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最聪明的亡国之君是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发展到后期的时候,各方势力孰强孰弱其实已经是很明显了,没有了大将支撑的蜀汉就像失去一条腿只得靠拐杖踽踽独行的老人,相比之下曹魏就显出了一派欣欣向荣。不过即使是在这样的逆境中,诸葛亮依旧没有放弃,到死都想为刘禅留下太平盛世。可惜的是,天不遂愿,最后就连诸葛亮都在路上操劳病逝。
刘禅被人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对于蜀汉的发展而言几乎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此诸葛亮的死也就意味着蜀汉唯一的支柱也断了。但是,刘禅之所以会养成这样没用的性格,其实大部分原因还是因为他对诸葛亮太过依赖了。诸葛亮一直尽忠职守,刘阿斗也十分听话,一切大小事务全都听诸葛亮的。
但是,时间久了,刘禅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他一遇到事情,之一反应都不是想着自己去解决,而是去找诸葛亮看看该怎么办。长此以往下去,他也就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建议,因此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他才会听信宦官的话,最后成了亡国之君。
甚至是到了现在,都会有人用刘禅来调侃那些无能的人,那么他真的就只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吗?想一想,他在皇位上的时间有四十年之久,已经是坚持了很久了,而且在他投降以后,他并没有与其他亡国之君一样落得什么凄惨的下场,反而还得了个安乐公的爵位,日常生活也依旧富足。
这样的人,会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蠢蛋吗?刘禅的品性到底如何,或许只有最为熟悉他的诸葛亮才是有资格评论的。对他,诸葛亮曾说过:“天资聪敏,爱德下士”,由此可见他并非是真的愚蠢。
阿斗还有两个兄弟,而且他的母亲还只是个妾,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选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这说明他身上肯定是有着独特的闪光点的。他即位的时候年仅十七,对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是很稚嫩的,不过好在身边有着这么一位足智多谋又全心全意为他的丞相,当然事事要多请教。
在刘禅接手皇位以后,曾经着重农业的发展,经过长期战斗,他认为应该要休息下来恢复元气了。不过,这时候诸葛亮却产生了与其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蜀国的地理位置是不适合长治久安的,因而必须要北伐。阿斗也同意了这个想法,但是北伐多次都失败了。原本已经稍微有些起色的经济马上又陷入了萧条之中,后来在诸葛亮去世以后,刘禅就再也没有北伐。
他不但懂得发展生产的重要性,还很明白要怎样做才能够拉拢人心。当时,遇上魏国内乱,夏侯渊一家逃到了蜀国,刘禅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为了拉拢这个大将,完全放弃了彼此之间的仇恨,还派人给了他很多的食物。
后来,还有许多人批判他“乐不思蜀”。但其实只有他做出这样的样子,才能够取得司马昭的信任。如果他整天就大喊自己要回蜀国,要复国,那么他的结局又会是怎样呢?蜀国百姓的结局又会是怎样呢?都不会得到好下场的。既然已经成为了对方的俘虏,那么就要有俘虏的样子,也正是因为他懂得这一点,才非但没有让人觉得他愚笨,他反而是拥有着大智慧的。
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奇怪,如果他真的拥有着大智慧,那么他做皇帝的时候为什么不表现出来呢?这就说到诸葛亮了。当时,刘备是希望诸葛亮能够从旁辅佐刘禅,最后能够让他拥有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但是诸葛亮却像溺爱的“外公”一样,所有的事情都自己亲自去做,这样既不能让刘禅得到锻炼,也助长了刘禅对他的依赖。
诸葛亮是真切的想要帮助刘禅,但是力气却用错了地方。从他的《出师表》中就能看出,通篇言辞感人,使人不禁为之叹惋。但是再看其中内容,这篇文章更加像一篇家训,他告诉皇上谁是奸臣谁是良臣,也许诸葛亮是完全出于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但是他与刘禅之间毕竟有着一层君臣关系在。随便换了哪个皇帝收到这样的文章,心中肯定是有不悦的,但是刘禅作为皇帝,对待他还是充满了宽怀之心的。
可见刘禅并不是真的傻子,在那个时代中,他是少有的看得清楚局势的人。不过,也正是生在了帝王家,许多事情他都是身不由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