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中国历史7年前 (2018-05-18)220

侯君集(?~643年),字君集,豳州三水县人,唐朝时期名将,北周平州刺史侯植之孙,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640年,唐朝贞观十四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事,在吐鲁番地区发生。在这场战争之后,原本在西域地区颇为强大的高昌国,被唐军将领侯君集,一战灭国。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在这一战之后,唐朝终于得以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自从西晋灭亡之后,中原王朝终于再一次控制了西域地区,意义重大。

但匪夷所思的是,作为这场大战的领军大将,唐军主将侯君集返回长安之后,却很快被李世民打入监狱。而且,三年之后,向来号称不杀功臣的李世民,竟是难得破了一次例,直接杀了侯君集这位大功臣!

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侯君集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才会让李世民如此愤怒?甚至不惜破例诛杀功臣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侯君集率军返回之后,极其狂傲,最后甚至直接开始谋反,所以才让李世民动了杀心。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还得从侯君集这个人说起。

侯君集出身上谷侯氏,家里世代做官。爷爷侯植曾先后追随过贺拔岳和宇文泰,在西魏的时候当过骠骑大将军,后来被北周权臣宇文护所杀。宇文护被杀之后,又被 *** 追封。总之,侯家算是典型的关陇贵族家族,而且侯君集他爷爷,绝对处于之一代关陇集团的核心区域里面。

后来的几十年里,天下虽然从北周换成了隋朝。但对于侯家来说,影响并不算大。作为关陇贵族集团的核心家庭,侯家有这个资格。不过,侯家家教一般,导致侯君集小时候做人特别浮夸,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好吹牛。天天吹自己弓马娴熟,但实际上却本事平平,能力有限。说自己学识渊博,但其实根本没读过几天书。

照理来说,这样一个人,在隋朝末年那个群星闪耀的时候,本来应该默默无闻才对。就算上了战场,也是去送死的。但在侯君集长大之后,他的家世却再次深刻影响到了他的命运。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之一,隋朝末年的时候,随着李渊入住长安。整个关陇集团的所有家族,几乎都开始一边倒地支持李渊,侯家也是如此。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更重要的是,侯君集他妈姓窦,和李渊的正妻窦氏(也就是李世民他妈)沾点亲戚,而且亲戚关系还不远。在这两个关系的作用下,侯君集后来直接进入唐军高层,到了李世民麾下工作。

此后的几年里,侯君集随着李世民南征北战,也算立下了不少功劳。不过,当时李世民麾下能打的猛人实在是太多,本事平平的侯君集,其实也排不上号。但就是这样的侯君集,后来却逐渐被李世民看中。因为侯君集有个优点,那就是对李世民特别忠诚,基本上称得上是死忠粉。尤其是到了后来,随着李世民和李建成的矛盾越来越激化,侯君集更是坚决追随李世民身边,和尉迟恭、长孙无忌等人,力劝李世民直接干掉李建成。

正是在他们的劝说下,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发动了那场玄武门事变,最后登上了皇位。侯君集作为李世民的心腹,自然也参加了那场玄武门事变,冲锋在前,也算是立下的大功。

经过这一连串的奇遇之后,原本资质平平的侯君集,就这样一路成为了唐朝的右卫将军。不得不说,家世和运气,有时候真的是比人的努力更重要。

到了贞观年间之后,作为李世民的心腹手下,侯君集的位置,自然也是稳如泰山。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侯君集的弱点就凸显出来了。除了作为李世民心腹的这个优势之外,侯君集的能力,其实根本配不上他的地位。李世民当时对此也是很无奈,有心给侯君集更重要的位置,但侯君集却根本扛不起来。所以,出于栽培侯君集的目的,李世民后来把侯君集调到了名将李靖的麾下,让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希望侯君集能够有所长进。

此后的几年里,侯君集确实跟着李靖,学了不少能耐。但在这个过程中,侯君集性格当中的缺点,开始继续放大。侯君集这个人,性格特别浮夸,这种浮夸有时候就让他显得十分骄狂。照理来说,能够跟着李靖这种当世名将学兵法,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对此,侯君集却并不满足,反倒是因为李靖对他有所保留,没有倾囊相授,暗地里向李世民举报,说李靖有谋反之意。后来虽然查无实据,没给李靖造成什么麻烦。但这件事,也让李靖彻底看清了侯君集这个人,更不愿意教他了。

