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子变法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效果?
申不害,原为郑国京(今河南荥阳东南)人,战国中期法家著名代表人物。为了使得韩国变强,他积极推动变法,那么申子变法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效果?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灭亡,郑地纳入韩国版图,韩国的版图扩展到中原一带,与楚国接壤。但是,韩国与其他大国相比,无论从国土面积,还是从国力上讲,都不能算是强国(地理位置使韩无扩张空间)。
此时,各国的变法运动风起云涌,不变法就有落后和被别人吃掉的危险。
在已经进行的变法中,魏国的李悝变法是比较成功的一个榜样。李悝是法家人物,所以,韩昭侯也想用一个法家人物主持变法。他选中了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申不害。
公元前351年,韩昭侯任用申不害为相,在韩国实行变法。
申不害除了与其他法家人物一样讲法治外,主要强调君主的统治之“术”,即任用、监督、考核臣下的 *** 。他认为君主委任官吏,要考察他们是否名副其实,工作是否称职,言行是否一致,对君主是否忠诚,再根据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提拔和清除。“术”的提出,对于当时建立官吏的任免考课制度,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申不害特别指出,君主要暗中用“术”,不让臣子知道,这实际上成了一种权术。这种权术保证了君主的权威,不至于旁落。
但是,过分强调“术”,没有相应法治制约,那么臣下也可以运用权术来应付君主。所以,申不害教韩昭侯用术的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大臣也变得老奸巨猾起来。
但总体上来说,申不害的改革是很有成绩的。《史记》上说:
申不害在韩国变法十几年,国家太平,兵力强盛。
而且,韩国还在扩张上取得不小成绩。公元前353年,攻东周,取陵观、刑丘(今河南温县东北)、高都(今河南洛阳南)、利(不详),公元前346年,韩国又与魏国联合出兵,攻取了楚国的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
看来,申不害的学说尽管被韩非指出有许多不足,但他主持的变法确实是得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
所以,在韩国历史上,申不害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政治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