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历史文化7年前 (2018-03-23)350

虎符为什么要分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虎符是古代朝廷调兵遣将用的信物,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老虎形状,背面刻有铭文,劈为两半,一半留在中央朝廷,一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当国家发生战争需要调兵遣将时,中央的一半虎符作为命令发出,与将帅的一半虎符合成完整的一块,验明是真品,调兵命令才能生效。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虎符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也用于防范地方军事统帅势力过大发生叛乱。虎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早期用竹、木、石一类的材料制成,后来逐渐开始使用青铜、金、玉等高级原料。从汉朝到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隋朝时改为麟符,即麒麟状的兵符。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李虎,为了避讳,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逐渐不再用动物形状,而是演变为普通形状的铜牌。

关于虎符,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赵国首都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10万大军救赵。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威胁魏国。魏王惧怕秦国,便命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情势愈加危急,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向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援。信陵君向魏王进谏,却遭到魏王拒绝。信陵君万般无奈,准备率领自己的门客出战,拼死支援赵国。这时,信陵君的谋士侯嬴献计说:“公子当年曾经对大王的宠妃如姬有大恩,她为了报恩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您可以请求如姬从大王身边盗出虎符,您再拿着虎符去调动晋鄙的10万大军,总比白白送死要有效。”于是,信陵君请求如姬帮助,如姬果然盗出了魏王掌管的半个虎符。信陵君拿着这半个虎符,到达晋鄙军营中,假传出兵命令。晋鄙起了疑心,信陵君立刻叫手下杀掉晋鄙,夺得军权,与秦军作战,最终救了赵国。1942年,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

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古人打仗是像影视剧中那样双方大将单挑决胜负么?

我们在书上、影视剧上经常能够看到这样一幕:古代战场上两军对垒,一位威风凛凛的将军骑马横刀,向敌方大将大喝一声:“来将通名!”对手报上姓名,两人随即展开战斗。不到片刻,败者便被斩落马下。双方士兵摇旗呐喊,却并没有参与战斗。这一幕在古代是真的吗?事实上,中国古代确实存在过这样的武将单挑战斗方式。人类文明早期,国家与民族概念还不完善时,战争规模并不大,一场战役的双方军队人数有限,作为统帅的将军,和士兵一样,都要直接参加战斗,个人勇猛在战争中起着比较大的作用。春秋时期,由于“礼”文化的影响,贵族之间更讲究作战中的礼仪。单挑能够展示贵族的个人实力和礼仪风度,因此,单挑的作战方式一度盛行。《春秋谷梁传》中就曾记载:鲁国大将公子友和莒(jǔ)国大将莒挐(rú)率军对峙。战场上,公子友对莒挐喊道:“士兵有什么罪过,何必让他们白白牺牲?不如我们俩单挑吧!”于是公子友和莒挐单挑作战。眼看公子友处于下风,他的部下便纷纷呐喊起来:“孟劳!”“孟劳”是公子友身上佩戴的一把宝刀。公子友被部下提醒,猛地拔出宝刀,杀死莒挐,因此反败为胜。

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随着时代发展,战争规模越来越大,动辄上万人,单挑的作战方式逐渐不再流行,将军的作用也更加倾向于指挥统筹,如战国时期的吴起、李牧等名将,都以军事谋略闻名,而非个人武力。但在离春秋时间还不太久远的秦汉时期,武将单挑的形式还有一定保留。如秦朝末年的名将项羽,个人作战能力很强,当他与刘邦对峙时,也提出与刘邦单挑,但刘邦回答说:“我又不逞匹夫之勇,为什么要和你单挑?”这也充分说明,军事统帅已越来越偏重统筹全局的能力,项羽的思维已经落后于时代。而秦汉之后,单挑的作战方式基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后世名将虽然也注重自身的武艺修养,但更重视的是军事思想和战争谋略。《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大量勇猛的武将,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许褚、典韦等,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笔下,他们个个武艺高强,打起仗来也是经常单独叫阵,把敌手斩落马下。其实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上,由于马镫尚未发明,武将骑在马上较难坐稳,单挑的例子并不多,武将所起的作用一般是率军冲击。偶尔在混战中会出现短兵相接的直接战斗,但“一对一”式的战斗方式并不多见。

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3/179918.html

“古代虎符既然是调兵遣将用的信物 为什么要分为两半呢” 的相关文章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

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又与顾荣、陆云并称“洛阳三俊”。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太康十年(289年)...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民间关于同治皇帝的死说法有三种 其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原因

还不知道:同治皇帝死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同治皇帝死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875年1月12日),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关于同治是怎么死的?民间有几种说法,但没有一种说法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就连可信度最高的死于天花说,即便有清廷档...

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之后 能比地方县令权力还大吗

古代宰相告老还乡之后 能比地方县令权力还大吗

还不知道:宰相退位和县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宰相告老还乡后,与地方县令谁的权力更大?在过去源远流长的历史潮流中,出现了很多为国为民的宰相,他们身为皇帝左膀右臂,为其分担解忧,做出了很多贡献,当然也不乏出现一些劳财害民的宰相,使得整个王朝的发展都受到了阻碍。那么这...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曹魏名将、书法家,屡出奇谋,工于书法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

陈琳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陈琳在文学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历史上真实的刘宏,东汉的灭亡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宏,生于冀州河间国,东汉第十一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道“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说是东汉之乱始于桓、灵二帝,其实小编认为真正的致乱其实就是汉灵帝时期,宠幸十常侍,第二次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都是发生在汉灵帝在位期间。用《三国演义》中的原话来说就...

探索曹霸的艺术风格,杜甫是如何评价他的?

探索曹霸的艺术风格,杜甫是如何评价他的?

曹霸,三国高贵公曹髦后裔,唐玄宗时期画家,能文善画,官至左武卫将军,杜甫作有《丹青引》及《观曹将军画马图》二诗,表达对其画艺的赞叹。 渡来人高向玄理与僧旻也自称曹操后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霸早年学书,师法王羲之、卫夫人等,擅画马,尤精鞍马人物。时人甚至以其...

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辛弃疾,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如今的文人墨客都是写长文,而古代的文人墨客则是写短诗,背过唐诗三百首首的我们,应该从小对于古代诗人的印象,应该衣着寒酸,双手后背,眉头紧皱,仰天呼出那一首首经典诗句,亦或者是独自饮酒,长舒胸臆的才对。但是,在南宋时却有一个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