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水军那么厉害 东吴为何不从海上登入夹击曹魏
还不了解:东吴水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东吴水军强大,为何不从海上登陆山东,夹击曹魏?
渡海登陆是战争中非常经典的战术,也常常是劣势一方以弱克强、反败为胜的重要转折点。三国时期,东吴以水师强悍著称,并具备足够的远洋航行能力。既然东吴水军强大,那为什么东吴从未考虑过从海上登陆山东,然后南北夹击曹魏呢?
渡海登陆作战,夹击曹魏,最终一统中国,孙权其实是做过这方面尝试的,只不过,孙权选择的登陆地点并不是山东,而是辽东。
一说到三国,我们都了解是汉(蜀汉)、魏(曹魏)、吴(东吴)三家,但实际上,在辽东地区还始终存在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历经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公孙渊四位统治者,前后割据近50年,强盛之时疆域北至鲜卑、夫余及高句丽北部,东至朝鲜半岛中部,西抵滦河流域,南至大海,控弦十万之众。
由于地处边陲,山水阻隔,所以从东汉末年的诸侯鏖战,再到三国鼎立,曹魏对这个地方都无暇顾及,采取的方式是授予封号拉拢。但到了公孙渊上台后,为了防止日益强大的曹魏有朝一日将自己吞并,所以开始积极与孙权联络。
辽东割据政权“外交”政策的转变,让孙权有了渡海登陆夹击曹魏的想法。因为东吴强于水军,却缺少战马,而辽东地区刚好盛产名马,如果将辽东揽入麾下,孙权不仅能获得源源不断的战马资源,而且还能通过渡海登陆,南北夹击曹魏。
嘉禾二年(公元233年),孙权遣太常张弥、执金吾许晏、将军贺达,带兵万人和金宝珍货,渡海远赴辽东册封公孙渊。之所以派出上万兵力的使团,是想借此机会打通渡海登陆的通道,为下一步南北夹击曹魏铺路。
按照孙权的设想,蜀汉在左,辽东在右,东吴在中,如果能趁诸葛亮主力北伐,吴军南北夹击曹魏,将能实现一统天下的宏愿。
但事与愿违,公孙渊派往东吴的使臣回报说:“(东吴)军众府库弱小不足凭恃”。公孙渊认为,东吴的军力不足以保护自己对抗曹魏,所以当即转变态度,斩杀来访的东吴使臣官兵,重新投向曹魏怀抱。
公孙渊的降而复叛,让孙权大为震怒,欲亲征辽东,但被群臣劝阻。公元236年,孙权再次联合高句丽,想要突袭辽东,但依然没有成行。
之所以如此,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东吴的实力有限,长途渡海远征补给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初孙权之所以经略辽东,就是希望能借辽东之地实现就地补给,这也是跨海作战能实现的前提。
接下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东吴水军为什么不考虑从山东登陆直插曹魏心脏。
原因1:没有补给基地,孤军远征,这也是孙权此前极力经略辽东的原因;
原因2:实力不济。史载,公孙渊共领有辽东、乐浪、玄菟三郡, 二十万户,六十万口,而曹魏有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四百四十三万口。孙权拿辽东尚且没有办法,又如何对抗实力更强大的曹魏呢?当时东吴大臣陆瑁就曾分析过,说:“沓渚去渊,道里尚远,今到其岸,兵势三分,使强者进取,次当守船,又次运粮,行人虽多,难得悉用。
原因3:曹魏水师并不弱。曹魏在山东设有东莱、不其、成山等多处海港,屯驻水师。司马懿伐辽东时,就曾从东莱海上运粮。公元232年,东吴战船出使辽东返回时,魏将田豫还设伏于成山角,邀击吴船,尽虏其众。
原因4:东吴水师强在战船作战,但一旦登陆,缺少战马的吴军,将迅速陷入曹魏骑兵的包围之中。孙权多次北伐江淮却屡屡受挫,也佐证了东吴步骑在战力上的弱势。
所以,综上而言,东吴渡海从山东登陆,不切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