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5-15)110

棉甲的防护力不如铁甲,唐宋铁甲,为何被明清棉甲取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最近一两年时间里,在影视剧中,一改之前以清宫剧为主的局面。关于唐宋时期的影视剧越来越多,例如《长安十二时辰》《清平乐》等等。在这些影视剧中,都出现了关于唐宋军队铠甲的样式。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唐宋时期的铠甲以铁甲为主,到了明清时期,为何出现了棉甲呢?与唐宋时代的铁甲相比,明清时代的棉甲水平怎么样呢?今天,我们就聊聊唐宋时期的铁甲和明清时期的棉甲,看一下其中的巨大差别。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铠甲的具体作用。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铠甲能够起到保护官兵们身体安全的作用,有的类似于类似于现在军队使用的钢盔和防弹背心。但是,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并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够拥有铠甲。由于铜矿石或者铁矿石的开采量不高,铠甲无法彻底装备各级官兵。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中高级军官和主力精锐部队才会装备铠甲。

至于低级军官和普通的将士们,则只有简单的布衣,最多装备护甲而已。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军队的铠甲,基本上以青铜或者铁为主。在那个年代,金属铠甲价格比较昂贵,当时的政权根本就无力全面装备。进入秦汉统治时期,随着与北方游牧政权的战争增多,中原王朝的军队中,出现了动物皮毛 *** 的皮甲。皮甲的防御作用明显不如铁制铠甲,但是比铁甲更为轻便铁甲的防护作用虽然好,但非常笨重。根据宋朝历史文献记载,宋朝精锐禁军装备的铁甲,总计分为1000多块,总重量达到了40斤以上。由此可见,古代官兵的单兵负重并不算轻。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由于铠甲都比较笨重,长时间穿戴铠甲,对于士兵们的体能考验非常大。例如长途行军,官兵们会非常疲惫。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比较寒冷,对于驻扎在北方各地的官兵们来说,一旦到了冬天,穿着铠甲“真是透心凉,心飞扬”。铠甲没有任何的保暖作用,主要是材质问题。唐朝著名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由此可见,铠甲出现了各方面的问题。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到了唐朝统治的中前期,纸甲和布绢甲开始装备唐朝军队。其中,纸甲的造价非常低廉、而且比较轻薄,最关键的就是防护能力,纸甲的防护能力并不算差。因此,开始在唐朝各地驻军中逐渐普及。对于纸甲的 *** 过程,在唐朝的文历史献中有清楚的记载:“纸甲用无性柔之纸,加以垂软,叠厚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由此可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时代的武器和其他装备,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进步。

在唐朝统治时期,纸甲开始逐步装备和推广。进入宋朝统治时期,纸甲的装备数量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基本上达到了纸甲与铁甲、皮甲一半对一半。宋朝历史文献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宋朝福建路泉州的知州大人,关于当地驻军的军备问题,曾经上奏表示:“所有本寨军器都稍足备,但水军所需者纸甲。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今当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从泉州知州的奏折描述来看,当地驻军中,纸甲的装备数量已经基本与铁甲、皮甲持平。

但是纸甲有一个比较大的毛病,那就是比较容易损坏。一旦纸甲出现了破损的情况,修理对于专业度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士兵根本做不了。13世纪,北方草原的元朝崛起,并且先后消灭了西夏国、西辽国、金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的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帝国。元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元朝军队开始装备一种新式面积。元朝军队装备的棉甲,不仅仅是为了保暖,同时还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并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把元朝势力赶回了北方草原。在明朝统治的前期,铠甲的类型比较复杂,例如铁甲、皮甲和棉甲等等几乎同时装备军队。对于江南、西南、岭南等地的明朝官兵们来说,对铁甲非常头疼。因为当地的气候比较潮湿,铁甲经常出现生锈的情况。而且铁甲比较笨重,与东南倭寇作战的过程中,明朝军队经常吃亏。

此外,倭寇们装备了大量的进口火器,在火器面前,厚重的铁甲也起不了多大的防御作用。按照明朝《武备志》的描述:“雨地湿,铁甲易生金肃烂,必不可用矣。倭夷土贼率用火铳神器,而甲有藤有角,皆可用。但铅子俱能洞入,且体重难久。今择其利者,步兵性有辑甲,用辑布不等。若纸绵俱薄,则箭亦可入,无论铅子。今需厚一寸用绵密辑,可长至膝。”从明朝历史文献来看,鉴于实际作战的需要,南方的明朝军队开始装备纸甲或者棉甲。请注意,棉甲并不是简单的保暖棉衣,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甲胄。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首先采用七八斤棉花为原料,经过反复捶打以后,使之成为了薄薄的一层。然后在中间加入不同厚度的铁片、铜片,用铆钉固定,从而形成了棉甲。棉甲的防护作用并不比铁甲差多少,根据明朝历史文献的描述:“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用脚踹实,以不胖胀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其实除了防护力不错之外,棉甲还同时起到了保暖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北方九边重镇的官兵们来说,棉甲的保暖能力至关重要。

