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和陆逊都是贤君名臣,孙权后来为什么要逼死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陆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陆逊是三国时吴国数一数二的名将,他不但文武双全,行军打仗、处理内政皆不在话下,还忠心耿耿,为东吴的发展鞠躬尽瘁。他火烧连营,逼退了刘备的复仇大军,对魏国则赢下了重要的石亭之战。他历任大都督、上大将军,最终官至丞相,地位非常尊崇。可到了晚年,他却是硬生生被自己的主公孙权逼死的,十分凄惨,那么,孙权为何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陆逊与孙权的关系可以说是相当好的,陆逊刚刚崭露头角,孙权就“以兄策女配逊。”当吕蒙为了袭取荆州,称病会建业养伤时,孙权询问他谁可以代替他处理事务,吕蒙回答:“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
吕蒙对陆逊推崇备至,孙权本人也很看好他,于是孙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这之后,陆逊逐渐飞黄腾达,一步步走上东吴权力的高处。孙权十分信任他,对他的建议很重视,且基本上都采纳了。《三国志》中举例道:“权每与禅、亮书,常过示逊,轻重可否,有所不安,便令改定,以印封行之。”
连写给刘禅、诸葛亮的国书,孙权都要先给陆逊过目修改,以保证言辞妥当。黄龙元年(229),孙权东巡,留下太子孙登、诸位皇子和宗室子弟在武昌,并且“徵逊辅太子,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董督军国。”孙权不但把孩子交给陆逊教育,荆州等地的大事也悉数托付给了他。
孙权的次子,建昌侯孙虑在堂前建起斗鸭栏,让鸭子在其中争斗,以此为乐。陆逊立刻严肃地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孙虑马上就拆毁了鸭栏。孙权的侄子孙松仗着和孙权关系亲密,纵容士兵,“逊对之髡其职吏。”陆逊当着孙松的面把他的士兵头发剃光。
陆逊教育皇子的事迹大多此类,可见其直言进谏,不只是对孙权。后来,孙权想要征讨夷州,将这一海外岛屿划归吴地,陆逊上书劝阻,却没被采纳。结果,孙权得不偿失,对陆逊的意见便更加重视了。赤乌七年(244),陆逊担任丞相,本来是一件喜事,可是随后到来的是更多的是非。
赤乌五年(242),深受孙权喜爱和重视的太子孙登去世,人们都因为贤德的太子死去而伤心。在孙登的遗书中,他向孙权推荐了很多贤臣,另外,还希望自己死后,三弟孙和能够当上太子。孙权遵从了他的遗愿,立孙和为太子。而这一举动引起了孙权的四子孙霸、长女全公主的不满,于是孙和、孙霸“二宫并阙”。
这种情况下,大臣们纷纷站队,各自派遣家族子弟前去侍奉两位继承人中的一位。全琮写信将此事告知陆逊,陆逊则“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他认为继承人应该凭借才能得到皇位,反对结党结派。
孙权曾经生了场大病,下旨让太子孙和前往太庙祈福,孙和妃子的叔叔就住在太庙附近,于是邀请孙和到家中坐坐,全公主的线人将这一情报回禀,全公主便向孙权进谗言说孙和不去太庙祭祀而是去了外戚家谋划事情,又说孙和之母王夫人听说孙权病重后非常高兴。
这下子孙权当然是怒不可遏,王夫人则被这一谣言害得郁郁而终。太子孙和则派遣手下到孙权床下探听消息,得知孙权想要废掉自己,于是借亲信陆胤去见陆逊的机会,请求陆逊为他辩解。于是“逊上疏陈:‘太子正统,宜有盘石之固,鲁王籓臣,当使宠秩有差,彼此得所,上下获安。谨叩头流血以闻。’”
陆逊用太子不宜频繁更换,且嫡庶有别等理由为孙和说话,可此时孙权已经对孙和起了厌恶之心了,于是对陆逊的苦谏视而不见,另外,孙权还派使臣询问陆逊身在武昌,怎么得知宫中的消息。陆逊诚实回答是陆胤告知,孙权便找来陆胤,陆胤为了保全孙和,便推脱给杨竺。
杨竺受不住酷刑,在狱中招供了陆逊不存在的二十多条罪行,又有太子太傅吾粲因为和陆逊有数次书信往来,被处死,于是“权累遣中使责让逊。”不久,“逊愤恚致卒,时年六十三。”后来,其子陆抗澄清了父亲被指控的罪行,孙权大为后悔,哭着对陆抗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前后所问,一焚灭之,莫令人见也。”
陆逊为吴国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惜在继承人问题上,他的刚正不阿和直言进谏惹怒了年老后逐渐变得昏聩的孙权。陆逊的出发点本是稳定社稷,遵循礼法,而一心想要废除太子的孙权则过于暴躁。陆逊一代贤臣、社稷之臣,却因为这种原因不幸殒命,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