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权过世之后,为什么东吴会沉迷内斗无法自拔?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06)170

三国时期孙权执掌吴国政权长达半个世纪,在这52年时间内,他凭借一己之力将吴国打造为一方诸侯,可是孙权过世之后,为什么东吴会沉迷内斗无法自拔?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直接原因:孙权在立嗣问题上反复犹豫,举棋不定

话说皇帝这个角色,对于众人的吸引力简直是太有诱惑力了。

不然,民间怎么会有“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的说法呢?从侧面反映出老百姓对做皇帝的渴望。

所以说,无论是草根还是权贵,都想圆自己的皇帝梦。我们观看各个朝代的电视剧,知道了在宫廷内部,为了争夺皇权,各种势力间的争斗是多么地激烈,尽管某些情节是戏说,但也从侧面反应出历史真实的一面。

孙权家的故事也很狗血,足够写一部内容丰富、人物性格突出、矛盾点频频爆发的电视连续剧了。因为孙权在立嗣这一重大决策中有些举棋不定,导致后续权臣当道、篡权夺位的事情频频发生。

首先来说,孙权儿子很多,且人才济济,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加之孙权本人对儿子们的亲疏远近,影响了孙权对争夺皇位这一重大事件的判断。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的大儿子孙登为人好善,且有治国之方,只可惜英年早逝,只获得了太子之名,未能登上皇位。孙权确定三子孙和为太子。

但孙权更喜欢四子孙霸,将其封为鲁王,还授予其与太子孙和同等级别的待遇。这不是犯了“僭越”之怒吗?也有臣下向孙权进谏认为这不妥,但孙权不为所动。

时间长了,鲁王孙霸就起心思了。为啥我就不能当太子了呢?于是,明里暗里和孙和争斗,弄得全国皆知两兄弟不和。

孙权过世之后,为什么东吴会沉迷内斗无法自拔?

孙权无奈,只好废掉太子孙和,将挑起事端的鲁王孙霸杀掉,转而将另一个儿子孙亮送上了皇位。

其实,孙和也是非常有才能的,大儿子孙登对弟弟孙和有极高的评价,曾经给父皇孙权建议“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若是孙权就确定孙和就是太子,并且给予特权,相信后续的兄弟阋墙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

孙权于公元252年驾崩,太子孙亮继位,孙峻辅政。东吴内部的争斗告一段落了吗?没有!

后续孙亮又被权臣孙綝废黜杀死,孙权的六子孙休继位,孙休又联合势力将孙綝干翻,过了六年,孙休病故,诸臣拥立孙和之子孙皓当上了皇帝。

孙皓又将孙休的子孙杀掉。这一桩桩惨案,连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孙权家里面的人在不停争斗、自相残杀,“不亦忙乎”,下边的群臣也在争权夺利。从孙权的父亲孙坚开始,就存在着严重的派系问题,而这一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孙权死后,东吴内部的派系争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激烈。

根本原因:吴国内部其实存在着复杂的派系问题

从东汉末年开始,逐渐形成了多个地域集团,比如,在刘备圈里,就有故旧集团、荆襄集团、益州集团和凉州集团。孙权这里呢?

就分为淮泗集团和江东集团,还有一部分宗亲势力。无论是在东吴势力创立的初期,即孙策征讨江东时,还是孙权执政初期,他们倚仗的均为淮泗集团。

但在孙权有意无意扶持之下,以顾雍、陆逊为代表的江东世族在慢慢崛起。得益于顾雍、陆逊等人的品学,两大派系和平相处,相安无事。

不过,表面上的安定并不能掩饰暗流涌动的势力争斗,当太子孙和和鲁王明争暗斗之时,淮泗集团和江东世族也在站队。

而且,两股势力的政治目标也不一致,前者以北伐曹魏为目的,而后者意在保卫江东,前者较为激进,想辅佐孙权统一天下,而后者较为保守。

在孙权制止孙和与孙霸太子之争时,淮泗集团和江东世族两个党派的重要人物均受到挤压,造成双方势力在不断互相残杀、严重受损。

孙权为了压制两股势力的迅猛增长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同时也为了巩固东吴政权的稳固性,尤其在设置托孤班底时,孙权绞尽脑汁,用心良苦,将两股势力中的代表人物分别纳入到班底之中,包括属于淮泗集团的诸葛恪、吕据,也有江东人士孙弘、滕胤。

孙权过世之后,为什么东吴会沉迷内斗无法自拔?

