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死后王允为什么会拒绝西凉军 王允败亡问题在哪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允和西凉军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王允为什么拒绝西凉军归降?他为何这么有自信?又因何被反杀了?
董卓死后王允是有机会再造大汉的,惋惜他丰满的理想被西凉军余孽击碎了。王允的败亡缘于他拒绝赦免西凉军,进而把董卓的马仔们“成功”地逼反了。
王允为何拒绝赦免西凉军呢?理由两点:一是政治立场问题,让他做出“选边站”的决定;二是双方实力的对比,让他作出“战必胜”的乐观估计。
要弄懂东汉亡国的密码,就要摆脱狭隘的“道德束缚”,抛弃“好人坏人”这种脸谱化的史观,从史书中挖掘推动历史车轮的“隐形动力”。
简单来说,董卓不代表“邪恶势力”,尽管他有邪恶的举动;王允、袁绍也不代表正义,尽管他们也有正义之举。本质上,这是东汉末年关东豪族与凉州军阀之间的权力斗争。
东汉从建立开始,就是一个豪门士族阶级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模式,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开国功臣家族变身为以地域为特征的“关东豪门集团”。
这个集团既包括袁氏、杨氏、陈氏、荀氏等关东后起之秀,也包括河东、山东、河北豪族势力,可以称之为“泛关东集团”。
王允就是河东士族集团的一员,他的起家就得益于司徒杨赐的提携。桓灵时期,在皇权的支持下宦官势力猖獗,连续发动两次“党锢之争”,对豪门世集团形成了沉重的打击。
当然,士族集团不会坐以待毙,王允与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展开了艰苦的搏命战,曾经一个月内两次被捕入狱,还差一点被处死。王允之所以能死里逃生,秘密就在于他背后有关东豪门集团的支持。
所以,王允虽不是关东籍人士,但本质上就是关东豪门士族集团的重要一员。
董卓则属于西凉集团的代表人之一。西凉集团长期处于东汉帝国的政治边缘,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关中士族集团身上。
不过西凉集团由于长期与匈奴、西羌作战,特殊的环境让他们演变成了半军事化的家族势力。又因为黄巾军起义,西凉集团凭借出色的战斗力脱颖而出,逐渐成了东汉帝国既忌惮,又不得不重用的军阀势力。
当一个人强大到足以藐视天下他会做什么呢?必然会上升到政治诉求层面,这就是董卓要入驻洛阳,靠武力掌握朝政、架空皇权的原因。
毫无疑问,关东集团就是西凉集团的更大受害人,这是一对生死冤家,没有媾和的可能!
王允能干掉董卓,之一功臣不是美女貂蝉,而是关东士族,也包括吕布这一类中间派。可在分配胜利果实时,王允却表现出了他的狭隘性,固执地守着“关东集团本位主义”思想。
董卓死后,有人曾经建议:将西凉军交给皇甫嵩统领。
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建议,因为皇甫嵩和董卓一样是西凉豪族的一员,只是皇甫嵩不愿意做拥兵自重的军阀,哪怕自断臂膀也要听从朝廷的调遣。因此皇甫嵩虽不是关东集团成员,但至少是关东集团的“统战对象”。
假如王允能接受这个建议,失去“组织”的董卓余部恐怕只能接受新领导皇甫嵩,也就没了后来的叛乱。惋惜王允的态度是:这么做岂不是寒了关东士卒的心?必须将西凉军交给关东人处置。
李榷、郭汜这些散兵游勇原本计划“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散伙,可是却被王允的这个态度吓着了:这不分明要对咱西凉人赶尽杀绝的前奏嘛!
于是他们在“三国之一毒士”贾诩的鼓动下,居然捏沙成泥,变成了咬人的兔子。
如此可见,王允“选边站”的政治立场,才是激化后董卓时代矛盾的根源所在,倘若他能抛开本位主义思想,就不可能有西凉军的集体反击。
王允之所以决定对西凉集团动刀,当然还有一个壮胆的利器,他认为董卓死后,西凉集团对自己已经没有丝毫威胁了。他的理由有如下几点:
其一,关中集团与西凉集团有矛盾
当时朝廷已经迁都至长安,虽然这里不是关东集团的大本营,关中集团才是东道主。但董卓进入长安后,并没有完成对关中集团的收编,双方是面和心不和。
王允的这个判断是准确的,但他在执行层面却犯了个错误,一是跟董卓一样,对关中集团采取挤压政策而不是收编。比如他提拔同乡宋翼为左冯翊、王宏为右扶风,而不是任用本地人。
如此一来造成的结果就是,关中集团虽不支持董卓,也不会支持他王允。
其二,董卓死后西凉集团树倒猢狲散
王允的这个判断也是准确的,董卓死后,董氏家族被悉数族灭,他手下的“八大金刚”死的死降的降。可王允忘了一点,董卓树倒猢狲散不代表他就能在后面收获胜利果实。
事实上,王允因为诛灭董卓的胜利变得居功自傲,他把曾经的统战对象们一个一个全都推向对立面。比如吕布,他被王允视作家奴,而不是政治同盟。再比如蔡邕,就因为说了一句不当的话就被王允处死,导致他在关东士族集团中人心尽失。
王允在给西凉集团做减法的同时,又给自己做了一次减法。
其三,关东集团的兵力足以对抗西凉集团
表面上看,王允的这个判断也没错。
董卓死后,董家军的核心人物基本都是团灭了,像李榷、郭汜这类三流人物根本不具备号召力,他们的计划是当一回强盗,捞点好处各自回家当富家翁。
关东集团的兵力情况如何呢?史书没有明确交代,但我们可以大致推算一下。
当初洛阳的中央军主力是西园八校尉,每校尉约700人,合计6000人。后来皇甫嵩率领五校尉讨伐黄巾军,又征调了河东、河内、河南的驻军,以及新招募的士卒合计4万人,这4万人被皇甫嵩全都带到了关中。
除此而外,再也没有大批进入关中的队伍,由此大致可以推算,当时在长安的关东联军不会超过5万人。
如果再算上关中本地的兵力,这个数字应该算是比较可观的了,因为李榷郭汜加在一起仅剩几千人,确实很难对关东联军形成威胁。
问题出在哪里了呢?出在了王允低估了被逼急了的兔子有多可怕!
王允准备加罪西凉集团的做法,被贾诩等人传播成了“王允要对整个西凉人的屠杀”,因此李榷郭汜成了西凉人的利益代言人。
于是,原本一盘散沙的西凉军重新团结起来,他们一路走一路打,到达长安时,居然变成了拥兵十几万的强军队团!
请注意,王允的5万人不全是他的铁杆,又是在关中作战,原本绝对的优势瞬间成了绝对的劣势!
事实上,即便这些人马死守长安还是有可能的,如果袁绍等人再来救援,扭转局势不是奢望,可长安怎么就那么快失守了呢?
史书虽然没有明确说明,但我觉得应该是关中人当了带路党,王允客场作战根本控制不了局势。
所以,王允当初的自信其实是吹气球,他根本没看清所谓优势背后的巨大隐患,作出了人为树敌的政策,把自己推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