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并不是农民,为何会称为农民起义呢?
说起陈胜吴广,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吧,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了,在读书的时候就学过这段历史,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之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瞬间就点燃了人们心中抗秦的怒火,一时间云集响应,让秦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
在我们所学历史中,给陈胜吴广所定义的是二人皆为农民出生,在秦王朝属于更底层的贫苦农民。为什么给他们定义为贫苦农民呢?原因出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写的两句话:一是“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还发出了“苟富贵,不相忘”的自我宽慰与哀愁。二是“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可是秦时的闾左住的是贫民,闾右住的是富人。古代时候有“凡层以富为右,贫弱为左”的说法。据《史记》了记载,陈胜吴广任“屯长”一职。那么它以这个词来代表陈胜吴广身份地位的词汇对我们判断他们是否是农民非常重要。
在《正韵》中说:勒兵而守曰屯。”《陈胜传》注:“人所聚曰屯,其为长,帅也。”即一屯之主将或统帅。是秦代军队中的下级军官,在秦二十级爵位中属于第五级爵位大夫。是享受职俸的,职俸是二百石,所以说这个“屯长”绝对不是一般的贫苦农民可以担任的,在秦代,当官是必须有爵位的。否则当不了官的,是不会随随便便就从闾左贫民中随意挑选的,一般贫民也没有资格担任。所以说在前面也提到过,他们的身份地位是用闾左来代表,那么他们是没有资格被秦王朝充任为“屯长”的,除非有一点,他们要不是地方豪强,就是有爵位的人。
另外在《史记》中还有一些出处,透露出来了陈胜吴广还是与普通农民间的巨大身份差异。起义前,陈胜之一句话是“公等遇雨……”这个“公”字,在古代文字来说表示尊敬,“等”字则代表了当时人数众多。同时在陈胜在和对话者身份中还能看出来。是根本不同的。接下来的“藉弟令毋斩……”中的“藉”的含义,是与我们今天所常用的“即使”,“即令”相通。有退让意思,而“弟”则是在众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这段话完整意思就是“诸位遇到天降大雨,戍边已经失期,按照秦法都得杀头,即使兄弟我下令不斩。你们的前途也十分悲惨,因为戍边的死去的人非常之多”所以在这句话中的“令”字非常关键,没有一定的权势是说不出这样的话得。更何况是“令毋斩”!
从以上各种史料中可以梳理出他们的人生轨迹,陈胜吴广这样的,在当时一定是有着特殊背景,并且在众人中有话语权和一定掌控权。掌握着将近九百人的戍边农民命运,绝非是那种无地,无宅,无任何地位的普通的贫苦农民这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