但尽管如此,两大势力的互相牵制,再加上孙家宗室的不安分,造成东吴各股势力为了自家的利益而不断争执,使得东吴朝局不断动荡,频繁出现内耗。

我们知道,西晋归一统时,最后灭掉的才是东吴,说明尽管东吴各个派系、势力在不断内耗,但还是没有担心会有亡国的危险,一大原因就是因为有了长江这一天然屏障,从客观上安了东吴将士的心。

客观原因:东吴 *** 自认为拥有长江天险,可以无视蜀魏

我们知道,即便是在近代,长江也是军事上的天险,更不用说在20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了。公元229年,东吴军队在陆逊的带领下,大败北魏大司马曹休,之后,东吴有24年未起大的国与国之间的争端。

孙和与孙霸为了皇位激烈内斗时,也正是处于这一暂时和平时期,而北魏正忙着和蜀汉作战,顾不上东吴。直到孙权去世,魏国才发动东兴之战,不想,再次战败。

东吴政权倚仗长江天险,在当时,也被诸葛亮看在眼里,他分析说,孙权虽然不能渡江北伐,但凭借长江足以能够自保。

无论是北魏还是西晋的部队,都不善水战,这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就得到了验证,所以说,在被层层加固之后,东吴政权依靠长江防线,过上了多年的和平日子。

但是,东吴政权内部的不断争斗,终究是要消耗内力的。多年的内耗,国力逐渐衰竭,民心逐渐丧失,何时亡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东吴各种势力并没有以国家大局为重,而是为了自家的蝇头小利,逐渐丧失了国家的基本稳定盘,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剧。而早先所挣的利益,也成为“掩耳盗铃”的牺牲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7408.html

“孙权过世之后,为什么东吴会沉迷内斗无法自拔?”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还杀了他?

李世民为何没有把单雄信纳入麾下还杀了他?

单雄信,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京剧名折《斩雄信》(《锁五龙》中的一段)中有一段唱词,大致内容是说,单雄信在上法场前,将其昔日的结义兄弟们,一个个骂得狗血淋头,痛斥他们(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的种种忘恩负义。所谓时势造英雄,识英雄更重英雄。在我国古...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为何没有选择自己称帝?原因是什么?

霍光,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西汉权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刘病已无疑算得上是西汉最成功的皇帝之一。他年少当皇帝,身后又无权无势。朝中大臣霍光强势无比,刚废了一个皇帝刘贺,把他扶起来。虽然霍光把他扶起来,但是对他充满了一万分的警惕。他要做得不好,霍光随时...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历史上朱元璋是如何评价元朝的?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在《明太祖宝训》中说过“元以宽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宽”这样一句话。这句话是有些让人费解的。有哪些让人费解的地方呢?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东吴著名史学家,他著有哪些作品?

谢承(?—256年) ,字伟平,三国吴山阴人,吴大帝孙权发妻谢夫人之弟,三国时期著名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权接任统领江东,谢承曾任吴郡督邮。谢夫人卒后,升迁五官郎中,不久后改任长沙东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后汉书》143卷(今已佚)、《会稽先贤传》7卷。...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身为代王的刘恒,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望着眼前巍峨的长安城,刘恒不禁心生感慨。十五年前,他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仅仅只有八岁。当时还...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张德胜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张德胜是明初朱元璋麾下的一个名将,死后配享太庙,他曾经在龙湾之战中烧了陈友谅的船,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元末天下大乱的时候,江淮地区更是乱成了一锅粥,涌现出了很多盗贼,为了应对这种混乱的局面,张德胜和俞通海、廖永忠、廖永安等盘踞在巢湖一带,训练了一支十分强劲的...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刘宗敏与张献忠为何都要杀妻?真相是什么?

刘宗敏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南明隆武二年(公元1646年,清顺治三年),清朝因对割据四川的张献忠劝降未遂,派出肃亲王豪格统领满汉大军前往征讨。当年五月,豪格率部夺取汉中,有了对张献忠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此时的张献忠不仅面临着清...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