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更好的伯乐李世民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5-28)90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协助李世民南征北战、登基即位。唐太宗继位后,杜如晦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杜如晦出身于官宦之家,但杜家的仕途之路不太好,官职是越做越小了。曾祖父杜皎在北周朝廷任开府仪同,乃正一品大员。祖父杜果是大隋朝的工部尚书,正三品。

他爹杜咤虽然不在朝廷了,但仍然正五品的昌州长史。到了杜如晦这一代,他们杜家的仕途算是走到头了,到了二十岁当官的年龄,却还是白丁一个。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李世民

不过毕竟是官员后代,凭借他爹的关系,杜如晦还是抢到了一个常调预选的名额。这是为那些无官可做的士族子弟准备的,相当于官员预选区。杜如晦没有办法,只能先排着队碰碰运气。毕竟士族背景摆在那,捞到个下级官吏倒不是什么难事。

礼部侍郎高孝基来常调队伍面试 *** 时,一眼便相中了杜如晦,对他很是喜欢。对他的评价是“公有应变之才,当为栋梁之用,愿保崇令德”。不过喜欢归喜欢,高孝基嘴上说得好听,但只给了杜如晦一个九品县尉的官职。

对于这么一个官职,杜如晦大失所望。但高孝基安慰他说,官职是小了一点,但正好可以在基层历练历练。金子嘛,迟早是会发光的。

但失望归失望,对于一介平民的杜如晦而言,能有个差事就算不错了。虽然上升的通道很窄,但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的话,自己下辈子就要在田间地头度过了。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李世民

于是郁闷的杜如晦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离开了老家陕西长安县,奔赴滏阳就职。但对于杜如晦这种心负远大志向的人,很快就受不了这种没有出头之日的生活。他心一横直接拍 *** 走人了。杜如晦无故潜逃,差不多已经彻底葬送了他的仕途了。

但杜如晦心里也并没有多难受,他虽然官职不高,但对于天下的形势却是十分清楚。虽然隋朝表面上歌舞升平,但实则暗流涌动,天下恐怕将要有大事发生。

公元617年冬天,李渊父子率领二十万大军攻陷了隋都长安城。此时正在老家种田的杜如晦之一时间前去投奔。但是仅凭他这么一个农民打扮的人,别人凭什么接见你。

不过,似乎这次杜如晦时来运转了,他竟然在大街上遇到了房玄龄。房玄龄此时是李世民的记室参军,跟办公室秘书差不多。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李世民

房玄龄此时在大街上闲逛,干什么呢?他在市井东看西瞧,搜罗着未被发掘的人才。跟今天的“星探”类似,不过他这是“杰探”。于是这两个人就这么因缘际会,相见恨晚。

两人相谈甚欢,对当下的家国大事加以讨论,越聊越觉得对方真是天纵之才。天才总是惺惺相惜的,在房玄龄的大力推荐下杜如晦成了秦王府的兵曹参军。

兵曹参军是八品官阶,只比他之前的县尉高一点点,但他的上司是秦王李世民,这不是那河北的窦建德能比拟的。杜如晦的仕途,终于要起飞了。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李世民

但还没等他开始大展拳脚的时候,他就被李渊一纸御令调出了秦王府,派他到陕州出任长史。李世民也并没有想太多,反正秦王府人才济济,也不缺这一个杜如晦。

但房玄龄却深知其中深意,他对李世民说道,这是皇帝有意要削弱秦王府的势力,为将来太子登基铺平道路啊。其他人走了也就算了,这个杜如晦是万万不能让他离开的啊。

没想到房玄龄如此重视这个杜如晦,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上书极力要求将杜如晦留在自己身边。李世民很快就会知道,当初留下杜如晦是多么正确的选择了。

618年,陇西大军阀薛举率数万兵马进逼长安,要颠覆李渊的政权。面对薛举的进攻,李世民带上房玄龄与刘文静迎敌,在多方不利因素叠加之下,唐军惨败,几乎全军覆没。在再三思索之后,李世民决定正式启用杜如晦,让其参与军机大事。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最好的伯乐李世民

房玄龄善于在极短时间内谋划出多种策略,而杜如晦则能在诸多的策略中准确找出更优解。房谋杜断的完美配合让唐军的战力大涨,一举击溃了薛举及其儿子的军阀势力,将陇西归于李唐之下。

而这只是杜如晦与房玄龄合作无间的开始,之后讨宋金刚、伐刘武周、捉窦建德、垮王世充,再到最后的策划玄武门之变。这二人一直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坐稳了江山。

而李世民自然对其委以重任,杜如晦被封为蔡国公,官居右仆射,已经是丞相之首,百官之长了。当然杜如晦也不负皇恩,同房玄龄等人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封建王朝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805/191317.html

“出身于没落士族的杜如晦,遇到了更好的伯乐李世民” 的相关文章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311),字思弘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次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叔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为冗从仆射,武帝太康十年(289),封东武公。性忌害,屡谮弟东安王司马繇于汝南王司马亮。惠帝元康九年(299),承贾后旨,共废太子司马遹。赵王司...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诸葛亮被封侯的原因是什么 刘备为何托孤给他

章武三年,刘备在永安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来,托付自己的身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安定国家,最终成就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值得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实在资质太差不足以辅佐,你就自己做君主吧。”诸葛亮哭着说道:“臣一定竭尽全力,忠贞侍奉,到死为止。”刘备临终时,把鲁王叫过来对...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永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永,沉浮官场褒贬不一的明朝宦官。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张永净身入宫时年仅10岁,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得以调往东宫侍奉“好骑射”的太子朱照厚,从而练出一身好功夫。朱照厚变身明武宗后,张永升任御用监太监。他仗着皇上撑腰,明目张胆奏请皇上将已故太监交还朝廷的大片庄田赏赐自己...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隆科多帮助雍正上位有功 雍正后面为何着急除掉他

对隆科多帮雍正登基,为何仅仅4年就被除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帮助雍正顺利登基的,一共有三位功臣,分别是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以及十三阿哥胤祥。这三个人中年羹尧是封疆大吏,主持西北地区的民政军务,实力颇大。而隆科多手握九门兵马,是北京城的实权人物,不可小...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改变了历史进程

宣太后(?―前265年),芈(mǐ)姓,出生地楚国丹阳,又称芈八子、秦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太后是后宫逆袭的最典型的代表,本来作为秦惠文王一个低阶妃子(称她为“芈八子...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雍正上位后得到了刻薄寡恩的名声 雍正对兄弟真的如此吗

还不知道:雍正帝对兄弟们刻薄寡恩吗?看看他19个兄弟的待遇和结局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在位后期的九王夺嫡可谓十分激烈,这场政潮的余波直至乾隆初年都还存在,而九王夺嫡的胜利者雍正帝在历史上名声并不太好,有传说他弑父、逼母、杀兄、屠弟,甚至还有害子,这就让雍正帝...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楚汉之争要是项羽夺得天下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项羽得了天下,中国会怎么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标杆性质的人物,他是中国悲剧英雄第一人,现实中我们每每以成败论英雄的时候,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曾经的失败英雄项羽。我们要感谢太史公司马迁,是他把项羽写进了本纪...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