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

中国历史6年前 (2018-07-11)90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古代,宰相是皇帝的辅佐,是更高的官职。这个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的官职,到了明朝才废除。宰相这一职位废除,意味着中央集权制度到达顶峰。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

历史上有名的宰相很多,比如张居正、魏征、长孙无忌等等。今天要说的这位宰相,叫张俭。他并不著名,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不足六百字,但是他却为一代帝国奠定了丰厚基业。

*** 才子远走契丹,原因是被“献宝”?

张俭是 *** ,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生活的时代,石敬瑭已经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导致宋辽两国分而治之。

张俭在宋太宗时期通过辽国的科举考试,在山西大同一个节度使手下做官。作为 *** ,考上辽国的进士并不容易,可见张俭这个人十分地有才能。在山西为官后,他名声很好,才干突出,深受同僚和上司好评。

当时,宋朝和辽国以黄河为界,分割而治,辽国统治着黄河以北,而宋朝统治黄河以南,张俭所在的地方正好是两国的交界地区。

一天,当时的辽国皇帝辽圣宗游 *** 间。主管张俭的这个节度使对圣宗说,有一个宝贝要进献给他。辽圣宗正因和宋朝割地和亲被拒绝而烦恼,听说有宝贝,以为是什么奇珍异宝,没想到,节度使送来的是个大活人,这个人就是张俭。

辽圣宗本来很纳闷,一个地方官员算什么宝贝?但是听了张俭的名字以后就感兴趣了。因为辽圣宗为了和宋朝周旋而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有四个仆人,一人喂两口饭。

在古代,“俭”字是一个人字旁,右边上下三个人字头,一横,两个口。这不是正对上了辽圣宗的梦吗?辽圣宗非常高兴,认为张俭是天降祥瑞,是来帮他的圣人。加上张俭胸藏文韬武略,在大殿上对答如流,恳切建言,提了三十多条建议,个个切中要害,深合圣宗的心意。于是圣宗重用了他。

高歌猛进,一路升迁,成为辽国最年轻的正国级领导

圣宗派他到大辽首都上京,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担任监察御史。这是个七品小官,但比从前担任地方官的幕僚要好上很多,这给了张俭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

上任后的张俭没有让辽圣宗失望,屡建功绩。遗憾的是,或许是辽国的官员缺乏编撰史册的能力,或是因为史书流失,张俭的丰功伟绩没有明确的记载。史上唯一能证明这个人卓越才能的,就是他十多年高歌猛进的升迁之路。张俭在正七品位置上待了没两年,就升迁为次五品司门外郎。

47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张俭丁忧三年。终于回朝后,皇帝看见张俭就像看见久别重逢的情人一样热情,立马任命他为礼部郎中、知制诰,入职枢密院工作。掌管了辽朝文化宣传、教育、外交等一系列工作。张俭此时就相当于副部级干部了,皇帝还给了他柱国的封号,意思是身负重任的大臣。

两年后,张俭奉命出使宋朝,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外交成果。回来后,皇帝很高兴,封他当政事舍人、知枢密直学士,相当于辽国汉族地区事务及对宋战略委员会首席专家。

短短十几年,张俭从一个幕僚,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的领导。证明这个人能力确实不可小觑。

衣服上的窟窿带了一年,皇帝惊了!

一个 *** ,在辽国的升迁速度比辽国本国的人都快,这当然会引人嫉妒。加上张俭这个人非常廉洁,很容易被人质疑。所以有人说,张俭是假模假样地在皇帝面前装清廉、装好人,实际上是个奸佞小人。

这话开始没人敢传,因为张俭是圣宗的心腹大臣,是皇帝的高级幕僚,但是在张俭六十九岁那年,辽圣宗因病去世了,他的儿子耶律宗真即位了。传谣言的人一看,新皇帝即位了,觉得是个中伤张俭的好机会,于是就把这些话想办法传到了新皇帝的耳朵里。

其实张俭作为圣宗留给兴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得兴宗的信任的。但是这谣言传播甚广,激起了兴宗的好奇心。兴宗把这话听进去了,他也有心想试试这个俸禄多到拿不过来的大臣,到底是不是如同传闻中那样的清廉。

一天议论国事,兴宗跑了一会儿神儿,他发现张俭总穿着同样的一件皮袍子上朝,这个年轻的皇帝玩心大起,他故意在张俭的衣服上烧了一个小窟窿,张俭无知无觉,还在认真地研究国事。

暑往寒来又一年,又是兴宗召见大臣们议论国事。他记着去年在张俭衣服上烫了个洞,他就特意去看去年烧坏的那个地方,这一看兴宗就惊了——那个洞还在衣服上!已经一年了,张俭都没换一件冬衣。

按说张俭可不穷啊,他当时有“食赋三百石”的待遇。别说买一件皮袍子,他就是一天买一件他也买得起。辽兴宗一问才知道,这件皮袍张俭穿了三十年!

