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长孙无忌亦正亦邪?他的一生存在哪些争议?
长孙无忌,字辅机,唐朝初期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文德皇后同母兄,曾跟随李世民征战,成为其心腹谋臣,在凌烟阁功臣中位列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飒飒风叶下,遥遥烟景曛。霸陵无醉尉,谁滞李将军——长孙无忌
唐朝是繁荣鼎盛的时期,自建国以来,文化、商品、外交都做的很好,人才济济。能够迎接贞观之治的到来,虽然不只是唐太宗一个人的功劳,但他知人善用、为政清明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说到唐太宗当政,离不开一众人的协助。反隋建唐和玄武门之变中,还是有很多的人给了他支持,这些人当中值得一说的就是著名的宰相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的身世背景并不平凡,他的父亲是隋朝的右骁卫将军,母亲是北齐乐安王的女儿。他又是在舅父高士廉的教导下成长,也算得上是身世显赫。但是他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早亡。
他被长孙安业毫不留情的赶出了家门,因此他也是在逆境中求生的一粒微尘,总是比别人懂事一些。在舅父的教导下,他接受了文采武略的熏陶。成长的过程中比普通的人总是考虑的要多一些,所接触到的事情也是国家大事,在很多的大事上都有自己的见解。
反隋建唐时,他就加入了唐太宗的队伍。
他有着一腔的抱负,在征战中冲锋陷阵,为了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心血和精力一点也不比亲王少。不仅如此,他还在一些细节上给出了至关重要的建议。所以李渊和李世民非常看好他。战场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才干的时候,他敢于表现自己也是能获得李渊和李世民青睐的关键。
李渊是他的之一个站队,这次的站队也使他施展了一番才能。唐朝的建立就是他善于选择的事实证明,也为他之后的政治道路发展做了铺垫。他尽心尽力的为建立唐朝而抛头颅洒热血,赢得了君王的赞赏,也成为了建唐的大功臣。
但这只是他成为千世传颂的宰相的之一步,在推翻隋朝的过程中,长孙无忌刚好归属于李世民的麾下。他舅父高士廉的女儿也嫁与了李世民,在这场持久战中他们并肩作战。一起经历过生死,一起在营帐中谋划局势和攻略。一来二去他们除了君臣的关系还建立了深厚感情,说为生死之交也不为过。
有了在战场的深厚情谊,长孙无忌自然了解李世民的为人。以他的才识足以发现李世民的治军和为政之能,加上一起出生入死的感情,更加坚定了长孙无忌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争褚之时站队李世民的决心。
在李建成和李世民的争夺之中,最关键的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了,而坚定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战争的核心人物就是长孙无忌。他明确的认识到李世民当时的处境十分的艰难,是处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状态,他果断谏言李世民不要过多的念及兄弟之情,在性命攸关之时还妇人之仁不忍与兄弟兵刃相见。
在长孙无忌与房玄龄的共同劝说下,李世民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和追随自己的人的安全,决定反抗。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胜利告终,长孙无忌一行人也成为了主要的功臣,本来就是心腹的他更加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和信任。
李世民登基后,一直重用长孙无忌,册封他为武侯大将军。
长孙无忌的综合能力也很强,总是能将李世民交于他的事情办的妥当,协助其将政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他作为功臣和国戚,带领手下的将士一心为太宗办事。领军平定了多处的叛乱,后因立功累累被拜为宰相任尚书右仆射。
长孙无忌被拜为宰相时长孙皇后极力劝阻,就连他自己也请求不要给他这么高的官职。一是因为长孙无忌本身就深得太宗认可,在很多方面处事都比较杀伐果断。长孙皇后又统领后宫,必定会招来很多人的嫉妒与不悦。但是太宗不听劝阻,坚持要长孙无忌作为宰相辅佐他。
长孙无忌能文能武,不仅饱读诗书、心中的计谋深厚,还能上得战场,打得了敌人。在关键的时候也能给予君主帮助和建议,是陪太宗建立新天下的有功之臣。如果没有他辅佐李世民,可能就不会有后面的贞观之治。太宗离世后还将辅佐李治打理江山社稷的重任交给了他,当时李治还沉浸在悲痛之中,唯唯诺诺不知所措。他力排万难帮助李治稳定政局,也算是一个忠义之人。
但是在朝廷之上,权欲的诱惑是没有人可以抵挡的。太宗在世时,长孙无忌因为想要稳固自己的权势,明里暗里对很多皇室进行了算计,除去了很多的皇亲。当他发现武媚娘的野心之时,对武则天痛下杀手,也是一个极其心狠手辣的人。
为何说他“亦正亦邪”?正是因为他效忠于皇室,对大唐社稷和君主是忠心不二的。又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是凌烟阁的之一功臣。而邪是因为他本质还是工于心计,心中被权欲占据,意图掌控整个政局,野心很大,也是一个自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