就是卫的长官,叫卫指挥使。下边就是千户、百户、总旗、小旗。卫所制度还规定,如果需要调兵,边塞和要害地方不能调动,只能调动内地卫所。比如,你要调动内地一个卫所的千户军队,总额有1120人。但是,由于80%需要种地,所以你只能调动224人。可以算算,如果一次征战需要调动两万人,那就是一百个千户的军队,一千个百户的军队。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集结起来的一千人来自五个卫所。造成的结果就是上级不认识下级。这样,虽然不会造成特别大的影响,毕竟这些人训练水平都差不多。不过,由于对下级军官人员不熟悉。虽然不像宋朝那样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这么大的程度,还是有一定影响。

卫所制的崩溃

说完了卫所制的原罪,我们接着说卫所制走向没落。跟其他军队制度一样,卫所制度也由于时间的流逝慢慢不适应了社会的变化。我们曾经说过唐代的府兵制,他的崩溃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兼并使得大量府兵变成无地之人而走向灭亡。卫所制度也是如此,由于古代王朝以农业为主,所以土地是一块相当重要的资产。不过,随着王朝渐渐发展,人口增多上层对于利益抽取越来越多。就造成大量自耕农的土地变成了地主的土地,自己就变成了佃农。对于封建社会,最基层的管理者永远是当地士绅。所以,这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因此,拥有土地的卫所士兵也成为了上层盘剥的对象。至永乐初年,军屯的粮食是明军后勤赖以生存的根本。卫所制规定,士兵自留粮食120石,其余全部上交国家。朱元璋曾经如此形容卫所制度:“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粟。”正如朱元璋所说,卫所的军屯粮食达到了全国总税收的40%之多。利用这些粮食,成祖朱棣才能北征蒙古,南下安南,使明朝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不过,到了明宣宗时期,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卫所粮食锐减,从两千多万石下降到两百多万石,到最后直接到一百多万石。军屯已经变得“徒有虚名”。这样情况的发生,在永乐时期也有,但是主要是永乐时期常年征战,大量卫所士兵不得不放弃耕种。但是,在天下太平的宣宗时期,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官员权贵的盘剥!

在明英宗时期,在贵州的兵部尚书王骥考察时上奏,贵州卫所耕地虽多,然而多半被侵占。士兵贫穷,无可耕之田。在弘治时期,“侵夺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凡应纳屯粮,悉置诸度外,其余官舍,彼此效尤,用强霸耕,不纳籽粒,往往均摊于诸卫,或捐月粮扣补,或变家产包赔”,“富豪者种无粮之地,贫弱者输无地之粮”。”如此情况,在明朝时期甚多,所以造成的影响就是非但不能提供粮食,还会加大军费开支。所以,到了明朝中后期随着卫所土地大量缺失,军费从1500年的五万两激增到1586年的360万两。

除了侵占土地,再有就是差役士兵。具利玛窦在《16世纪的中国》中写道:“在这个国家中,也许没有哪个阶层比这些士兵更为卑贱和懒散了……平时,他们抬轿、喂马,像奴仆一样受人役使。”明代卫所士兵,要给长官“月钱”。还要为长官做一些杂役,所以士兵在明朝相当辛苦。不仅辛苦,还不能逃离军籍。朱元璋大佬承袭元朝的户籍制度,规定:

“凡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民有儒,有医,有阴阳。军有校尉,有力士,弓、铺兵。匠有厨役、裁缝、马、船之类。濒海有盐、灶,寺有僧,观有道士。毕以其业着籍,人户以籍为断。”

在明代,当兵是不能脱离军籍的,除非兵部尚书签字。非但如此,不能脱离军籍的长官也是世袭的。卫指挥使以下的军官,全部都世袭。这样的结果,就是军官日益腐败,毕竟不升迁也没有贬官的压力。作为一个常人,怎么可能会上进。当然,像戚继光、俞大遒这样的民族英雄我们要肯定。不过,就算是戚继光也免不了要贪污给领导送礼的俗套。卫所腐败的结果,就是大量士兵的逃离。到嘉靖年间,卫所士兵基本只能有20%的实际兵员。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少人那真遇到后来倭寇这种怎么办?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当时的卫所分三种,一种是亲兵,一种是标营,最后是壮丁。亲兵,是卫指挥使自己的亲信,一般有一二百人而已。这些人主要就是老乡、朋友、家丁或者主要培养的人。他们战斗力有保证,装备训练到位,保护军官。而后就是标营,这个是一支军队的核心,有一千人。这些人平时发一部分军饷,保证饿不死,平时除了耕种还要有一定的训练。