认真的说,棉甲的防护能力,与铁甲相比,仍然拥有一定的差距,毕竟物理基础骗不了人。那么,唐宋时期经常装备的铁甲、铜甲,到了明朝时期,为何基本上变成了棉甲呢?我们需要看一下大时代的发展。从宋朝开始,火器开始投入战争。历经几百年的不断发展,进入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各种火器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例如佛郎机和鸟铳等等。在穿透力极强的火器面前,再坚固的城墙或者铠甲,基本上都丧失了作用。在西方各国,骑士们开始放弃传统的铠甲,因为穿了几乎等于没穿,反而限制了灵活性。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在东亚大陆上,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明朝统治的后期,明朝各地军队已经基本形成了以棉甲为主、铁甲和皮甲为辅的模式。17世纪前期,清朝的前身后金政权在东北地区崛起。起初,后金军队并没有标准样式的甲胄,在作战过程中,后金军队从明朝军队的手里,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其中就包括数量众多的棉甲。对于棉甲的防护能力,后金更高层非常认可。因此,棉甲开始在后金军队的大规模装备。

清朝建立以后,借鉴了明朝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在甲胄方面,棉甲逐步成为了清朝军队的标准。此外,由于清朝的主力军队为满洲八旗。八旗军的甲胄样式、颜色,都出现了严格的规定。从清朝八旗官兵的棉甲上,就能区分属于哪一个旗。八旗军基本上以棉甲为主,作为辅助力量的绿营军,则没有这个待遇。在各地的绿营军中,只有将领们拥有棉甲,普通的士兵只有粗布长褂。在各种影视剧中,清朝绿营军的形象警察出现。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与军队使用的棉甲不同,清朝皇室成员们的棉甲极度奢华。例如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拥有一套黄色云龙纹暗花缎面绵盔甲,康熙皇帝曾经穿着这套棉甲亲征准噶尔部。这套棉甲设计非常庄重,全身上下都采用了鎏金钉。雍正皇帝并不是一位尚武的皇帝,反而以治理内政而出名。但雍正皇帝也拥有一套非常奢华的棉甲,被称为月白缎绣金龙棉甲。与父亲康熙皇帝的棉甲相比,雍正皇帝的棉甲更加射程,棉甲上出现了火珠、云纹、金龙、海水江崖等刺绣图案。棉甲上所有的纽扣都不是铜,而是纯金的。

至于喜欢场面的乾隆皇帝,总计拥有七八套棉甲,而且都很奢华。乾隆皇帝曾经前后几次检阅京营八旗的驻军,每次检阅军队,乾隆皇帝都会换上不同款型的棉甲。一转眼进入了19世纪后期,随着火器的进一步发展。在坚船利炮面前,棉甲基本上仅仅是“有胜于无。”为了挽救自己摇摇欲坠的通州,在19世纪末期,清朝开始训练著名的北洋新军和南洋新军。当时,新军的官兵们并没有继续使用棉甲,而是使用了普鲁士样式的新式军服。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传统的棉甲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我们只能在各地博物馆和影视剧中,才能看到明清时期棉甲的身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88953.html

“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的相关文章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太史慈是什么人?他不受孙权重用的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太史慈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名将,不仅足智多谋,骁勇善战,还是贯手著棼的神射手。那为何孙权不重用太史慈,导致其抑郁而亡呢一,少有谋略太史慈早年投身仕途,在老家东莱郡担任奏曹史,因为很有谋略 所以很得郡守看重。不久青州刺史与东莱郡守...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同样都是秦国的功臣 三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是秦国功臣,商鞅遭车裂,白起被赐死,张仪为何能全身而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商鞅、白起、张仪三个人对于秦国而言都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但是三人命运各不相同,只有张仪能够全身而退这是有原因的。变法者必不善其身商鞅是变法者,变法就涉及利益重新分配,得罪...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东汉末年将领,依附袁术后东归孙策

吴景(?—203年),本吴郡吴县人,后迁居吴郡钱塘,孙坚妻子吴夫人(武烈皇后)之弟 ,孙策和孙权的舅舅,东汉末年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吴景因追随孙坚征伐有功,被任命为骑都尉。袁术上表举荐吴景兼任丹杨太守,讨伐前任太守周昕,占据丹杨。后遭扬州刺史刘繇逼迫,再...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王来聘是什么人?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王来聘是什么人?她的官仕之路是什么样的?

明崇祯四年武科会试,王来聘获第一,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武状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今人对明朝的崇祯皇帝的评价有些褒贬不一,有说他好的,也有说他坏的。但还是有一些特质是公认的,比如说他很勤政和努力,他很简朴,还很求贤若渴。以求贤若渴来说,特别是在他刚登基不久时,面对艰难的国势,年轻...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什么出身?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刘盆子是汉高祖刘邦的十世孙,城阳景王刘章之后。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盆子是新朝末年的枭雄,为赤眉军首领樊崇拥立的傀儡皇帝,在位不到两年,在赤眉军失败后随樊崇投降东汉光武帝刘秀。那么刘秀是如何对待堂侄孙刘盆子的呢。一,汉室后裔刘盆子是西汉城阳景王刘章(刘邦之孙,刘肥之子)的后裔,式侯...

张知白:北宋时期宰相,以骄盛自满为戒,性节俭

张知白:北宋时期宰相,以骄盛自满为戒,性节俭

张知白(956-1028年 ),字用晦。沧州清池人,北宋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端拱二年(989年)进士,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仁宗天圣三年(10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