不过,既然在李靖门下学了几年,就算是一点皮毛,对付一般的敌人也够用了。贞观九年,李世民任命李靖为统帅,率领唐军去收拾西北的吐谷浑。在这场战斗当中,侯君集也被任命为李靖麾下的将军。在征讨吐谷浑的战斗当中,侯君集曾和李家宗室王爷李道宗一起,追击了两千多里,横跨整个柴达木盆地,终于歼灭了吐谷浑主力。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这场仗打完之后,侯君集也就算是有了过硬的功劳,李世民也可以继续提拔他了。返回长安之后,侯君集被李世民直接封为陈国公,而后又被拜为吏部尚书。李世民的这个任命,等于是直接将侯君集从军队系统转到了文官系统,栽培之意显而易见。而侯君集借着这个机会,也同样学习到很多文治方面的东西,出将入相,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年之后,当西域的高昌国有所异动,和唐朝断绝往来之后。李世民便任命侯君集为主帅,前去讨伐高昌。

西域这边,情况其实有点特殊。早在汉朝那会儿,西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汉朝 *** 牢牢控制着。后来汉朝灭亡之后,因为东汉 *** 太弱,所以西域曾短暂失联过一段时间。后来曹魏统一北方之后,魏国名将曹真,又打通了西域。但是再后来,随着司马家篡魏建立西晋,西晋又迅速衰败被灭之后,西域就彻底脱离了中原王朝的掌控。

此后的几百年里,中原内部自己都没能统一,自然也就顾不上西域这边了。南北朝结束后,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隋朝统一天下后,主要敌人是北方的突厥。当时的西域,大部分也都在突厥的掌控当中。此后隋朝开始对突厥发力,让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终于算是打服了突厥。但在这之后,没过多久,隋朝就亡了,所以也没来得及对西域这边动手。

再之后,就到了唐朝。贞观年间,李世民首先对付的,就是北方的东突厥,贞观四年直接让李靖去把东突厥给灭了。解决了东突厥之后,李世民下一个解决的,是西北的吐谷浑,这就是之前李靖带侯君集打得那场仗。

打败了这两个敌人之后,唐朝才终于和西域那边,有了更多的接触范围,终于有条件解决西域问题了。

至于西域这边,当时的局面,则更像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小国林立,这其中又以高昌国更大。作为西突厥和大唐的缓冲地带,这些小国自然就成了西突厥和唐朝双方争取的对象。之前唐朝打趴下了东突厥,成了整个东亚的霸主,西域的这些小国,也清一色的顺风倒,认唐朝做大哥。当时的高昌国自然也在其中,高昌国的国王麴文泰,十年前还曾亲自带着媳妇来长安,朝见过李世民。

但是如今,随着西突厥内部结束了内乱,开始招揽高昌,并且给出了更高的筹码。所以,当时高昌的国王麴文泰,便直接倒向了西突厥那边。不但彻底和唐朝断绝了来往,甚至还利用高昌国的地理优势,完全掐断了唐朝和西域的商贸道路。

对于李世民来说,高昌国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打他的脸,这肯定忍不了啊!所以,李世民才会当即派侯君集率军,前去征讨高昌国。另外,高昌国虽然并不算强,但地理位置很重要,打下高昌之后,唐朝就能将势力范围,延伸到西域。以后在西域那边开疆扩土,继而进攻西突厥,就更容易了。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正是带着这样的使命,侯君集率兵出发,前往高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高昌国王麯文泰差点没吓死。他原本以为,唐朝远在中原,不可能横跨两千多里,派军队来吐鲁番这边来进攻他,所以才敢和唐朝断交。可眼下,唐军真的来了,这可就要命了。麯文泰是亲自去过长安的,自然知道唐军的厉害,当即吓得不轻。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麯文泰被吓到之后,竟是一病不起,最后直接被吓死了。

等到侯君集带着唐朝大军,跨越两千多里荒漠,抵达吐鲁番的时候,麯文泰已经被吓死了。他的儿子麯智继位,做了新的高昌国王。麯智上位之后,对于眼前这个烂摊子,也没什么好办法。不过麯智当时仗着有西突厥撑腰,还是打算先和唐军打一架再说。

但麯文泰万万没想到的是,等他组织好人手,准备和唐军硬碰硬了一仗的时候。西突厥那边早就跑的没影了,根本不愿过来和唐军直接交战。仅凭高昌国自己那点军队,自然不是唐军的对手,一个回合都没撑住,很快就被侯君集击溃了。

眼见于此,麯智也傻了眼,知道自己是惹上了真正的大哥。于是麯智连忙给唐军写信,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他那个死掉的老爹,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然后表示愿意投降。