可是他的俸禄都去哪了呢?他都拿去接济亲友和穷人了,自己依然保持着俭朴的生活习惯。

兴宗这才相信,张俭是真的人如其名,非常节俭,非常清廉。他大受感动,立马让内官去开国库,告诉张俭,国库里有的,他想要的,尽管拿。

张俭呢,也不贪婪。他只拿了三匹布就出来了。兴宗一看,张俭放着绫罗绸缎不拿,拿的是三匹粗布就更感动了。张俭用自己的行动,一力辟谣,从此以后再也没人质疑他的德行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为外人的言行所影响,有自己的人生准则和行事风范,这才能得到独立的人格。其实俭以养德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如果一个人能坚持俭朴的生活,不贪婪,这是需要强大的自制力的。

一个自制力强大的人,就不会做出有损他人利益和自己人格的事情。这也是俭以养德这句话的由来。我们虽然不用像张俭一样,三十年不买一件新衣服,但是在浮躁的世界里,保持一份初心是非常必要的,你说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807/198796.html

“历史上清廉的宰相:揭秘张俭的生平事迹” 的相关文章

朱标的五个儿子中朱允炆继承皇位 其他人又是什么结局

朱标的五个儿子中朱允炆继承皇位 其他人又是什么结局

对朱标一共5个儿子,其中朱允炆继承皇位,其余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标原本是朱元璋心中,独一无二的继承人,他费尽心血培养这位继承人,但千算万算,没料到朱标会提前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不仅将儿子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还决定放弃传位给儿子,从朱标...

刘巴:三国时期蜀汉名士,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刘巴:三国时期蜀汉名士,为人简朴清高,退无私交

刘巴(?-222年),字子初,零陵烝阳人 ,汉末三国时期官员、名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巴少知名,荆州牧刘表多次征用推举,刘巴均不应就。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后受曹操命令招降荆南三郡,不料先为刘备所得,刘巴不能复命曹操,遂远至交趾,又辗转...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韩信在攻下齐国之后 韩信为什么还要向刘邦求封假齐王

还不知道:韩信攻下齐国,为什么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为何说戳中了刘邦痛点?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向刘邦求封假齐王,一是为了更好统治齐地,二是为自己争取利益,他这样做无非是想说明齐地的重要性他自己的重要性。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其一,韩信求封的理由也...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樊哙作为刘邦的妹夫 刘邦临死前为何派人去杀他

还不知道:刘邦临死前,为何要派陈平去秘密杀掉妹夫樊哙?是老糊涂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樊哙是刘邦的连襟,追随刘邦举兵反秦,忠心耿耿。没想到刘邦临死前,竟然令陈平杀死他,提头来见。陈平左右为难,想了一个办法,留了樊哙一条命。常言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诸葛亮去世之后 刘禅为什么连杀朝中三位重臣

诸葛亮去世之后 刘禅为什么连杀朝中三位重臣

对诸葛亮去世时,刘禅为何连杀三位重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时期,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孙权的吴国,三国鼎立,尔虞我诈,席卷了属于一个时代的风云。蜀国有刘备这一位有才华的皇帝,也有诸葛亮这样一个千古名臣,还有刘备那不成器的...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会大哭 刘邦此举有什么用意

还不知道:项羽自刎后,刘邦却为他大哭不已,到底是惜英雄,还是收买人心?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遭围堵,遇到旧时吕马童,说道:“我听说刘邦重金悬赏我的脑袋,你是故友,我便送你了!”说罢,自刎而死。但奇怪的是,一心希望项羽死的刘邦,却哭了起来。...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默: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精通各种经书、史书

尹黙(生卒年不详),字思潜,益州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早年远游荆州,跟从司马徽、宋忠学习古文经学,尤其精于《左传》。历任劝学从事、太子仆,教授刘禅《左传》,累任谏议大夫、军师祭酒、太中大夫,是蜀汉当朝的一代学士。人物生平研习...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了 雍正为何没有对张廷玉下手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为何没有除掉张廷玉?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真让人措手不及啊。雍正朝的名臣多了去,除了年羹尧、隆科多和张廷玉三位,还有李卫、孙嘉诚、田文镜、鄂尔泰等等。难道,雍正皇帝收拾了年羹尧和隆科多,就应该收拾张廷玉,然后再收拾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