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3-25)140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裴炎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位伟人是这样评价武则天:“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裴炎就是这样被武则天利用后又杀死的人,曾经为了打压裴行俭,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可是最后裴炎也被女皇处斩了,这中间有什么故事呢?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裴炎和裴行俭都是很有能力的人,两人其实还是本家,都出身于河东裴氏,只是裴炎出身于河东裴氏洗马裴,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中眷房,可是两人的政见不同,一个支持武则天,一个反对武则天,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

裴行俭起步比较早,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就以明经科考试中选,并得名将苏定方教授用兵奇术。他还精通阴阳历法,善于鉴别人才,所提拔的名将有程务挺、王方翼、李多祚、黑齿常之等。在李治执政期间,突厥的复国运动进入了 *** 阶段。由于领导者均为原东、西突厥帝国的贵族甚或皇族,颇具号召力,他们不断地组织叛乱,想尽各种办法破坏唐帝国的马场,连年骚扰使得唐朝北方马场累计损失马匹达18万之多。

突厥之乱,成就了一代名将裴行俭的声名,他曾三次出征突厥,均全胜而回,声望与日俱增。后来,裴行俭因计败十姓突厥和吐蕃联军收复安西四镇,被高宗特授以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当时的左卫大将军由太子李显挂名,所以裴行俭实际成为总管京师守卫部队和出征野战部队的军方更高领导人。次年他又受命任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合兵30余万,大败突厥主力,擒其酋长,杀其可汗,令唐高宗大为欣慰。开耀元年,裴行俭三征突厥,智勇兼备,降伏突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完全平定了突厥余部,累计功劳和声望眼看就有入相的可能。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裴行俭声望愈高,武则天则愈加担心。因为裴行俭手握军权,而且培养的人才众多,并且政见与武则天不同,是武则天的头号政敌,他如拜相将对武则天夺权构成严重障碍。这个时候,武则天想到了一个人,就是裴炎,裴炎因科举入仕,地位不高,是武则天亲自培养的北门学士中的佼佼者。裴炎在武则天的暗示下,上表高宗,历陈此次大捷并非裴行俭的功劳:“阿史那伏念投降实际是由于裴行俭的部将程务挺、张虔勖率兵逼逐,加上漠北的回纥诸部配合南进,他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并非裴行俭真的有那么大本事。”唐高宗因此取消了为裴行俭记大功的念头。

而这次裴行俭俘虏的一大批降将中,包括突厥伪可汗阿史那伏念,裴行俭曾给其许诺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许其不死,现在裴炎摇唇鼓舌地力称这些突厥首领根本不是真心归降,武则天则在一旁添油加醋,于是唐高宗便不顾裴行俭等人的反对,把这54名投降的突厥贵族全部斩首,开了唐廷不杀降将的先例。大唐的言而无信使突厥人大为不满,埋下了之后突厥贵族反唐的祸根。面对这种情况,裴行俭心灰意冷,叹息道:“与部将争功,古今所耻。现在既然归功于自己的部下,我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是背信弃义地杀戮降将,以后恐怕不会有人投降朝廷了。”于是托病不出,这正中武则天下怀。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裴炎对过自己的一番鼓动,让裴行俭主动放弃了军队大权,同时,在这次事件中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两位部将程务挺和张虔勖,也因此背着了曾经的领导和恩师,投靠了裴炎和武则天,后分别执掌左右羽林军,为武则天将来发动宫廷政变废唐中宗李显立下了汗马功劳。

裴炎立了大功,官运亨通,为何最终又被武则天处斩呢?原来裴炎错误观点判断了武则天的意图,裴炎虽然支持武则天掌权,可是他还是受传统思想影响,不支持武则天称帝,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忠于李唐皇室的,毕竟他是李治亲自指定的顾命大臣。所以当他发现武则天有称帝的迹象的时候,他就极力阻止,他极力反对武则天立武氏七庙,由此而得罪武则天。后来在扬州叛乱期间,又主张还政唐睿宗李旦,因此被诬以谋反,被女皇斩于洛阳都亭。

裴炎和裴行俭都是出身于河东裴氏,奈何政见不同,支持的人不同,相煎何太急啊。当裴炎发现武则天有称帝的企图的时候,可能内心也会有一丝后悔吧,当初不该把裴行俭排挤出去,如果裴行俭在,突厥之乱不会那么厉害,大唐的政权也许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武周取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3/180171.html

“武则天非常借重裴炎,为什么最后还是把他处死了?” 的相关文章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慕容延钊有慕容化龙之称,是五代末年到北宋初年著名的军事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隆四年(963年),慕容延钊率领宋军南下,一举消灭荆南与武平军两个割据政权,平定了湖南与湖北。可不久慕容延钊就因为与监军李处耘不和,被气得忧病交加而亡。慕容延钊是赵匡胤义兄...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能够和诸葛亮分掌军政大军 李严到底是什么人

李严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让他跟诸葛亮分掌军政大权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严是东汉末年南阳人,少时便以才干闻名于世,先后在刘表和刘璋手下任职,后在刘备进攻益州时,看出刘璋大势已去的他转投在刘备帐下,逐步受到刘备重用,一直到其临终托孤。要李严同...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是什么人?他为何会斗不过司马伦?

司马允,晋武帝司马炎第十子,西晋宗室、诸侯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晋时期,曾出现过一次遍布全国的,由西晋皇族为主角,互相征战不休,互相争夺权力的一场大动乱,史称“八王之乱”。皇族争权历来有之,哪个朝代都不可避免,只不过看规模大小而已,是否在国家承受的范围之内。“八王之乱”的起因和...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范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范旻(936-981年),字贵参,大名府宗城人,宰相范质之子,十岁能属文。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乾德中,以父荫为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迁著作佐郎,转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知开封县。宋太宗领京兆尹,颇器重之。及平岭南,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通判镇州有能声,迁库部员外郎...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对汉献帝到底有多好

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对汉献帝到底怎么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曹操相信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电视版的《三国演义》,因为电视改编、文学创作等,曹操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建雄”。而那句话也成为了人们对曹操的印象“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事实上,曹操一生...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刘备在托孤诸葛亮的时候 刘备为何还托孤李严

对刘备托孤诸葛亮的同时,为何还要托孤李严?是因为不信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为了给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御驾亲征,发动了夷陵之战。诚然,刘备一度深入到吴国境内。不过,公元222年,陆逊采用了火攻的计策,...

有哪些与李辅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李辅国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李辅国(704年―762年),字静忠,博陆郡(今北京市平谷区)人。唐朝中期权宦,唐代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辅国样貌奇丑无比,早年净身入宫成为宦官,后因尽心侍奉太子李亨成为其心腹。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辅国因力劝太子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