可侯君集哪里会放过到手的军功?再说,唐军劳师远征,也不单单只是为了让高昌简单臣服,本就是为了灭国而来的。于是侯君集开出了条件,让麯智直接开城,解除所有武装,听凭唐军发落。麯智也不傻,知道开城之后,自己肯定是必死无疑,根本不敢开城。侯君集当即指挥唐军进行猛攻,很快就攻下了高昌国的都城,俘虏了整个高昌国的高层。

就这样,侯君集一战灭了高昌,彻底将唐朝的控制范围,扩张到了西域地区。此后,唐朝又直接在西域地区,设立了安西都护府,继而继续在西域开疆扩土,逐渐走向了极盛时代。

不提唐朝后来在西域这边的情况,我们继续说侯君集。打完这一仗之后,侯君集也有点飘了,觉得自己也有了灭国之功,可以和李靖这种顶级名将相媲美了。但纵观整个战役,我们不难发现,侯君集攻灭高昌这一役,和当初李靖灭掉的突厥和吐谷浑相比,难度实在不是一个档次的。侯君集能灭掉高昌,主要还是靠唐军当时出色的战力。至于他本人的指挥能力,其实并不是至关重要的,换其他唐军将领来,其实结果也是一样的。

但当时侯君集显然没想到这些。灭了高昌之后,侯君集觉得自己有了灭国之功,一下子就飘了。攻下高昌国之后,侯君集私自将高昌国的财宝给吞了。侯君集当时做这些的时候,基本上等同于是半公开,自然瞒不过李世民的耳目。等到侯君集返回长安之后,自然就会有御使来弹劾他。私分战利品本就是大罪,所以李世民也没办法,只好将侯君集暂时抓了起来。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以侯君集的身份和功劳来说,这事其实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既是李世民的宠臣,又有灭国之功。如果只是贪污一些财宝的话,李世民其实根本不会往心里去,甚至会觉得更加满意。李世民在乎的,其实只是侯君集不听自己的号令而已。而且,这待遇其实也不光侯君集享受过,当初李靖打完吐谷浑回来,也曾被御史弹劾过。

果不其然,短暂入狱之后,很快就有人替他求情,李世民最后也‘念在侯君集有大功’,将侯君集从牢里放了出来,甚至都没怎么责罚他。而且,不久之后,李世民评定凌烟阁功臣榜,还把侯君集也加了进去,而且名列第十七位。这个排名其实已经相当高了,要知道,演义小说里大名鼎鼎的程咬金、徐茂公、秦琼等人,清一色全都排在他之后。这足以说明,在李世民心里,侯君集到底有多重要。

这个结果,如果换成李靖这种有大智慧的名将,肯定会觉得庆幸。但放到侯君集这边,侯君集反倒觉得,李世民对不起自己了。

在侯君集看来,自己好歹也是灭了一个高昌国,不过是拿了一些财宝,怎么就被抓起来了?因为这件事,侯君集越想越生气。再加上之前的灭国功劳,让他越来越膨胀。最后,侯君集甚至干脆生出了造反的念头。

这个念头产生之后,便再也无法抑制了。

当然,侯君集也不傻,知道仅凭自己这点能耐,想要和李世民较量,无疑是在找死。但恰在此时,当时身为太子的李世民嫡长子李承乾,因为种种原因,和李世民关系越来越差,侯君集便把主意打到了李承乾的头上。

李世民和李承乾父子之间的矛盾,说来话长。简单来说,就是李世民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对自己的太子要求过于苛刻。早些年李承乾的母亲长孙皇后在世的时候,还能居中调停一下,让父子二人有个沟通的桥梁。但后来随着长孙氏去世,李世民只知道严苛教导太子,根本不顾李承乾能不能受得了,导致父子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恰好当时李世民又很宠自己的嫡次子李泰,搞得李承乾认为,李世民打算换太子。

为了保护自己的太子之位,李承乾也开始生出了一丝反意。

在李承乾生出这丝反意的同时,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正好在李承乾的东宫内做官,而且还是李承乾的心腹。在察觉到李承乾的反意之后,贺兰楚石就把自己的岳父侯君集介绍了过来。就这样,李承乾这位太子,和侯君集这位实权大将,一拍即合,共同决定,谋反篡位。

这里要多解释一下。很多电视剧小说当中,说侯君集之所以要帮李承乾谋反,是因为他女儿嫁给了李承乾,他是李承乾的岳父。这事在正史上是没影的事情,正史上李承乾的妻子姓苏,和侯君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侯君集和李承乾能走到以前,完全就是他女婿贺兰楚石的原因。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太子和实权大将勾结在一起,这个阵容,其实还真算是顶配了。而且,当时李世民作为一个严父,虽然对李承乾很严格,但也从来没想过李承乾会谋反,根本没怀疑过李承乾。所以,李承乾和侯君集的这个谋反计划,至少在策划阶段,还真的是一切顺利,差一点就真的成功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突然事件的发生,改变了历史。