但是这些人,如果让他们开拔是要付钱的。这个钱就是补足他们的军饷,他们才肯去战斗。最后一部分就是平时不存在,关键时候没办法抓来的壮丁充数的平民。他们是没有战斗力也没有士气的,基本出城就开始逃跑。

所以,当戚继光当初刚遇到倭寇时,明军组织了一万多人去征剿800多倭寇。这样的战斗,本该是明军碾压的战斗,最后却是倭寇追着明军跑。最后,还是戚继光射死三个头目才稳定了战局。由于对卫所士兵的极度不信任,才有了“戚家军”的组建。

明帝国财政的枯竭

士兵的士气低迷,军队大量缺员是主要原因。还有一个就是装备的简陋。明代军队,相比于前朝更大的改进就是对于火药的运用。火药,从唐代末期就运用到了军队。在宋朝时候,砲是一个重要的武器。当时面对蒙古和金国骑兵,宋军的砲相当有威慑力。这里的砲为什么这么写,不是我写错了,而是就是这个砲。因为这个时候打出来的炮弹不是铁芯的而是石头。所以是个石字旁。到了明朝,火炮技术突飞猛进。

在明军抗倭援朝战斗中,火炮对日本的威慑力量相当大。不过,这是在财政充裕的情况下。万历三大征都是张居正改革积攒的钱粮,到了萨尔浒大战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明帝国腐败加剧,嘉靖、万历、天启常年不务正业。帝国财政枯竭,“一条鞭法”的红利被万历掏空。所以,萨尔浒大战时,明军战斗力相当强。都是万历三大征时期的百战精兵,可是装备已经发生了变化。当时杨镐在出征祭旗的时候,杀牛时三刀砍不死牛。还是靠杨镐的尚方宝剑才砍死了牛。当时,发放给明军的武器中,竟然还有正德时期的装备。正德那可是明武宗的年号,到万历都已经快一百年了。就好像,今天的我们用抗日战争时期的武器打仗一样。

如此种种,可见当时明军战力不可能强大。而当时与倭寇作战的主要是内地卫所士兵,这些士兵根本就不可能会是倭寇的对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76956.html

“明军曾经吊打蒙古铁骑,为何到后来却不堪一击?”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上赵匡胤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他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上的赵匡胤绝对是谋反界的奇才,篡位史上的王者,他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死了一个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他所发动的陈桥兵变,只死了1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当然了,韩通一家也没能逃过厄运。除此以外,居然没有任何伤亡。这可...

李泌在唐朝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一生有何作为?

李泌在唐朝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一生有何作为?

李泌是中唐史上突出的人物,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泌,出身赵郡李氏,隋唐时期世家大族有“五姓七家”的说法,包括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隋唐的政治也掌控在这些世家大族手中,他们相互联姻,互相扶助,是当时社会上很重...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哪些原因导致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司马懿是曹魏后期重要的大臣,少年就有大志向,面对东汉末年乱世(汉末大乱,常慨然有忧天下心),有总齐八荒,一统天下的志愿。而且司马懿也并非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无能,恰恰相反,司马懿政治、军事能力都很强,但是司...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张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才能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纮与昭,号二张;纮柔克,昭纯刚。纮先死,德不亡,昭后死,誉益彰。——萧常提起东吴的大臣,大家最容易想起的是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其实这几位都是侧重于军事,东吴早期的文臣代表是“二张”——张昭、张纮。他们为孙...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攻下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中的妃子和宫女是什么下场

还不知道: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的妃子和宫女后来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自成进军紫禁城建立大顺政权之后,皇宫中的妃子宫女被义军掳走,被欺辱被杀害甚至忍受不了被欺凌自杀。她们是否会后悔当初没有听崇祯皇帝的话一起去死呢?最起码不至于被欺辱至此,没有给自己留下一个...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咏亦称张忠定、张乖崖,太平兴国年间进士。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明代文学史家冯梦龙在《智囊全集》中讲到了一件事:“张乖崖守成都,兵火之余,人怀反侧。一日大阅,始出,众遂嵩呼者三……”这里的张乖崖,就是宋朝开国初期的大臣张咏。宋朝建国以后,四川很不平定,爆发了多场动乱。规模最大的莫过于王小波...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