就在这时,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佑,同样也是因为李世民管得太严,产生了误会,直接在封地造反起兵了。当时唐朝猛将如云,李佑的这次谋反,最后自然是被轻易平定了。照理来说,李佑和李承乾俩人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这场谋反案,是怎么都查不到李承乾头上的。但在审讯李佑同党期间,审查官员偶然查到了一个叫纥干承基的人。这个人恰好是东宫的官员,而且还是李承乾的心腹。纥干承基被抓之后,一不小心把李承乾谋反的事情,也给抖落出来了。

这下子,问题大了。

之前李佑谋反,只是一个王爷,处理起来还没那么复杂。但李承乾不一样,他是太子,那影响可就太大了。而且,在查案期间,审讯官员很快就查到了侯君集的头上。最终证据确凿,侯君集想抵赖也无能为力了。

得知这个结果的李世民,当时受到的冲击极大。因为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精心培养的儿子,会和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联手,想要逼宫造反。经过这场谋反案之后,后来的李世民,开始变得多疑。而参与组织谋反计划的侯君集,最后自然也是难逃一死。不过,李世民到底还是念及侯君集过去立下的功劳,最后只是杀了侯君集一个人,没有株连全家。侯君集死后,侯君集的妻儿都被特赦,而后只是流放岭南。

这个结果,对于侯家来说,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纵观侯君集的整个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侯君集最后被杀,其实纯粹是自己作出来的。侯君集的问题,就是典型的‘错把平台当能力’。侯君集始终不明白,他的地位和功劳,其实都是李世民给的。不管是之前平定吐谷浑,还是灭高昌,都是李世民给他机会。当时唐朝能打得猛人一抓一大把,为啥李世民偏偏要让侯君集去?显然是在培养他!

然而侯君集显然没领会到李世民的良苦用心,甚至还心生反意。这样的人,最后没祸及满门,都算李世民善良。这要是换某个嗜杀的皇帝,估计会直接杀侯家十族。

从侯君集的故事,我们也得到一个启发:做人,一定要分清平台和自身能力的区别。有些人在大公司呼风唤雨,但离开大公司之后,自己却连温饱都成问题,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5/189606.html

“侯君集作为唐朝收复西域的主将,为何两年后被处死?” 的相关文章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敷:北魏至北周时期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杨敷(?~571年),字文衍,弘农华阴人,北魏到北周时期大臣,华州刺史杨暄的儿子,名将杨素的父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少有大志,重信然诺。北魏建义初年,起家羽林监,袭封临贞县伯。西魏时期,历任奉车都尉、司士郎中、祠部郎中、丞相墨曹参军、帅都督、太中大夫、通...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读过《三国演义》的都大约记得第二回里边有个情节——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但是,有个督邮看不起刘备且索要贿赂无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刘备的县尉官职免去,刘备处处忍让...

朱祁钰直接越过了太子朱见深成为皇帝,是为何?

朱祁钰直接越过了太子朱见深成为皇帝,是为何?

朱祁钰,即明代宗,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土木堡之变发生后,明英宗被俘。瓦剌“奇货可居”,用明英宗要挟明朝,想从明朝捞到极大的好处。当时于谦等大臣为了不受瓦剌的要挟,准备另立皇帝。另立皇帝,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就算另立皇帝,照一般的情况,...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喜爱是因为什么?

长孙皇后被李世民喜爱是因为什么?

说到长孙皇后,很多人应该有所耳闻,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唐太宗十分伤心,哀叹自己丧失了一位贤内助。长孙皇后作为历史上的著名贤后,如何辅佐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一,出身名门大隋仁寿元年(601年),长孙氏出生于长安的一个世家大族。她的父亲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崇祯处死魏忠贤之后明朝就垮了 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为何崇祯一杀了魏忠贤,大明就垮了?太监王承恩说了一句中肯的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是一个心狠手辣、心思细腻、想法繁多、权力欲极强的人。他草根出身,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至于个中原因,并不是朱元璋...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末时期武之望与孙元化两位大臣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末,天下大乱,很多明朝官员因为剿匪或抗清不利,结局悲惨。不过,既然做官,为国捐躯也好,因罪自尽也好,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无可厚非。但其中,也有部分比较可惜的官员,比如,科学家式的技术型官员...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